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统计公报统计公报
舟山市岱山县200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发布时间:2010-03-06来源:舟山市岱山县统计局 点击:
综合 渔业 渔业生产基本稳定。全年实现水产品总产量34.7万吨,比上年下降0.7%,其中国内捕捞产量30.7万吨,比上年下降4.0%。全县实现渔业产值21.32亿元,比上年增长1.8%(主要水产品产量详见附表)。 切实抓好渔业结构调整,有序推进渔民“双转”工作,拓展水产养殖业,发展远洋渔业,加快传统渔业向现代渔业的转变。积极实施“科技兴养”战略,以市场为导向,大力推广南美白对虾等名特优新品种养殖,扩大了规模,提高了效益。全县实际水产养殖面积5.19万亩,产量2.11万吨,分别比上年增长2.0%和35.9%,其中海水养殖面积4.68万亩,产量1.99万吨,分别比上年增长4.3%和37.7%,水产养殖产量占全县水产品产量的比重由上年的4.4%上升至6.1%。远洋渔业得到巩固和发展,全县有远洋渔船45艘,远洋捕捞产量1.96万吨,比上年增长30.3%,远洋捕捞产量占全县水产品产量的比重由上年的4.3%上升至5.6%。 渔业生产能力继续得到控制。年末全县拥有机动渔船2425艘,比上年下降1.3%,渔船总吨位28.37万吨,总功率64.27万马力,分别比上年增长2.7%和1.8%。其中捕捞渔船2178艘,比上年下降0.4%,总吨位26.31万吨,总功率58.81万马力,分别比上年增长2.0%和1.3%。 农林牧业 农业生产在结构调整中较快发展。全年农业生产继续围绕农民增收,加快发展效益农业,加大种植业结构调整力度,推行无公害蔬菜基地建设,发展海岛畜牧业,牧业饲养结构得到优化,推进獐驯养繁育基地建设,进一步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与农业产业化经营步伐。全年实现农林牧业总产值1.66亿元,比上年增长17.4%。 种植业结构进一步调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继续调减,但减幅趋缓。全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3.16万亩,粮食产量0.99万吨,分别比上年下降3.7%和12.3%,其中:晚稻播种面积1.39万亩、产量0.59万吨,分别下降9.1%和17.8%。以蔬菜、瓜果为主的经济作物稳步发展。全年经济作物播种面积3.12万亩,比上年增长7.8%,其中蔬菜播种面积2.74万亩、产量3.42万吨,分别比上年增长7.9%和7.8%。果用瓜播种面积0.34万亩、产量0.33吨,分别增长4.5%和45.5%,花卉苗木、水果果园等种植也有不同幅度的增长。粮经面积比例渐趋合理,由上年的53.1∶46.9调整到50.3∶49.7。 林业生产朝着生态公益林、经济林方向发展,但减幅较大。全年完成造林面积3000亩,比上年下降13%;零星植树5万株,与上年持平;幼林抚育作业面积0.4万亩,比上年下降77.8%;封山育林面积7.5万亩,比上年增长7.3倍,其中本年新封面积1.0万亩。森林覆盖率为41.7%。 畜牧业在优化饲养结构的基础上稳定增长。年末生猪存栏1.46万头,比上年下降3.8%,全县生猪出栏3.54万头,比上年增长11.1%;全年肉类产量2909吨,比上年增长6.7%;禽蛋产量1602吨,比上年增长1.7%。做好野生獐开发文章,年末獐存栏546头,比年初增加334头。 农业生产条件不断改善,抵御自然灾害能力进一步增强。全年投入农田水利建设资金5273万元,比上年下降30.8%;投入劳力128万工,完成土石方172万立方米,分别比上年增长75.3%和1.8倍;农田有效灌溉面积2.48万亩,比上年增长50.3%;年末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4.07万千瓦,比上年增长2.3%,当年机耕面积1.6万亩,比上年增长6.7%,占耕地面积的42.7%;农村用电量3082万千瓦时,比上年增长28.0%;全年化肥施用量(折纯)306吨,比上年增长7.4%。 工业、盐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快速增长。全年完成工业总产值35.8亿元,比上年增长30.3%;实现工业增加值8.7亿元,增长29.0%,拉动全县经济增长7.2个百分点,贡献率达到54.0%。其中:国有及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完成产值16.8亿元,比上年增长23.4%;个私工业产值26.6亿元,比上年增长27.8%,占全部工业产值的比重达74.2%;七大支柱行业完成产值24.0亿元,比上年增长19.0%,占全部工业产值的66.9%。 工业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继续提高。全年完成工业销售产值34.7亿元,比上年增长28.9%,产销率为96.8%。列入考核的66家国有及年销售收入300万元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全年盈亏相抵实现盈利7223万元,比上年增长34.1%,实现税金6559万元,比上年增长18.8%,全员劳动生产率由上年的4.65万元/人上升到5.07万元/人,资产保值增值率由上年的123.46%上升到127.54%,资产负债率由上年的57.82%下降到56.32%,新产品产值率由上年的1.49%上升到1.82%。其中:国有及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实现盈利6972万元,比上年增长33.3%,实现税金6234万元,比上年增长17.4%,工业经济效益综合得分为182.88分,高出全市平均3.49分。 盐业生产大幅增长。全年共生产原盐14.9万吨,比上年增长76.1%;调运原盐9.6万吨,比上年减少13.2%,氯化钠平均含量91.47%,平均白度61.63度,平均粒度88.49%,一级品率6.6%,比上年提高3.7个百分点;年末库存原盐13.2万吨,比上年增长66.0%。 建筑业保持较快发展,企业经济效益进一步好转。全县实现建筑业增加值1.34亿元,比上年增长21.6%。全县三级以上资质建筑企业7家,全年完成施工产值1.91亿元,比上年增长40.1%;房屋建筑施工面积32.53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35.4%;施工项目98个,比上年增加8个;完成房屋竣工面积16.81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59.2%。 固定资产投资 交通和邮电业 交通邮电业持续发展,设施条件不断改善,整体服务水平继续提高。全年完成交通运输邮电业增加值2.41亿元,比上年增长14.7%。 全年各种运输方式完成货物运输量523.4万吨,周转量36.46亿吨公里,分别比上年增长7.7%和5.6%,其中海运392.9万吨,周转量36.20亿吨公里,分别增长12.8%和6.3%。完成旅客运输量912.1万人,周转量1.56亿人公里,分别比上年下降11.6%和4.9%,其中海运179.8万人,周转量3704.9万人公里,分别比上年增长6.5%和6.4%。全年港口旅客吞吐量202.3万人,比上年减少3.0%;货物吞吐量195.5万吨,比上年增长15.8%。 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912万元,比上年增长5.9%。全年净增固定电话用户5300户,其中净增市话用户1845户,农话用户3455户;年末城乡固定电话用户5.86万户,比上年增长9.9%。年末小灵通用户8500户,增长53.2%;年末移动电话用户7.3万户,增长61.6%。固定电话普及率由上年的41.2部/百人提高到44.0部/百人。网络服务快速发展,年末国际互联网络用户9100户,比上年增长1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