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统计公报统计公报
普洱市墨江县200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发布时间:2010-03-18来源:普洱市墨江县统计局 点击:
七、财政、金融和保险业 财政收入稳定增长。全县财政总收入8459万元,比上年增长7.6%;其中地方财政收入5695万元(含元磨路建安营业税1761万元),比上年增长2.5%,剔除元磨路建安营业税增长20.9%;上划中央“两税”和“所得税”2764万元,比上年增长19.7%。地方财政收入中增值税365万元,增长1.7%;个人所得税92万元,增长46.0%;企业所得税211万元,增长54.0%;农四税973万元,下降9.5%。全县地方财政支出27260万元,比上年增长19.8%;其中基本建设支出607万元,下降14.9%;教育事业费支出6406万元,增长20.0%;卫生事业费支出2789万元,增长22.2%;行政管理费支出4140万元,增长12.9%。 金融信贷运行良好。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达103152万元,比上年增长6.3%,其中居民储蓄存款余额达58280万元,比上年增长6.7%;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达64253万元,比上年增长20.7%。金融机构累计现金收入266672万元,比上年增长20.7%;累计现金支出277544万元,比上年增长13.0%;累计货币净投放10872万元,比上年少投放13857万元,下降56.0%。 保险事业发展迅速。全年保费收入2115万元,比上年增长39.4%;其中人寿险保费收入1392万元,比上年增长47.1%;财产险保费收入723万元,比上年增长26.7%。年内支付各类赔款451万元,下降30.4%。 八、非公有制经济 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年末注册个体工商户3131户,比上年减少360户;从业人员5194人,比上年减少417人;注册资金5753万元,比上年增加1762万元。年末注册私营企业83户,比上年增加43户;从业人员1794人,比上年减少63人;注册资金8674万元,比上年减少1.1万元。全县非公有制经济创造的增加值27125万元,占全县生产总值(含元磨路建设增加值)的28.8%,所占份额比上年提高0.9个百分点。 九、科学技术和教育 科技投入不断增加,科学技术不断进步,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有所提高。 教育事业健康发展。教育投入不断增加,办学条件进一步改善,教学质量进一步提高,素质教育全面推进。全县共有普通中学16所,其中完全中学2所;小学校及教学点275所(个),其中教学点84个,收缩校点52所(个);幼儿园4所,其中民办1所;职业中学1所,教师进修学校1所。年内招收普通中学生5740人,在校中学生16539人,分别比上年下降11.2%和7.2%,毕业中学生4774人,比上年增长7.0%。招收小学生3448人,在校生27335人,毕业生6108,分别比上年下降12.7%、10.5%和7.4%。全县学龄儿童入学率99.82%。 十、文化、体育和卫生 文化艺术、广播电视等各项事业全面发展,城乡群众文化生活丰富多彩。全县有民族歌舞团1个,国内演出28场,观众6万余人次;图书馆1个,馆内藏书50044册(件);文化馆1个,举办展览2次,组织文艺活动8次;乡镇文化站18个,举办展览8次,组织文艺活动57次;电影放映单位1个,放映电影654场,观众4万余人次;广播电台一座,广播人口覆盖率90%,电视人口覆盖率90%;《墨江通讯》年发行9.12万份;档案馆1个,开放各类档案2981卷(件),本年利用档案64人次,利用档案113卷次。 体育事业继续发展。年内举办各种运动会6次,其中综合运动会1次,单项比赛5次。 卫生事业健康发展。医疗体制改革不断深化,18个乡(镇)卫生院已上划县级管理,全县共有305599人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年末,全县共有卫生机构34个,实有病床床位494张,卫生技术人员510人,每千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1.44人、拥有病床1.4张。 十一、人口与环境保护 人口增长继续得到有效控制。年末,人口出生率为9.22‰,比上年下降0.53个千分点;人口死亡率为6.44‰,比上年下降0.48个千分点;人口自然增长率2.78‰,比上年下降0.05个千分点。年末,全县总户数79223户,总人口352052人,比上年增长0.3%。其中少数民族人口261054人,占总人口的74.2%;哈尼族人口212883人,占少数民族人口的81.5%,占总人口的60.5%。总人口中,男性人口为188475人,女性人口为163577人,男女性别比为100:115。 环境保护得到加强。全县重点调查工业企业“三废”综合利用产品产值72万元,共投入工业污染治理资金57万元,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99.43%,比上年提高0.11个百分点;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3.8%,比上年下降3.39个百分点。全县有自然保护区面积350公顷,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9.17千公顷,其中本年治理水土流失面积0.65千公顷。 十二、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继续提高。全县在岗职工人数10438人,比上年减少283人,下降2.6%;全年共发放在岗职工工资13657万元,比上年增长2.4%;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达12969.2元,比上年提高663.2元。据农调资料显示,2004年农民人均总收入2122元,比上年增长20.3%;农民人均纯收入1002元,比上年增长13.6%。 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事业进一步加强。年末,全县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职工有5463人,比上年增长3.0%,发放养老金1290万元,比上年增长14.0%;参加失业保险职工有5579人,比上年增长44.3%,发放失业保险金110万元,比上年增长155.8%;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的职工有12965人,比上年增长0.1%。全县领取最低生活保障金的人数累计有60904人,发放最低生活保障金395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2.2%和9.1%。年末全县共有敬、养老院8所,收养孤寡老人40人。民政救济灾民5.13万人,共投入各类救灾资金182.7万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