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统计公报统计公报
湖州市德清县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发布时间:2010-03-06来源:湖州市德清县统计局 点击:
2008年是一个特殊的年份,面对特大雨雪冰冻灾害、国际金融危机以及经济运行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全县人民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建设“富裕德清、和谐德清”的目标,全面实施“开放带动、接轨沪杭”战略,齐心协力,共克时艰,使全县经济保持了平稳较快增长,社会各项事业持续发展,人民生活进一步得到改善。全县多项工作走在了全市乃至全省前列,获得了首批全国文明县城、省示范文明城市、省级园林城市、2008年度浙江新魅力之城、全省发展循环经济先进县、首批省级生态县等一系列荣誉称号,并通过了国家生态县技术评估。 综 合 经济总量。经初步核算,全县实现生产总值190.1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1.1%,连续11年保持两位数增长。按户籍人口计算,人均生产总值达44623元,按2008年的年平均汇率计算达6425美元。三次产业协调发展,构成基本稳定。全年第一产业增加值15.0亿元,比上年增长4.3%;第二产业增加值118.9亿元,比上年增长11.6%,其中工业增加值106.8亿元,比上年增长11.7%;第三产业增加值56.2亿元,比上年增长11.9%。三次产业对全县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8.7%、61.8%、29.5%;三次产业的结构为7.9:62.5:29.6。 财政收支。全年完成财政总收入25.8亿元,比上年增长20.1%,其中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3.5亿元,比上年增长20.8%。三大主体税种增值税、营业税和企业所得税保持两位数增长,比上年分别增长17.7%、17.5%和17.2%。全年地方财政支出14.6亿元,比上年增长24.0%,其中:教育支出3.0亿元,比上年增长22.2%,科学技术支出0.4亿元,比上年增长31.8%,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0.9亿元,比上年增长20.7%,环境保护支出0.8亿元,比上年增长136.9%,农林水事务支出1.0亿元,比上年增长34.6%。 农业和农村 农业。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8.1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2.2%。其中种植业4.5亿元,比上年增长11.9%;林业4.8亿元,比上年增长11.2%;畜牧业9.2亿元,比上年增长9.1%;渔业9.4亿元,比上年增长15.6%。肉类总产量4.6万吨,比上年增长11.6%,禽蛋和奶类总产量达1.6万吨和0.4万吨,比上年分别增长1.0和113.0%;生猪存栏数32.8万头,比上年增长4.5%。农作物播种面积10.4万亩,比上年增长1.5%,其中粮食播种面积21.5万亩,比上年增长2.8%,粮食产量10.4万吨,比上年增长2.8%;蔬菜播种面积4.2万亩,比上年下降5.0%。 农村。新农村建设取得明显进展,杨墩村的种子种苗项目、农业面源污染治理与生态环境建设项目,恒星村无公害蔬菜示范基地项目、“三沼”综合利用项目、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项目,白彪村太阳能路灯建设项目、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项目等全面完成。积极推进农产品质量认证和品牌建设,全年申报无公害农产品产地24个、5.8万亩,申报有机农产品4个、绿色食品8个、无公害农产品55个,推荐中国名牌农产品1个、浙江省名牌农产品2个。目前通过认证有机茶2只、无公害农产品29只,新注册农产品商标10余起。8只茶叶产品获宁波茶博会暨浙江绿茶博览会金奖,清溪花鳖荣获中国名牌农产品称号。农业企业扩容提质步伐进一步加快,当年新注册成立农业企业57家,新增省级农业龙头企业1家、市级5家、县级12家。农业接轨上海、融入杭州的六项重点工作全面完成。 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全年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466.4亿元,同比增长23.7 %,比去年回落6.7个百分点。其中,轻、重工业分别实现产值221.0亿元、245.4亿元,同比依次增长18.6%和28.8%。私营企业继续保持较快发展,实现产值161.2亿元,同比增长30.7%,比规模以上工业增速快7.0个百分点。五大高耗能行业生产减缓,产值增幅分别回落纺织业3.9个百分点、造纸及纸制品业8.2个百分点、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14.5个百分点、非金属矿物制品业3.9个百分点、电力和热力的生产和供应5.9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业增势较好,全年高新技术产业实现产值116.9亿元,同比增长22.7 %,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25.1 %,同比提高0.6个百分点。产销衔接良好,产销率达96.6%,同比提高0.1个百分点。 工业效益。全县613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全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452.5亿元,比上年增长24.2%,利税33.9亿元,比上年增长24.5%,其中利润总额19.6亿元,比上年增长21.4%。十一项经济效益考核综合得分为256.7分。其中:总资产贡献率13.3%,资本保值增值率124.5%,资产负债率54.4%,流动资产周转率2.5次/年,成本费用利润率4.5%,产品销售率96.6%,亏损率5.2%,全员劳动生产率由去年的106709元/人增至131765元/人。 建筑业。建筑业生产平稳增长,全年全县完成建筑业增加值12.0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11.2%。 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全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91.0亿元,比上年增长20.9%,增速比上年提高1.6个百分点。其中限额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完成84.7亿元,比上年增长20.4%。从投资方向看,第一产业投资0.7亿元,比上年下降15.2%,第二产业投资56.0亿元,比上年增长23.2%,第三产业投资34.0亿元,比上年增长10.9%。从投资构成看,工业性投资和基本建设投资继续保持领先增长态势,投资额分别达到55.1亿元和15.3亿元,比上年分别增长21.8%和40.9%,增幅分别高于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0.9个百分点和20.0百分点。千万元以上项目平均规模由2007年的5860万元扩大到2008年的7109万元。 房地产业。2008年全县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13.6亿元,比上年增长2.3%。商品房施工面积150.0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0.7%,商品房销售面积40.6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26.5%,其中住宅销售面积29.7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35.3%,商品房空置面积20.1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3.9%。 国内贸易和旅游 国内贸易。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6.3亿元,比上年增长19.8%,增幅比上年提高2.0个百分点。其中批发业零售业零售额49.0亿元,比上年增长20.5%,住宿和餐饮业零售额6.7亿元,比上年增长16.6%。在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零售额中,汽车类增长69.3%,家用电器音响器材类增长23.8%,粮油类增长17.1%,肉禽蛋类增长35.2%,服装类增长17.8%,石油及制品类增长45.3%,文化办公用品类增长24.4%,化妆品类增长17.7%。年末全县共有商品交易市场42个,实现商品交易额42.3亿元,比上年增长17.2%,其中德清农贸城、武康泰源农贸市场、新市仙潭市场、浙北毛竹市场、南方家园商城、卢球商贸中心、佳得利自行车电动车交易中心7个亿元市场成交额达26.7亿元,占市场总成交额的6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