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统计公报统计公报
西双版纳州景洪市200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发布时间:2010-03-18来源:西双版纳州景洪市统计局 点击:
景洪市统计局 2005年4月1日 2004年,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我市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紧抓经济发展有利时机,加大固定资产投资力度,增强投资拉动作用。全面落实降税、减负政策,努力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增加农民收入。坚持工业强市战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兴办工业企业,不断提高工业化水平。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加强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城市整体功能,提高城镇化水平。全市经济继续呈现快速发展的良好态势,经济总量不断增加,经济活力进一步增强,科、教、文、卫各项事业取得新进展,城乡居民生活继续改善。 一、综合 国民经济快速增长。全年实现生产总值38.77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2.7%。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1.45亿元,下降1.2%;第二产业增加值10.03亿元,增长47.0%;第三产业增加值17.28亿元,增长7.4%。在第三产业中,批发零售贸易业增长 %,交通运输业增长 %,金融保险业下降 %。三次产业增加值的比例由上年的33.7:19.2:47.1调整为29.5:25.9:44.6。人均生产总值达10333元,比上年增长12.0%。非公有制经济蓬勃发展,活力增强。2004年非公有制经济创造的增加值为10.65亿元,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达27.5%。 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农业基础仍较薄弱,抗灾能力差;工业龙头企业偏少,经济效益不佳;财源结构单一,收支矛盾突出;社会保障体系还不完善,就业和再就业压力大。 二、农业 农业生产下降。受林业减产的影响,全年实现农业总产值16.5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下降2.7%。其中,种植业完成3.69亿元,增长1.3%;林业完成11.26亿元,下降4.0%;牧业完成1.32亿元,增长0.2%;渔业完成0.32亿元,增长2.3%。农、林、牧、渔业所占比重分别为22.2%、67.9%、8.0%、1.9%,农、牧业比上年提高1.2、0.5个百分点,林、渔业下降1.6、0.1个百分点。 种植业继续调整结构,改良品种,优化布局。全年粮豆种植面积46.04万亩,比上年减少1.22万亩;油料种植面积9087亩,减少1676亩;糖料种植面积1.49万亩,减少0.45亩;瓜类种植面积1.65万亩,减少0.75亩;水果种植面积7.92万亩,增加1787亩;茶叶种植面积13.62万亩,增加1.21万亩。粮食、茶叶等农产品产量增长,甘蔗、水果等农产品产量下降(见表一)。 2004年主要农产品产量(表一) 指标单位绝对数比上年增长% 粮食万吨13.163.5 甘蔗万吨5.61-19.9 茶叶吨55518.2 水果万吨1.55-2.6 油料吨614-20.9 蔬菜万吨2.481.6 瓜类万吨1.39-39.0 受白粉病、蚧壳虫害的影响,橡胶生产下降。2004年末全市共有橡胶面积122.77万亩,比上年增长7.1%;当年橡胶开割面积75.85万亩,增长6.7%;干胶总产量9.43万吨,下降4.7%。 畜牧业、渔业生产全面增长(见表二)。 2003年畜产品产量、存栏数及水产品产量(表二) 指标单位绝对数比上年增长% 肉类总产量吨96661.1 猪吨75230.2 牛吨10563.9 禽吨10533.2 禽蛋产量吨5211.6 大牲畜年未存栏数头4647510.6 生猪年未存栏数头1673920.2 水产品产量吨37312.7 农业生产条件继续改善。全市年未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31440万瓦特,其中农业大中型拖拉机621台/1566万瓦特,小型拖拉机16052台/14367万瓦特。辖区有效灌溉面积22.02万亩,水库65座,总库容7876万立方米,年可供水量达45868万立方米。 乡镇企业快速发展。全市乡镇企业营业收入达10.04亿元,比上年增长26.5%,其中,集体经济收入2203万元,增长7.5%。 三、工业 工业生产快速增长。全年全市完成工业总产值5.6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34.0%。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完成产值4.15亿元,增长58.4%。从轻重工业看,轻工业完成产值1.34亿元,比上年增长27.9%;重工业完成产值4.35亿元,增长36.5%。 电、糖、矿、煤、药材、建材等主要工业产品产量保持增长(见表三)。 2003年主要工业产品产量(表三) 指标单位绝对值比上年增长% 发电量万千瓦小时296901.5 原煤吨966810.0 糖吨881428.0 中成药吨74.0812.6 水泥万吨12.1818.0 锯材立方米1207147.3 砖万块32821.7 精制茶吨位772 -51.9 果汁及果汁饮料吨141012.0 铁矿石成品矿万吨8.98426.8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个数增加,效益好转。全市共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0家,比上年增加4家。规模以上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93.05%,比上年提高41个百分点;产品销售收入4.23亿元,增长73.2%;产品销售利润5201万元,增长215.0%;成本费用利润率为-5.66%,下降2.5个百分点;全员劳动生产率10.55万元/人,提高5.18万元/人;总资产贡献率3.48%,提高0.57个百分点。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大幅增长。2004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6.0亿元,比上年增长81.0%。其中,基本建设投资22.89亿元,增长107.7%;更新改造投资4656万元,增长24.2%(见表四)。 2004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情况(表四) 指标单位绝对值比上年增长% 全社会总投资万元26003181.0 基本建设投资万元228892107.7 更新改造投资万元465624.2 其他投资万元2476-26.8 房地产开发万元10548-30.9 城镇和工矿区私人建房万元266789.3 农村集体固定资产投资万元893-50.6 农村私人投资万元989926.3 国有经济单位仍是投资的主要力量。在全部投资中,国有经济单位投资22.77亿元,占87.6%,比上年增长96.7%;集体经济单位投资1193万元,占0.5%,下降56.3%;城乡个人投资1.38亿元,占5.3%,增长49.0%;其他经济投资1.74亿元,占6.6%,增长9.2%。 重点工程进展顺利。思小公路、景洪电站、景洪西路延长线、渡假区二期路网、景洪防洪大堤、口岸机场三期扩建、创业电站等工程按期施工;景讷公路、市一中教学楼如期峻工;小城镇建设、农田水利建设、农村电网改造、人畜饮水工程、天然林保护工程、扶贫开发工程继续稳步推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