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统计公报统计公报
南阳市卧龙区200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发布时间:2010-04-07来源:南阳市卧龙区统计局 点击:
2004年,全区人民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认真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党的十六大精神为指针,深入贯彻中央、省市扩大内需、刺激经济增长的方针政策,坚持以发展为主题,以结构调整为主线,深化改革,加快开放,优化环境,战胜了“禽流感”等自然灾害。全区经济保持了稳定快速发展态势,实现了较高的增长速度和较高的增长质量,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继续得到改善,各项社会事业进一步发展。 一、综 合 国民经济呈现较快发展态势。初步核算,全年实现生产总值47.5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5.4%。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2.94亿元,增长13.5%;第二产业增加值21.22亿元,增长17.6%;第三产业增加值13.36亿元,增长14.0%。 经济结构调整效果日以显现。在全区生产总值中,三次产业结构逐步趋向合理,由上年的26.7:43.4:29.9变化为27.2:44.7:28.1,第一产业在国民经济份额中的比重上升0.5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比重上升1.3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比重下降1.8个百分点。 就业形势基本稳定。年末全区城镇从业人员9.9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2.78%,通过推进再就业工作,全区有1600人实现了再就业。全区社区劳动保障平台基本建成,建立了4个劳动保障所和28个社区劳动保障工作站。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影响经济更快增长的结构性矛盾仍较突出,微观经济活力不够强,企业规模小,部分企业经济效益较差,投资和出口规模偏小,农民收入等“三农”问题依然存在,社会保障体系不够健全,就业和再就业压力较大,消费需求犹显不足。 二、农 业 种植业结构进一步优化。2004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为56.62千公顷,同比增长2.37%其中,优质专用小麦种植面积13.19千公顷,比上年增长98.64%;棉花播种面积7.06千公顷,下降5.6%;油料播种面积13.56千公顷,增长4.95%;蔬菜播种面积15.86千公顷,增长4.0%。2004年粮食产量在播种面积减少的情况下,总产25.2万吨,比上年增长18.45%,其中,夏粮产量14.13万吨,同比增长15.95%;秋粮产量11.07万吨,增长21.78%。主要农产品产量见表1: 产 品 单 位 2004年 比上年增长(+-%) 粮 食 吨 252021 18.45 #夏 粮 吨 41295 15.95 秋 粮 吨 110726 21.78 油 料 吨 34942 35.9 棉 花 吨 5607 1.59 蔬 菜 吨 626148 5.17 水 果 吨 9823 7.51 肉 类 吨 44193 3.72 禽 蛋 吨 40825 8.0 水产品 吨 3002 5.22 牛奶 吨 33428 24.7 林、牧、渔业持续发展。全年完成造林面积2.51千公顷,比上年下降43.24%;退耕还林,幼林抚育,林业资源管理等工作取得了新进展。畜牧业发展较快。全年肉类总产量44193吨,增长3.72%;蛋禽产量40825吨,增长8.0%;水产品产量3002吨,增长5.22%;奶类产量52638吨,增长3.5%。年末大牲畜存栏8.99万头,增长3.33%;猪存栏39.7万头,增长14.77%;羊存栏14.48万只,增长14.74%;家禽存栏624.05万只,增长7.52%。 农业生产条件继续改善。全区农业机械总动力23.65万千瓦,增长1.28%;农用拖拉机8700台、农用运输车4400辆,分别增长3.5%和2.3%;全年化肥施用量(折纯量)3.14万吨,增长6.44%;农村用电量8022万千瓦小时,增长9.56%;全年农田有效灌溉面积29.57千公顷,比上年增长2.24%,占全部耕地面积53.73%,比上年提高1.17个百分点;其中,本年新增有效灌溉面积0.67千公顷,增长42.55%;节水灌溉面积5.92千公顷,增长20.08%;旱涝保收农田面积22.24千公顷,增长6.36%。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快速增长。全年全部工业增加值完成18.66亿元,比上年增长15.1%。其中,全部国有工业及年产品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非国有工业企业(简称限额以上工业企业,下同)完成增加值48647万元,增长25.5%。在限额以上工业企业中,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完成1878万元,下降3.6%;集体工业完成增加值18500万元,增长19.2%;股份制工业完成增加值10655万元,增长55.4%;外商及港澳台投资工业完成增加值4099万元,增长2.1%,在限额以上工业企业中,轻工业完成增加值40636万元,增长14.8%;重工业完成增加值8011万元,增长134.1%。限额以上工业中,非公有制工业所占比例为49.6%,增加值24125万元,增长25.5%;高技术产业所占比例为5.9%,增加值2877万元,增长56.0%。 工业结构调整取得一定进展。工业企业中那些运行成本高、技术严重落后、市场竞争力不强的产品得到改造或转产,那些技术等级低,污染较重的企业得到淘汰;同时,具有市场前景和竞争力的行业发展较快,如制药、电子、建材等,特别是与城市建设、高速公路修建人民生活相关的企业发展最快。产品创新也是推动工业快速发展的重要因素。全年工业新产品产值21553万元,新产品产值增长率70.7%。主要工业产品产量见附表: 2004年规模以上工业主要产品产量 品 种 单 位 2004年 比上年增长(+-%) 钢材 吨 6500 乳制品 吨 4335.9 59.1 化纤纱 吨 35 -49.6 化纤布 万米 489.2 7.0 润滑油 吨 544 8.8 油漆 吨 12763 -3.3 水泥 万吨 11.8 1.7 配混饲料 吨 42892 -14.1 砖 块 72297 23.3 铸件 吨 19804 55.8 电子元件 万只 4736 47.9 变压器 千伏安 111057 55.3 起重设备 吨 616.8 3.5 工业经济效益 显著改善。全年限额以上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148.21%,增长16.1个百分点,为近年来最好水平;产品销售收入140031万元,增长29.2%;实现利润5741万元,增长38.9%;工业企业产品销售率97.4%,比上年略有下降;全区工业实现无亏损;产成品库存7662万元,比上年增长13.8%。主要经济效益指标见附表: 2004年规模以上工业主要经济效益指标 指 标 计量单位 2004年 与上年比 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标 % 148.21 增16.1个百分点 工业产品产销率 % 97.4 减0.6个百分点 总资产贡献率 % 14.71 增2.35个百分点 资本保值增值率 % 92.8 减4.01个百分点 资产负债率 % 63.61 增5.78个百分点 全员劳动生产率 元/人 49454 增12508元/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