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统计公报统计公报
庆阳市西峰区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发布时间:2010-04-21来源:庆阳市西峰区统计局 点击:
2009年,全区上下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面贯彻和落实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和中央、省、市关于保民生、保增长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坚定不移地以“在全市率先实现城乡一体化、率先实现全面小康社会”为方向,全力实施 “12345”城镇化发展战略,扎实推进重大项目、民生改善和改革创新三个主题活动,积极应对金融危机和自然灾害,确保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实现了年初确定的总体目标。 一、综 合 经济发展:初步核算,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9.31亿元(石油23.5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5.5%。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7.67亿元,增长6.8%;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 37.21亿元, 增长18.5%,在第二产业中,工业实现增加值29.60亿元,比上年增长13.0%;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24.43亿元, 增长13.9%。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11.1∶53.7∶35.2。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生产总值达到19849.9元,不含石油工业人均生产总值达到13110.5元,按12月底汇率6.8282折合1920美元。 就业:年末全区城乡从业人员为18.95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23万人,增长6.9%。其中,城镇从业人员4.71万人,年内新增6315人。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2365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95%,比上年末上升0.26个百分点。全年完成劳务输转7.68万人(次),比上年增长2.2%,其中组织输转4.07万人,比上年增长2.4%,转移培训富余劳动力14940人,创劳务收入5.07亿元,比上年增长2.5%。 二、农业和农村经济 种植业:全年农作物播种面积82.21万亩,比上年增长0.8%。其中:粮食播种面积为45.75万亩,比上年增长0.5%;经济作物播种面积为32.23万亩,比上年下降1.0%;饲料作物播种面积为4.23万亩, 比上年增长21.9%。粮、经、饲比例由去年的5.6∶4.0∶0.4调整为5.6∶3.9∶0.5。全年粮食总产量完成 12万吨,比上年下降0.7%。其中:夏粮总产4.39万吨,比上年减产0.35万吨,下降7.4%;秋粮总产7.61万吨,比上年增产0.27万吨,增长3.7%。在秋粮中玉米产量4.02万吨,比上年增长22.0%,全年“全膜双垄沟播”玉米播种面积5.06万亩,比上年增加1.92万亩。持续春旱致使冬油菜、蔬菜及瓜类普遍减产。油料产量完成1.26万吨,比上年下降11.3%;蔬菜产量12.21万吨,比上年减产7.14万吨,下降36.9%;瓜类产量5.38万吨,比上年下降25.2%。 林果业:全年共完成造林面积0.7万亩,累计达到35.5万亩,森林覆盖率较上年提高1.3个百分点。林产品产量1459吨,比上年增长5.7%。其中:核桃产量600吨,比上年增长1.7%;花椒产量209吨,比上年下降12.9%;其他林产品产量 650吨,比上年增长18.2%。当年出售树苗3300万株,比上年增长1.1倍。果园面积累计达到23.91万亩,果品总产量11.80万吨,比上年增长55.9%。其中苹果产量11.2万吨,比上年增长59.3%。 畜牧业:年末大牲畜存栏1.76万头,比上年增长2.9%。其中:牛存栏1.64万头,比上年增长3.8%,出栏0.7万头,比上年增长9.4%;猪存栏5.36万头,比上年增长7.6%,出栏4.97万头,比上年增长8.3%;羊存栏9.94万只,比上年增长3.1%,出栏3.4万只,比上年增长8.6%。肉类总产量5328.73吨,比上年增产447.63吨,增长9.2%,牛奶产量1000吨,禽蛋产量569.7吨,分别比上年增长66.7%和5.3%。 2009年主要农产品产量情况 单位:吨 产品名称 产量 比上年±% 粮食 120012 -0.7 夏粮 43949 -7.4 油料 12601 -11.4 油菜籽 9287 -11.8 药材 175 -10.3 水果 117972 55.8 苹果 112000 59.3 肉类 5329 9.2 牛肉 840 9.4 羊肉 544 8.6 猪肉 3728 8.3 牛奶 1000 66.7 绵羊毛 113 持平 水产品 130 -3.7 鲜蛋产量 570 -1.9 全年实现农业增加值 7.67亿元,比上年增长6.8%(可比价)。完成农业总产值15.6亿元,比上年增长6.1%。其中:种植业产值10.04亿元,比上年增长6.8%;林业产值0.19亿元,与上年持平;牧业产值0.97亿元,比上年增长3.2%;渔业产值0.01亿元,与上年持平;农业服务业产值4.39亿元,比上年增长5.8%。 年末耕地面积58.98万亩,新增有效灌溉面积2527亩,补贴购置新型农业机械762台(部),年底农用车达到3516辆,大中型拖拉机达到1665台,农业机械总动力增长到22.80万千瓦。乡村劳动力达到149909人,比上年增加1362人。解决了37个自然村1236个农户的生产生活用水困难。新铺达标村砂石路16条31.2公里,拓宽改造村组道路25条,46.9公里。至目前全区100个行政村均实现了总体小康达标,其中:省级达标村6个,市级达标村56个,区级达标村38个。开工建设小康住宅点 53处、1795户,累计建成农村小康住宅点110处、3963户,占全区总农户的6.9%。全区百分之百的村通油路、通电、通车、通自来水,电视覆盖率达到百分之百。 三、工业、建筑业 工业:全年完成全部工业总产值18.21亿元,比上年增长42.2%,实现增加值6.07亿元,比上年增长43.6%。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完成总产值11.51亿元,比上年增长36.9%,实现增加值3.44亿元,比上年增长42.4%。在规模以上工业中,省以下地方工业实现增加值2.35亿元,比上年增长45.7%。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中,国有工业实现11503万元,比上年增长0.5%;集体工业实现1572万元,比上年增长34.7%;股份制工业实现8763万元,比上年增长21.9%;外商及港澳台商工业实现12539万元,比上年增长1.8倍。按行业分,轻工业实现增加值23216万元,比上年增长1.2倍; 重工业实现增加值11161万元,比上年下降17.7%。 13户规模以上工业完成销售总产值11.34亿元,比上年增长39.9%,产品销售率为98.5%。实现利润总额4.15亿元,比上年增长27.7%,实现税金0.68亿元,比上年增长21.4%。全年生产铁合金1760吨、中成药205吨、果汁及果汁饮料23600吨、白酒242千升、自来水667万立方米,分别比上年增长5.6%、16.5%、5.3倍、26.0%和73.7%。 建筑业:全年完成建筑业总产值30.20亿元,比上年增长35.9%,其中34户资质以内企业完成24.65亿元,比上年增长36.1%。累计实现增加值7.61亿元,比上年增长47.7%,其中资质以内企业完成5.49亿元,比上年增长29.7%。 四、固定资产投资与房地产开发 固定资产投资:全年新开工5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项目255个,其中千万元以上项目116个,亿元以上项目26个。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748118万元,比上年增长72.3%。按城乡分:城镇完成投资700015万元,比上年增长76.7%; 农村完成投资48103万元,比上年增长26.9%。按三次产业分:第一产业完成投资29180万元,比上年增长85.8%;第二产业完成投资179472万元,比上年增长83.5%;第三产业完成投资539466万元,比上年增长68.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