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统计公报统计公报
金昌市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发布时间:2010-04-10来源:金昌市统计局 点击:
金昌市统计局 国家统计局金昌调查队2010年3月31日 2009年,全市各族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调整经济结构、促进循环经济为切入点,坚持“强投入、抓接续、保增长、促和谐”的工作主线,积极克服世界金融危机带来的不利影响,全市经济实现趋稳回升,各项社会事业取得了新的进步。 一、综合 经统计,2009年全市共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94.75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14.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0.24亿元,下降1.84%;第二产业增加值155.68亿元,增长16.09%;第三产业增加值28.83亿元,增长8.23%。人。均GDP达到41060元(折合6011美元),比上年增长13.52%。 全市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为101.7%,比上年上涨1.7个百分点。其中食品价格指数上涨5.7%,衣着价格指数下降2.2%,烟酒及用品价格指数上涨0.3%,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价格指数上涨0.6%,医疗保健价格指数下降0.8%,交通和通信价格指数上涨1.3%,娱乐教育文化用品价格指数下降0.2%,居住价格指数上涨0.6%。商品零售价格总指数上涨1.9%。建筑安装工程价格指数上涨0.65%;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下降22.41%;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指数上涨1.45%;房屋销售价格指数上涨4.1%;服务项目价格指数上涨0.4%。 全市城镇新增就业人数9026人,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1019人,城镇登记失业率3.6%,与上年持平。输转城乡富余劳动力7.7万人(次),培训农民6.6万人(次),实现劳务收入5.67亿元,比上年增长26%。 2009年反映企业对宏观经济环境的企业家信心指数为155.66,在较好景气区间运行,与上年相比上升7.72个百分点;反映企业综合生产经营情况的企业景气指数为138.1,在景气区间运行,比上年同期上升2.35个百分点。 二、农业 2009年,全市农作物播种面积达到108.58万亩,较上年增加5.21万亩,同比增长5.04%。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82.22万亩,增长7.41%;小麦播种面积34.86万亩,增加13.8万亩,增长65.53%;大麦播种面积33.92万亩,同比减少7.89万亩,下降18.87%;玉米面积11.33万亩,增加0.61万亩;油料面积7.61万亩,增加1.6万亩;瓜果面积2.98万亩,减少0.12万亩;药材0.74万亩,与上年持平;其他作物4.02万亩,减少1.56万亩;蔬菜面积11.95万亩,减少1.37万亩。 2009年,全市共投入“三农”资金4.74亿元,同比增长10.8%。新增省级龙头企业4家(累计达到14家),市级龙头企业7家(累计达到28家);建成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3个,省级示范区2个;解决农村饮水安全2万人,农村自来水入户率达到59%;新建通村公路171公里,97.8%的行政村实现通油路、水泥路;新建新农宅示范点19个,高标准农宅3855套;建成乡镇客运站5个、行政村候车亭138个;完成危旧房改造5678户,配套建成“一池三改”沼气池5101户。 年末全市新发展规模养殖户583户,累计达到2.44万户,其中规模养羊户1.55万户;新建配套舍饲养殖示范小区33个,养殖小区总数达到91个。全市畜禽总饲养量为205.21万头(只),同比增长7.95%。其中羊饲养量为98.45万只,增长7.64%。猪出栏6.51万头,增长6.9%;牛出栏0.84万头,增长10.53%;羊出栏25.17万只,增长29.34%;鸡出栏35.63万只,增长9.83%。 全市当年完成营造林面积4.9万亩,其中人工造林面积达到2.95万亩,完成封(山)育林(草)面积1.95万亩;完成义务植树145万株,新育苗木752亩,全市苗木合格率达95%。 全年争取国家农机购置补贴资金880万元,补贴购置拖拉机及配套机具2811台(部),受惠农户2729户。截至2009年年底,全市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88.25万千瓦,比上年增长2.33%;农用拖拉机4.45万台,增长1.13%。全市年机耕地面积达到99.57万亩,增长3.12%,机械化肥深施面积达到84.35万亩。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全市实现工业增加值142.93亿元,比上年增长16.88%,增速较去年同期提高11.52个百分点。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141.48亿元,增长17.04%。地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25.36亿元,增长13.17%。 2009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销售收入753.85亿元,比上年增长15.16%;产销率98.29%,比上年提高了3.6个百分点;实现利税总额38.73亿元,比上年下降39.41%;利润总额25.01亿元,下降46.96%;综合效益指数97.46%,比上年下降29.91个百分点。全市57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亏损企业有26户,同比增加5户,亏损面47.27%,亏损企业亏损额0.99亿元,比上年增加了0.7亿元。 全年建筑业完成总产值39.05亿元,比上年增长16.29%。全部国有及城镇集体户建筑企业签订合同金额46.86亿元。本年房屋建筑施工面积279.28万平方米,比上年增加89.41万平方米;房屋竣工面积114.51万平方米。 四、固定资产投资 2009年,全市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89.14亿元,比上年增长21.54%。其中,城镇投资80.88亿元,增长18.55%;农村投资8.26亿元,增长61.36%。全年共实施投资项目427项,其中新开工项目256项,本年投产项目173项;500万元以上项目个数337项,完成投资额83.46亿元,同比增长22.84%。 全市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5.98亿元,同比增长2.01倍。商品房销售面积37.21万平方米,增长47.02%,其中住宅34.78万平方米,增长49.14%;商品房销售额6.37亿元,增长1.79倍。 五、贸易 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2.11亿元,比上年增长14.9%。从城乡看:城市消费品零售额21.43亿元,增长15.04%;农村消费品零售额10.68亿元,增长14.62%。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26.3亿元,增长12.92%;住宿和餐饮业零售额5.81亿元,增长24.77%。从规模看:全市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业实现零售额7.03亿元,增长6.03%;限额以下批发零售业实现零售额25.08亿元,增长19.87%。 2009年末,全市个体工商户户数10537户,同比增长5.4%;从业人员16479人,减少2.34%;注册资金2.19亿元,增长32.73%。私营企业户数1469户,同比增长17.8%;从业人员22930人,减少5.42%;注册资金18.34亿元,增长21.7%。非公有制经济实现增加值25.43亿元,增长8.13%,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3.06%。 全年全市累计实现进出口贸易总额22.74亿美元,同比下降31.22%,增速较上年同期下降了37.33个百分点,占全省进出口总额的59.52%。其中出口额0.94亿美元,下降46.92%;进口额21.8亿美元,下降30.3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