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统计公报统计公报
临沧市永德县200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发布时间:2010-03-18来源:临沧市永德县统计局 点击:
2000年是跨世纪的一年,是“九五”计划的冲剌之年,是实现第二步战略目标的关键之年,是我县经济和社会发展遇到困难较多的一年,也是我县抗灾夺丰收取得成绩突出的一年。过去的一年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县委、政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的一系列方针、政策,按照省第六次党代会提出的“以经济效益为中心,打基础、兴科教、调结构、建支柱,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思路,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和改革的总方针,立足县情,抓死粮食这一基础,积极发展甘蔗、茶叶、水果、核桃、烤烟等绿色经济,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和畜牧业,加快二、三产业的发展步伐,积极推进我县的产业结构和经济结构调整。强化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发展小城镇建设,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对内对外开放,实施科教兴县和可持续发展战略。抓住国家扩大内需和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机遇,大力推进两个根本性转变,用创新的思路、改革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困难和问题。经全县上下广大干部和群众的共同努力,取得了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的显著成绩,国民经济保持稳步、健康的发展态势,如期实现了预定目标,各项社会事业取得新进步,全县呈现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民族团结、边疆稳定的大好局面。全县完成国内生产总值(现价)51576万元,比上年增长7.9%(按可比价格计算),其中: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是29249万元、8664万元、13663万元,分别增长1.25%、14.3%、18.9,人均国内生产总值1611元,比上年增长7.04%。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第一产业的比重为56.7%,比上年下降3.7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比重为16.80%,较上年上升1.5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比重为26.5%,较上年上升2.2个百分点。但在经济运行中仍存在一些主要矛盾和问题,主要表现是:经济结构不尽合理,农业基础较脆弱,物价持续低走,企业生产经营困难,农民收入低,增收难度大,消费需求不旺,就业和再就业压力很大,企业扭亏增盈任务艰巨。税收增长趋缓、财政减收因素增多,扶贫攻坚任务艰巨,民营经济发展缓慢,引进困难。 一、农业 我县是一个农业大县,始终坚持把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放在首位,进一步加大对农业的投入,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农业稳步增长,粮食再获丰收,甘蔗、茶叶、畜牧、林果等支柱产业得到巩固和发展,农村经济保持较快发展。全县完成农业总产值(按不变价计算)30408万元,比上年增长2.21%,其中:农业、林业、牧业、渔业分别完成20572万元、2735万元、7012万元、89万元,比上年增长2.4%、-2.43%、3.01%、74.51。全社会实现农业增加值29249万元,比上年增长1.25%主要农作物产量全面增长,对稳定经济,满足市场供应,保障工业原料,促进工业发展起到积极作用。 造林绿化取得较好成绩。2000年完成造林面积3.1万亩,当年完成封山育林4.2万亩,累计完成47.25万亩,退耕还林还草0.24万亩,四榜植树86.58万株,幼林、成林抚育0.22万亩,护林防火取得好成绩,无特大森林火灾发生。 畜牧业生产全面发展。大牲畜存栏126863头,牛存栏114557头,生猪存栏367269头,羊存栏58869只,出栏牛17512头,猪152206头,羊12167只,家禽63.59万只,实现肉类总产量12854吨,比上年增长5.42%。 农业生产条件和农村生活环境进一步改善,人民生活有了较大提高。2000年末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7191.78万瓦特,比上年增长14.3%,拖拉机(含大中小型)拥有量3254台,比上年增长13.82%,农副产品加工机械4607台,比上年增长18.43%,农用排灌机械73台,比上年增长32.73%,农田水利建设投资2030万元,有效灌溉面积13.56万亩,比上年增长9.44%,累计建成基本农田、地28.48万亩,比上年增长9.54%,全县117个村委会已实现村村通公路,但通汽车的村仅84个,占71.79%,通汽车的生产合作社741个,占45.35%,通电的村委会117个占100%,通电的生产合作社1534个,占93.88%,自来水受益村77个,占65.81%,有安全卫生饮水区人口212588人,占乡村总人口71.11%,农村用电户数57240户,占乡村总户数86.82%,拥有电视机20548户,占乡村户数31.16%,农民人均纯收入649元,比上年增加34元,增长5.53%。在职职工人均年工资7070元,比上年增长14.7%,城乡居民人均储蓄存款615元,比上年增加38元,人均财政收入121元,比上年增加7元。人均财政支出340元,比上年增加45元。 乡镇企业是我县经济建设中的重要行业,是实现农村脱贫致富的必由之路,但目前我县的乡镇企业存在着点多、面广、规模小,且经营分散的特点,经济效益不够理想,各项指标完成不如人意。2000年乡镇企业2649个,从业人数4810人,拥有固定资产5673万元(平均每一企业拥有固定资产2.14万元),乡镇企业总收入完成10450万元,同比下降14.7%,实缴税金378万元,同比下降33.7%,增加值完成3219万元,同比下降10.3%。 个体私营经济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份,是公有制经济的重要补充,最近几年得到长足发展,已成为我县经济增长的亮点,2000年个体私营总户数3482户,从业人数4221人,完成营业收入9812万元,同比增长54.47%,上缴税金776万元,同比增长37.35%。 二、工业 工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份,是我县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由于受到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国际国内市场疲软,我县的糖、茶骨干产业产品滞销,价格低迷,资金周转困难,效益逐年下滑,但在县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围绕中央抓大放小的方针和国企改革的一系列政策,对我县的国有工矿企业进行改制,实行重组,盘活资产,采用租赁、转让、联合、兼并等办法,逐步扭转了企业亏损严重的局面,2000年工业总产值完成15028万元,与上年相比下降15.82%,但经济效益有了明显好转,实现工业增加值5105.2万元,比上年增长24.1%(按可比价计算)。 三、固定资产投资 在扩大内需、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一系列政策指引下,中央和地方财政进一步加大对基础设施和小城镇建设的投入,我县相应出台了房改政策,同时随着重点工程德党至永康二级路的开工,以及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和农村电汽化建设的加强,固定资产投资保持了强劲的增长势头,全社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6639万元,比上年增长52.04%,其中:基本建设投资完成13821万元,比上年增长77.37%,更新改造投资完成729万元,比上年增长37.03%,农村集体投资完成106万元,比上年下降48.04%,城镇和工矿区私人建房投资完成428万元,比上年增38.06%,农村私人投资完成1448万元,比上年下降22.4%,在投资总额中,生产性投资11456万元占68.85%,非生产性投资5183万元占31.15%,分别比上年增长86.31%和8.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