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统计公报统计公报
普洱市澜沧县200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发布时间:2010-03-18来源:普洱市澜沧县统计局 点击:
澜沧拉祜族自治县人民政府统计局 2006年3月 2005年,全县各族人民在县委、县人民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努力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面贯彻党的十六大及十六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省委七届六次全会精神,紧紧围绕年初县委、政府提出的发展思路、奋斗目标和工作重点,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团结一心,扎实苦干,克服了多年不遇的干旱等严重自然灾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明显成效,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实现了年初确定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预期目标,较好地完成了“十五”时期的主要任务,为“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一、综合 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全年实现生产总值129866万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6.4%。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8992万元,增长2.0%;第二产业增加值37703万元,增长11.3%;第三产业增加值43171万元,增长7.1%。三次产业比重由上年的39.5:27.7:32.8调整为37.7:29.0:33.3。人均生产总值为2738元/人。财政收入增长较快,地方一般预算收入4526万元,比上年增长19.1%。市场价格保持稳定,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下跌1.3个百分点。劳动就业工作稳步推进,年末全县从业人员25.45万人,比上年增长1.2%。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5%。 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经济结构不尽合理,支柱产业单薄;农业产业化进程不快,农村购买力不强;财政收支矛盾突出。 二、农业 农业和农村经济保持稳定增长。全年农业总产值(现价)达75823万元,比上年增长11.4%;粮食总产量达160604吨,比上年增产2034吨,增长1.3%;油料产量1195吨,比上年下降12.5%。茶叶产量5683吨,比上年增长16.2%;甘蔗产量53.8万吨,增长3.9%。 林业有新的发展。天然林资源保护得到加强,人工造林质量不断提高。全年共完成造林7262公顷。其中:退耕还林3107公顷;护林防火和病虫害防治工作进一步加强。 畜牧业生产稳步发展。全年肉类总产量达14828吨,比上年增长3.8%。全年生猪出栏208316头,增长4.9%;大牲畜出栏20780头,增长4.2%;羊出栏3310只,下降8.3%。年末,大牲畜存栏179849头,比上年增长2.6%;生猪存栏376650头,比上年增长2.8%;羊存栏15317只,比上年增长16.0%。 渔业生产稳定增长。全年水产品产量达1210吨,比上年增长1.6%。 农业生产条件有新的改善。2005年末,全县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12944万瓦特,比上年末增长4.2%;大、中、小型拖拉机3421台,比上年末减少1台;农田水利建设得到加强,全年新增有效灌溉面积3900亩。年末拥有各种水库39座,库容达4028万立方米。 乡镇企业平稳发展,个私经济增势强劲。全年乡镇企业营业总收入为33011万元,比上年增长45.8%;总产值26133万元,增长55.4%。2005年末,个体工商户达5463户,比上年增加542户;私营企业122户,比上年增加18户;个私经济从业人员12096人。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快速增长。全年完成工业总产值(现价,下同)55371万元,比上年增长32.0%。从经济类型看,国有工业产值24082万元,比上年下降12.4%;集体工业产值396万元,增长2.1%;其他工业产值30893万元,增长1.2倍。从轻重工业看,轻工业产值20520万元,比上年增长12.7%;重工业产值34851万元,增长46.9%。 工业经济效益好转。全部国有及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非国有独立核算工业企业实现利税7658万元,比上年增长30.3%;亏损企业为3户,比上年增加1户,亏损面37.5%。工业企业产品销售率为99.0%。 建筑业稳中有升。全县建筑业企业期末从业人员569人,平均人数517人,实现建筑业总产值1876万元,完成房屋施工面积30601平方米。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全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90713万元(含糯扎渡电站及思澜公路投资),比上年增长47.9%。按经济类型分,国有及国有控股单位投资69246万元,增长1.2倍;城乡集体单位投资1569万元,下降37.2%;城乡居民个人投资12279万元,增长24.1%;其他经济类型投资7619万元,下降54.8%。按投资管理渠道分,基本建设投资70923万元,比上年增长65.3%;更新改造投资1950万元;其他投资13309万元,增长2.2%;房地产开发投资4531万元,下降16.2%。按投资隶属关系分,中央项目完成投资62852万元,比上年增2.2倍;地方项目完成投资27861万元,下降33.6%。 五、交通和邮电 交通运输稳定增长。全年货运量259万吨,比上年增长13.6%;货物周转量10216万吨公里,比上年增长12.4%;客运量97万人次,增长19.8%;旅客周转量6990万人公里,增长12.4%。 邮电通信业快速发展。全年完成邮电通信业务总量4791万元,比上年增长42.1%。年末电话用户达73148户,比上年增加11952户。其中移动电话(含小灵通)达到52193部,比上年增加1116部,增长27.1%。 六、国内贸易 消费品市场持续发展。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7322万元,比上年增长9.4%。其中:县22393万元,增长12.2%;县以下14929万元,增长5.4%。分经济类型看,国有经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620万元,下降10.8%;集体经济904万元,下降30.9%;个体私营经济25801万元,增长11.1%;其他经济6997万元,增长26.8%。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32187万元,增长10.9%;餐饮业5023万元,增长1.8%;其他行业112万元,下降25.3%。 七、对外经济和旅游业 对外贸易增长。全年外贸进出口总额3288万元,比上年增长9.9%。其中:出口2068万元,增长79.2%;进口1220万元,下降33.6%。 旅游业快速发展。全年全县共接待国内外游客48.3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4.2%;实现旅游业总收入4650万元,比上年增长16.1%。 八、金融和保险业 金融机构存贷款稳定增加。2005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08187万元,比年初增长19.4%。其中:企业存款余额9275万元,下降49.6%;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59709万元,增长6.7%。金融机构贷款余额67366万元,比年初增长1.7%。其中:短期贷款39185万元,增长7.5%;中长期贷款28181万元,增长5.3%。全年金融机构实现现金收入31579万元,现金支出37548万元。 保险机构保费收入减少。全年保费收入1188万元,比上年下降28.2%。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579万元;寿险保费收入609万元。支付各类赔款及给付669万元。其中:财产险赔款452万元;寿险给付217万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