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统计公报统计公报
红河州弥勒县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发布时间:2010-03-18来源:红河州弥勒县统计局 点击:
糖(县属) 吨 51479 40.4 卷 烟 箱 954000 5.0 白 酒(县属) 吨 15076 -5.9 葡萄酒 千升 3470 -20.0 纸 箱 吨 16460 41.6 黄 磷 吨 18850 24.5 焦 炭 吨 419325 109.5 水 泥 吨 118635 -2.0 #县属 吨 118635 -2.0 工业产销衔接保持较好水平。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品销售率为93.08%。其中,轻工业95.75%,重工业82.64%。分经济类型看,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产品销售率为100.0%;股份制企业产品销售率90.03%;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产品销售率为113.47%;其他经济类型企业产品销售率为85.05%。 工业经济效益继续改善。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189142万元,比上年增长17.8%;实现利税725236万元,比上年增长8.6%;实现利润166835万元,比上年增长0.5%;亏损企业亏损额2653万元,比上年增亏4.04倍。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全社会固定资产完成投资374146万元,比上年增长30.2%。 从投资渠道看:城镇投资262021万元,比上年增长7.7%;房地产完成投资32458万元,比上年增长198.8%;农村非农户投资50206万元,比上年增长137.2%;农村私人完成投资29461万元,比上年增长145.5%。基础实施建设步伐进一步加快,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县政府继续实施东盘西扩战略,县城建成区面积增加到15.2平方公里,城镇化率达38.12%。弥勒中学二期工程、湖泉广场相继竣工投入使用,弥勒行政中心、财政综合楼进入装修阶段。完成红烟路、髯翁路和向阳街的修缮,文化艺术博览园、污水处理厂、垃圾无害化处理场以及一心东路、一心北路、俊峰路和行政中心北路相继开工建设。完成湖泉湾星级酒店、红河春天国际健康运动休闲度假村等项目的现场踏勘和地形图测绘,弥勒城市品位得到不断提升。 五、商业贸易 消费品市场稳中趋活。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116200万元,比上年增长22.5 %。其中:县的零售额实现80150万元,比上年增长23.8%;县以下的零售额实现36050万元,比上年增长19.7%。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餐饮业、其他行业与上年对比分别增长22.3%、28.5%、16.4%。从经济成份看:国有及国有控股、集体及股份合作、个体私营经济、其他经济分别增长8.9%、10.7%、14.2%、29.9%。 六、邮电通讯、旅游 邮电通信业持续健康发展。特快传递49384件,比上年增长9.4%;订销报纸350万份,比上年增长72.4%;订销杂志16万份,比上年下降11.1%;在网移动电话用户170200户,比上年减少3819户,下降2.2%。全年接待海外入境游客2371人次,比上年增长21.7%,实现旅游外汇收入150万美元,比上年增长89.4%。全年接待国内游客149.25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7.1%;实现国内旅游收入49574万元,比上年增长37.3%;全县实现旅游业总收入50702万元,比上年增长38%。 七、财政、金融、保险 财政收支稳定增长。2008年,完成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46192万元,比上年增长18.4%;一般预算支出103203万元,比上年增长30.2%。 金融信贷稳步发展。2008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715527万元,比年初增加94956万元,增长15.3%。其中:居民储蓄存款321650万元,比年初增加67754万元,增长26.7%;各项贷款余额662208万元,比年初增加42135万元,增长6.8%;短期贷款516936万元,增长3.7%;中长期贷款144882万元,增长20%,中长期贷款增长的投向是个人购房、建房、购车等消费贷款。银行现金收支全年分别为1239869万元和1345405万元,比上年分别下降5.0%、2.6%。 保险事业持续发展。2008年,全县完成保险收入13136万元,比上年增长1.5%,支付赔付金额4117万元,比上年增长23%。 八、教育、文化、卫生事业 教育事业保持较快发展,普及九年义务教育进一步巩固。2008年,全县初中招生7687人,在校学生21367人,毕业生7095人。普通小学招生7870人,在校生46187人,毕业生7582人。幼儿园在园(班)幼儿12985人。全县高中招生3279人,在校生9162人,毕业生2424人,学龄儿童入学率为98.76%,中小学办学条件得到改善。 文化事业继续发展。全县共有文化站12个,文化馆1个,公共图书馆1个,艺术表演团体1个,电影放映单位1个。广播人口覆盖率95.33%,电视人口覆盖率95.5%。 医疗卫生事业稳步推进。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得到加强,全县医疗卫生机构26个,其中:县级医疗机构9个,乡镇卫生院15个。实有床位1476张,千人拥有床位209张,卫生技术人员1057人,千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201人。村卫生所141个,乡村医生390人,个体社会办医191个。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面进一步扩大,参合农民达37.7万人,参合率达84.43%。 九、人口与人民生活 年末常住人口53.1万人,年末全县户籍总户数147845户,户籍总人口为515331人,全县出生人口6972人,出生率为9.39‰,死亡人口3487人,死亡率为4.96‰,自然增长率为4.43‰,人口密度128.7人/平方公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