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统计公报统计公报
普洱市景谷县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发布时间:2010-03-18来源:普洱市景谷县统计局 点击:
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统计局 2008年3月30日 2007年在县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定不移地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紧紧抓住发展这个第一要务,抢抓机遇,创新思路,扎实苦干, 努力化解经济运行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全面、超额完成县十四届人大六次会议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全县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呈现出发展快、运行稳、效益好、后劲足的特点。 一、综合 2007年全县经济总量跃上新台阶,突破20亿元大关。据核算统计四季度报表显示,全年实现生产总值23.47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同期增长13.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8.77亿元,增长8.5%;第二产业增加值8.91亿元,增长19.7%;第三产业增加值5.79亿元,增长11.6%。人均生产总值7582元,比上年增加1459元,增长12.9%。人均突破1000美元。 当前经济发展中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经济发展水平不高,规模较小,结构不合理;支柱产业单一,工业化水平较低;农业产业化程度低,农民增收后劲不足;基础设施滞后,瓶劲制约依然突出;财政收支矛盾突出;就业和再就业压力大,社会保障能力较低。 二、农业和农村经济 2007年全县认真贯彻落实各项支农惠农政策,强化农产业培植,农业生产呈现了快速发展的势头,取得了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好成绩。农业总产值达13.29亿元,比上年增加3.14亿元,增长12.64%,农、林、牧、渔全面发展,农业结构调整取得新成效。主要农产品产量如下: 指 标单位2007年2006年增、减% 粮食吨1157381154490.3 其中:稻谷吨6558566723-1.7 小麦吨344734121.0 玉米吨3472334826-0.3 豆类吨3880343912.8 薯类吨6440551316.8 油料吨186218112.8 甘蔗吨48665542223715.3 烤烟吨11091325-16.3 蔬菜吨59780584942.2 水果吨8184738410.8 茶叶吨4687367227.6 其他作物吨36634341767.2 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大,农业生产条件进一步改善。年末全县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15965万瓦特,比上年增长16 %,大中型拖拉机87台,小型拖拉机2666台,农机化经营总收入6594万元,增长21 %,机耕、机耙、机灌、机播、机收面积不断扩大。农业水利化程度得到加强,全县有水库(塘坝)70座,库容量为14234万立方米,全年新增灌溉面积0.22 万亩,有效灌溉程度达50.9 %,改善灌溉面积1.04万亩,新增节水灌溉面积0.36万亩,新增除涝面积0.08万亩,改造中低产田面积0.46万亩,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2.5平方公里,解决5606人、2923头大牲畜饮水困难。全年农田水利建设投入资金1927万元,修建水利工程71件。 林业生产取得较好的成绩。2007年全县完成木材采伐98万立方米,比上年增长41.2%;实现造林面积87510亩,其中:人工造林31190亩,迹地更新56320亩。新增造林面积54125亩,森林覆盖率达74.72%。橡胶产量508吨,比上年增长1.2倍;松脂产量21779吨,减25.4%。护林防火取得好成绩,森林资源得到有效保护。 2007年,我县畜牧业生产受生猪、家禽价格下降和动物疫病等不利因素影响,饲养成本增加,效益下降,畜禽存栏全面下降。主要畜禽产品产量如下: 指 标单位2007年2006年增、减% 生猪出栏头1402621315766.6 大牲畜出栏头144629473 52.7 羊出栏头13160 130301.0 家禽出栏万只165.4164 0.9 禽肉吨12360 11978 3.2 禽蛋吨950958 0.8 新农村建设扎实开展。2007年筹措资金735万元,实施了15个社会主义新农村试点建设。加强村容村貌整治,改善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完成中低产田改造1万亩,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稳步实施。投入各类资金4514万元,实施了45个整村推进、250人易地搬迁项目,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扶贫攻坚取得显著成效。 移民开发稳步实施。糯扎渡移民安置区土地开发整治进展顺利,水田流转面积6772亩,旱地5209亩,林地25530亩;完成了淹没区的实物指标复核细化和外业工作,碧安叫昌坝安置区项目稳步推进;完成威远江电站181户、639人的库区移民安置。 乡镇企业较快发展。全年实现乡镇企业总收入115533万元,比上年增长15.96%;实现乡镇企业总产值95624万元,增长23.25%。 三、工业和建筑业 2007年全县把工业作为经济工作的重点来抓,采取切实有效措施扭转了工业下滑的局面,工业生产得到快速增长。实现工业总产值17.64亿元,比上年增加4.65亿元,增长28.92%,工业增加值7.72亿元,增长20.8%。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产值11.96亿元,增长42.27%;规模以下工业实现产值5.68亿元,增长7.85%。轻工业发展快于重工业。轻工业实现产值10.52亿元,增长53.03%;重工业实现产值7.12亿元,增长6.65%。各种经济成份工业共同发展。股份制工业实现产值11.67亿元,增长46.86%;个体及其他工业实现产值5.97亿元,增长1.69%。 大部份工业产品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如下: 指 标单位2007年2006年增、减% 发电量万度256521824140.63 原 煤吨4225445159-6.43 松 香吨800210263-22.03 松节油吨 15961573 1.46 水 泥吨345793318840 8.45 食 糖位 吨379832653343.15 精炼铜吨 2081148839.85 纸 浆吨100781430461.34倍 人造板立方米1561311526742.26 机制红砖万块3334269223.85 工业产品茶吨4455377518.01 优势产业仍是全县经济增长的支撑点。实现林业工业产值8.83亿元,增长79.48%;糖业产值1.21亿元,增长19.06%;电力产值0.52亿元,增长10.12%;矿业产值2.22亿元,增长22.92%;茶叶加工工业产值2.46亿元,增长8.52%。 2007年,全县建筑企业实现产值31449万元,比上年减39.2%,房屋施工面积139530平方米,房屋建筑竣工面积 106285平方米。 四、固定资产投资 2007年,全县扎实开展招商引资和改善投资环境工作,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加快投资结构调整步伐,着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及恢复重建工作,房地产业快速发展,全县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0.39亿元,突破10亿元大关,比上年同期增长25.14%。其中城镇投资4.09亿元,减20.32%;农村投资4.55亿元,增长2.1倍;房地产开发1.05亿元,增长1.54倍;农村私人投资0.7亿元,减45.7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