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统计公报统计公报
临沧市永德县200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发布时间:2010-03-18来源:临沧市永德县统计局 点击:
200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的第一年,又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开局之年。一年来,全县各族人民在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地委、行署和县委、政府的领导下,高举邓小平伟大旗帜,以“三村”建设为载体,深入学习和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不断改进工作作风,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地委、行署关于经济工作和农业、农村工作的各项部署,紧紧围绕全县“十五”社会经济发展思路和奋斗目标,万众一心,奋力拼搏,坚持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为根本出发点,创新发展方式,做好“三篇文章”,进一步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加大投资力度,加强农田水利、交通、城镇等基础建设,大力发展非公经济,抓好扶贫开发。克服了蔗糖业糖价大幅度下跌、投资乏力、持续干旱、非典等诸多困难,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全县完成生产总值(GDP)65583万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9.0%。完成财政总收入5518万元,比上年增长15.8%。但在经济社会发展运行中,仍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为:经济基础薄弱,农业防灾抗灾能力弱,贫困人口点多面广,农产品价格持续走低,农民增收难,企业增效难,财政增收难,经济增长质量不高,经济结构调整步伐缓慢,结构性矛盾突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和城市就业形势依然严峻,生态环境、自然资源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 一、农业和农村经济 农业生产经营条件进一步改善,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农村经济稳步发展。甘蔗、茶叶、畜牧、橡胶、林果、乡镇企业等产业得到巩固和发展。 可持续发展战略稳步推进,农业生产经营条件进一步改善。年末全县拥有农业机械动力10174万瓦特,比上年增22%;大中型农用拖拉机达1512台,比上年增636台;小型农用拖拉机2470台,比上年减442台;农用排灌机械动力51万瓦特,比上年增34%;累计有效灌溉面积达11970公顷,比上年增2250公顷,水利化程度达28.5%;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9250公顷,农业生产条件的进一步改善,有效地推动了农业经济的稳步发展。 乡镇企业稳步快速发展,全年完成乡镇企业总收入17378万元,比上年增长18.8%,增加值达4929万元,比上年增19.6%。 二、工业 工业经济结构调整和国企改革稳步推进,工业生产稳步增长,经济效益在制糖业的影响下大幅度下降。全县完成工业总产值22837万元,比上年增长17.91%。全部国有及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非国有独立核算工业企业,完成产品销售收入21261.8万元,比上年增长42.91%,实现利税26282.1万元,比上年95.62%。 三、固定资产投资 紧紧抓住国家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和西部大开发的机遇,努力实施好一批交通、城建、水利、通讯等重点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加大技术改造投资力度,不断改善全县经济社会的发展环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8亿元,比上年增长14.23%。 四、交通运输和邮电业 交通运输业稳步发展。全县各类汽车逐年增加,客货运输吞吐量稳步增长。年内基本完成了县城至勐底的二级公路的工程建设,公路质量有了显著提高,年末县内公路里程达3747公里,国家级公路186公里,其中:二级公路50公里,油路107公里,县乡公路388公里。其中:弹石路264公里,乡村公路1057公里。 邮电通讯业继续保持快速发展的好势头。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1080万,拥有程控固定电话部11181部。 五、国内商业和物价 国内贸易持续增长,物价运行平稳。全县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9968万元,比上年增长11.38%,其中:城市市场增长15.17%;农村市场增长8.81%。集市贸易成效额达13946万元,比上年增长12.36%。物价运行平稳,居民消费品价格、商品零售价格略增,农业生产资料价格略降。 六、财政、金融、保险业 财政收入稳步增长。全县完成财政总收入5518万元,比上年增长15.8%,其中:地方财政收入为3883万元,比上年增长19.7%,上划中央财政收入1635万元,比上年增长7.4%,财政支出达17187万元,比上年增长4.7%。 金融系统认真贯彻执行国家的金融政策,金融风险意识增强,运行稳健。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达41531万元,比上年末增长3.1%,城乡居民储蓄存在增长6.1%。年末银行各项贷款余额为56352万元,比上年末增长9.7%。 保险事业健康发展。全年全县财产保险收入440万元,,赔偿支出216万元,人身保险费收入597万元,赔偿支出157万元。 七、对外贸易、对内外开放和旅游业 对内对外开放又有新的发展。全年共引进国外资金5808万元,共签订和实施国内合作项目9个,项目投资协议资金达6931万元,实际到位资金3815万元。 旅游业稳步增长。全年到我县旅游人数达26166人次,比上年下降36%,旅游业总收入达565万元,比上年增长7.4%。 八、个体、私营经济 我县个体、私营经济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下,稳步发展,逐步成为国民经济的组成部分。全县个体、私营经济总户数已达4060户(有证),从业人员达7789人,注册资金达16718万元,比上年增长102.67%;个体私营经济实现增加值7768万元,比去年增长17.34%,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1.84%。 九、科技、教育、文化、卫生和广播电视事业 全县安排科技三项费用15万元,其实施科技计划项目4个,有效地促进了工农业生产发展。 截止年底,全县成立县乡级学会、协会、研究会10个,农研会13个(历年成立),举办科普讲座7次,参加人数达1万人次; 举办科普展览4次,参观人数达0.15万人;实用技术培训1800人次;科学技术的推广和应用有力地推动了全县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 教育事业坚持“两基”、“两全”并重并举的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全县拥有各类学校(含幼儿园)2846所,普通中学15所,职业中学1所,进修学校1所,小学263所,幼儿园4所。在校学生人数4.66万人(含幼儿园),实现“普九”的有10乡(镇);实现“普六”的有2乡(镇)。全县有各类卫生机构17个,病床386张,有卫生专业技术人员339人,建立计划生育指导站12个,村医疗点117个。 年末全县拥有综合档案馆1个,乡镇文化站12个,图书馆1个。艺术表演团队2个,表演场所1个,电影队4个,印发《永德报》0.54万份,比上年增长68.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