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统计公报统计公报
喀什地区英吉沙县200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发布时间:2010-03-19来源:喀什地区英吉沙县统计局 点击:
2005年,全县各族人民在县委、县人民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针,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按照上级党委的安排部署,在全县广大党员干部队伍中,认真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解放思想,开拓进取,紧抓产业结构调整主线,加快培育特色经济;努力改善投资环境,加强宏观调控,深化企业改革;强化社会各项事务的管理和人文环境。一年来,全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都取得了不同程度的增长和发展。 一、综 合 国民经济稳定增长,实现全年宏观调控预期目标。全县实现生产总值67818万元,同口径对比增长12.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 39650万元,增长10.4%;第二产业增加值9742万元,增长15.1%,其中工业增加值3802万元,增长70%,建筑业增加值5940万元,较上年同期略有下降;第三产业增加值18426万元,增长14.3%。在生产总值中,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58.5%、14.4%和27.1%,其中第一产业所占比重比上年下降0.9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所占比重比上年上升0.4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所占比重比上年上升0.3个百分点。人均国内生产总值2911元,增长11.4%。 经济发展的主要问题是:农村基础设施薄弱,经济结构正在调整中,多样化的发展格局还未形成规模;农村二、三产业发展较缓慢,农民增收渠道不宽。受各种因素的制约,企业效益不高。部分城乡居民生活还比较困难。 二、农 业 全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62074万元,比上年增长13.2%。其中农业产值38364万元元,增长2.4%;畜牧业产值15068万元,增长2.6%;林业产值4142万元,增长59%;劳务输出创产值4500万元,增长15%。种植业结构调整力度加大, 粮食、蔬菜、瓜果和其他特色农作物播种面积增加,棉花播种面积调减。粮食播种面积 34.56万亩,增长21.7%;棉花播种面积8万亩,减少7.8%;蔬菜播种面积0.9万亩,增长9%。粮食产量12.3万吨,增长1.2%;棉花产量7280吨,下降6%;蔬菜产量2.73万吨,增长8.3%;水果产量13.4万吨,增长2.9%。 年末牲畜存栏头数为37.5万头(只),比上年增长1.1%;年内肉类总产量11838吨,增长7.6%;奶产量1万吨,增长9.7%;蛋产量1400吨,增长2.6%。 年末农业机械总动力6.39万千瓦,比上年增长27%。化肥施用量(折纯)14370吨,增长2.9%;农村用电量118万千瓦小时,增长24%。年末有效灌溉面积30.27万亩,下降18%。 三、工业和建筑业 2005年,全县工业总产值11810万元,同比增长57.6%,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4家)3393万元,同比增长132%。全部工业增加值3802万元,同比增长70%。 全县共完成水产量99万吨,较上年增长5%;砖产量18800万块,较上年增长108.8%;水泥产量133863吨,较上年减少14%;发电量2800万千瓦小时,增长15%;面粉产量3500吨;食用油980吨;小刀16万把。 全县建筑业资质企业1个,年末从业人员230人,保持了较好发展势头,创产值1360万元,较上年增长8.3%。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力度减缓,全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5318万元,同口径对比下降27%。其中限额以上基本建设投资完成10633万元;限额以上更新改造投资完成3830万元;限额以上其他固定资产投资完成755万元。 五、国内贸易 消费品市场繁荣活跃,市场购销两旺,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038万元,比上年增长12.2%。分城乡看,县以上消费品零售额6550万元,增长17.5%;农村消费品零售额3488万元,增长3.5%。分行业看,餐饮业零售额2176万元,增长22.2%;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6200万元,增长33.6%。其它1662万元,较上年同期略有下降。 2005年,全县个体经济呈上升趋势,个体总户数2038 户,从业人员2563 人,注册资金1044万元。 六、交通、邮电 交通运输业稳步发展。2005年底,全县公路里程486公里,汽车拥有量397辆,其中,个人汽车103辆。公路运输完成货物周转量530万吨公里,增长3%。旅客周转量2200万人公里,增长8.6%。 邮电通讯发展迅速。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721万元,比上年增长13.4%。全县年末电话用户9743户,增长8.3%;移动电话用户8422户,增长12.2%; 国际互联网用户237户,增长26%。 七、财政、金融和保险业 2005年,全口径财政总收入1082万元,其中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完成961万元,由于减免农业税,较上年减少31%,各项税收完成638万元。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20161万元(含基金),增长27%。 金融形势稳定。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45242万元,比年初增加8650万元。其中企业存款余额9434万元,增加1276万元;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26033万元,增加3465万元。年末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32753万元,比年初增加1598万元。其中:短期贷款22150万元,增加1847万元;中长期贷款10603万元,249减少万元。 八、教育、文化、卫生和体育 全县共有普通中学校17所,普通中学专任教师828人,在校学生20915人;小学71所,小学专任教师1574人,在校学生34318人。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98.6%,小学毕业生升学率为94.8%;初中升高中升学率10.7%。 全县共有文化馆1个,文化站13个,图书馆1 个,体育场馆1个,新华书店1个,城乡广播站14个,有173个村(居)委会建立了广播室,广播人口覆盖率99%,电视人口覆盖率95%。有线电视用户3500户,通电话的村143个。 全县共有医疗卫生机构19个,其中医院、卫生院16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个,妇幼保健机构1个,计划生育指导站1 个。全县医院、卫生院技术人员371人,其中医生191人,拥有病床床位数447张。婴儿死亡率26.7‰。 九、人 口 全县年末总人口23.2万人,其中,城镇人口 2.5万人,农村人口20.7万人。全年人口出生率为16.69‰,死亡率为6.92‰,人口自然增长率为9.78‰。 十、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人1394元,比上年增长12%。年末在岗职工7332人,与上年基本持平,其中国有单位6392人;集体单位657人,其他单位283人。年末国有企业下岗职工3759人,下岗职工再就业人数211人。年末实有登记失业人数915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 4.28%。全年实现就业和再就业人数1889人。全县在岗职工工资总额为11471万元元,全年在岗职工平均货币工资1.56万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