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统计公报统计公报
普洱市江城县200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发布时间:2010-03-18来源:普洱市江城县统计局 点击:
2004年,全县人民在县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和四中全会精神及省、市、县委各次工作会议精神,抓住发展这个第一要务,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注重搞好宏观调控,以创新体制、调整结构、优化环境、全面发展为主题,加快推进各项改革,按照“抓机遇,打基础,调结构,建支柱,兴科教,倡文明,强法制”的经济社会发展思路,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克服了禽流感、能源紧张、建材价格上涨等不利因素的影响,全面完成了年初制定的各项工作任务。全县经济继续保持了快速增长的势头,经济活力明显增强,运行质量进一步提高,社会各项事业全面进步,人民生活水平继续提高。 一、综合经济。 经济总量:全县经济实现快速增长,是建县以来增速最快,经济实力最为雄厚的一年。初步测算,全年实现县生产总值47007万元,按可比价格计算(下同),比上年增长24.7%,增幅提高了15个百分点,为建县以来最高增速。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18554万元,增长5.3%,增幅提高了0.9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13971万元,增长93.5%,增幅提高了87.9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14482万元,增长14.3%,增幅比上年下降了6个百分点。第二产业由于水电能源投资的大幅增长,推动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全县产业结构继续优化,非农产业比重进一步上升,二、三产业比重达到60.5%,比上年提高了6.5个百分点,其中第二产业比重上升了11个百分点。 财政收支:县级财政收入增势良好,全年完成县级财政收入2006万元,比上年增长11.8%。其中,增值税完成163万元,增长6.5%;营业税1005万元,增长120.4%,企业所得税26万元,增长188.9%;个人所得税31万元,增长6.9%;农四税85万元,下降85.3%。全年组织地方财政支出12735万元,比上年增长15.6%,其中:基本建设支出485万元,增长6.1%;科教文卫事业费支出4020万元,增长23.4%;支援农业生产支出1234万元,比上年减0.8%;城市维护费支出133万元,比上年增长9.9%;社会保障补助支出212万元,比上年下降41.9%。 价格水平:价格总水平持速上涨。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为103.6%,高于上年3.6个百分点,商品零售物价指数102.4%,高于上年2.4个百分点,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指数107.8%,高于上年7.8个百分点,服务项目价格指数104.0%,高于上年4个百分点。 固定资产投资:固定资产投资大幅增长,拉动经济成效显著。县人民政府抓住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和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的机遇,加大了招商引资力度,积极争取资金、项目,加快了基础设施建设。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总额59187万元,比上年增长288.5%,增幅提高了267.5个百分点。其中,基本建设完成投资56078万元,比上年增493.80%,更新改造、房地产及其他投资3565万元,比上年下降了38.4%。投资增长对全县经济增长发挥了重要的拉动作用,全县固定资产投资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23.3个百分点。 全县重点项目建设进展顺利,是历年来重点建设投资完成最好的一年。重点工程李仙江四级水电站累计完成投资5.9亿元,正在进行导流洞、坝肩开挖和主营地建设。营盘山水库累计完成投资5371万元,大坝工程枢纽部分溢洪道和渠道工程稳步推进。江绿油路江城段施工进展顺利,城网改造顺利实施,110千伏江城输变电工程开工建设、江曲公路四级路基改造工程正抓紧实施。市政建设步伐加快,以庆祝“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县成立五十周年”为契机,建成绿茵路、星欣路、欣贸路及勐烈南路延长线;完成勐烈河道治理工程;综合体育运动场、老干部活动中心、广播电视大楼、医院综合大楼先后投入使用,城区主街道400多米人行道工程,城区灯光改造工程已经完成,城市面貌、人居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 二、主要产业。 农业、农村经济:农业生产稳定增长,农村经济全面发展。全年实现农业增加值18554万元,按可比价格计算(下同),比上年增5.3%;完成农林牧渔业及服务业产值29445万元,比上年增9.9%;其中完成农业产值18154万元,增长15.9%,林业产值4921万元,下降0.5%,牧业产值5189万元,增长2.3%,渔业产值281万元,增长2.9%,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900万元,增长8.3%。 种植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全年农作物播种总面积317160亩,比上年增4.2%,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175155亩,减1.9%,粮食产量33890吨,比上年增1.5%;经济作物面积142005亩,增12.8%。主要经济作物甘蔗、茶叶、橡胶、咖啡、水果等产量普遍增长,促进了全县农业的增产增收。 造林绿化与林业生产取得较好成绩。2004年全县完成造林面积3.03万亩,义务植树9.99万株,巩固了9万亩退耕还林、0.9万亩薪炭林、0.8万亩防护林成果,林业生产保持了18年无森林火灾。在造林面积中,经济林面积为1.4万亩,用材林面积为1.63万亩。林产品产量不断增加,全县橡胶产量达11713百公斤,比上年增11.7%。 畜牧业、渔业生产全面发展。畜牧业在克服了禽流感、口蹄疫等不利因素的影响下,抓住边四县三年扶贫行动计划畜牧扶贫项目和肉牛外销基地建设项目,继续加强畜牧科技推广力度,实施肉牛冻精改良,畜牧业生产不断发展。2004年全县完成肉类总产量3926吨,比上年增3.1%;水产品产量303吨,比上年增21.2%。 农业基础设施进一步加强,农业生产条件继续改善。全年累计投入支农资金1234万元,完成农田水利工程2824件,改造中低产田地0.6万亩,完成坡改梯0.4万亩,全县高稳产农田地达到10万亩,解决了0.5万人,0.37万头大牲畜饮水困难问题。年末,全县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3983万瓦特,比上年增4.3%;大中小型拖拉机538台,农用运输车384辆;手扶拖拉机315台,农用排灌动力10.5万瓦特。农村电气化条件不断改善,全年农村用电量已达到481万度,已实现村村通电,村村通电话,村村通公路。化肥施用量不断增加,全年化肥使用(折纯)2671吨,地膜覆盖面积4755亩,农田有效灌溉面积达46860亩。 乡镇企业持续发展。全年完成乡镇企业营业收入8130万元,比上年增15.2%;完成乡镇企业总产值7329万元,增长15.1%;实现利税总额1215万元,缴纳税金390万元。 工业、建筑业:工业生产稳定增长,企业经济效益有所提高。2004年全县完成工业总产值9648万元,按可比口径计算(下同),比上年同期增3.0%,其中轻工业完成产值5916万元,增长0.1%,重工业完成产值3731万元,增长7.9%。全部工业总产值中国有经济完成产值1072万元,下降14.5%,集体经济完成产值5496万元,增长1.3%;其他经济完成产值3080万元,增长14.5%,工业生产在继续抓好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的同时,引进外地有技术、有实力的企业参与我县重点企业改革,妥善安置了下岗职工,企业经济效益有所提高。全年完成工业增加值3207万元,按可比口径计算,比上年同期增7.7%,亏损企业亏损额从上年的948万元,下降至304万元,扭亏644万元,企业经济效益有所提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