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统计公报统计公报
咸阳市旬邑县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发布时间:2010-03-18来源:咸阳市旬邑县统计局 点击:
禽蛋产量 4631吨 4654吨 -0.5 三、工业、建筑业 工业生产高位运行,规模以上工业快速增长。全县工业实现增加值13.6亿元,较上年增长34.1%。其中,国有和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12.15亿元,较上年增长44.5%;其他工业实现增加值1.49亿元,较上年增长7.3%。 国有和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工业企业完成产值22亿元,较上年增长70.4%。工业主要产品,原煤产量628万吨,实现产值20.44亿元。 工业经济效益进一步提升。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42576万元,产品销售率达到100%。 建筑业发展速度趋缓。全年建筑企业实现增加值0.646亿元,较上年增长6.6%。其中,全县资质等级以上建筑施工企业完成产值5840万元,同比增长32.7%,较上年减慢16.8个百分点。房屋施工面积53090平方米,竣工房屋面积53090平方米。 四、固定资产投资 2008年,全县共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8亿元,较上年增长53.2%。在全部投资中,基本建设完成投资额80966万元,更新改造完成投资额53206万元,其他投资完成投资额45828万元,分别较上年增长61%、54%、37%。 在全部投资中,县城集中供热、通村公路建设、易地搬迁、小城镇建设、青岗坪煤矿建设等45个实事重点项目完成投资10亿元,涵盖产业发展、城市建设、农村农民实事和新农村建设等各个领域。 五、交通运输和邮电业 交通运输业迅猛增长,邮电通讯业稳定发展。交通运输和邮电通讯业全年实现增加值0.77亿元,较上年增长了7.8%。 全年完成货物运输量1380万吨,货物周转量20460万吨公里;公路旅客运输量108万人(次),旅客运输周转量2690万人公里。 年末全县民用车辆11101辆,其中民用汽车442辆,摩托车7566辆,其它汽车2548辆,拖拉机545辆,其中大中型拖拉机301辆。在民用汽车中,载客汽车158辆,载货汽车284辆。 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收入4970万元。年末本地电话用户达到23180户,其中:住宅电话用户20108户,乡村电话用户18280户,互联网拨号上网用户2530户。年末移动电话用户86000户;报刊发行120万份。 六、贸易业 2008年,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8059.7万元,比上年增长25.3%。其中,县的零售额39660.7万元,增长33.7%,县以下的零售额为28399万元,增长15.3%;分行业来看,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58852.8万元,增长20.1%;住宿餐饮业零售额8933.1万元,增长77.3%;其他行业零售额273.8万元,增长10.9%。 年末批发业法人单位14个,网点126个,从业人员560人;零售业法人机构54个,网点3627个,从业人员4156人;餐饮业法人机构9个,网点354个,从业人员1214人。 七、财政、金融和保险业 2008年,全县财政总收入2.3亿元,增长91.7%。其中,地方财政收入6741万元,增长80.2%。财政总支出4.5亿元,增长44.1%。其中,支农支出3349万元,科学支出146万元,教育事业费支出11938万元。 全县金融机构年末各项存款余额24.5亿元,较上年增长29.3%。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14.9亿元,增长22.6%。年末各项贷款余额5.5亿元,较上年减少11%。其中,农业贷款4.5亿元,较上年减少15%。 保险事业进一步发展。各类保险机构全年承保额14.44亿元。其中,农业险1700万元。保险机构保费总额9800万元,已决赔款579万元。 八、科技文化、教育、卫生事业 2008年,科技工作积极实施”科教兴县“战略,不断完善科技服务网络,大力推广实用新技术,推广科技宣传,实施科技项目,加快科技转换,提高了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份额。 文化体育事业稳步发展。截止2008年底,全县拥有剧场(影剧院)1个,公共读书馆图书总藏量3.8万册。全县共开辟名胜风景区和文物保护区30处。 教育事业健康发展。2008年,全县各级学校总数190所。其中,普通中学16所,职业中学1所,小学173所,学校分布趋于合理。全县各级学校专任教师3299人。其中,中学专任教师1546人,小学专任教师1753人。年末在校学生50462人。其中,中学生数25286人,小学生数25176人。学龄儿童入学率达到100%,初中升学率达到98.6%,高中升学率为80.2%。 年末全县各类医院、卫生院共17所,医院、卫生院专业技术人员930人,其中医生426人,床位数503床。全县卫生防疫人员49人,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为8.23‰,婴儿死亡率为7.2‰,产妇住院分娩比例99%。 九、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人口持续保持较低增长速度。年末全县户籍总人口278204人。其中,农业人口255779人,非农业人口22425人。全县总户数为77798户,户均人口3.58人。全县出生率为10.71‰,死亡率为6.06‰,人口自然增长率为4.65‰。年末全县常住人口27.14万人。 居民生活继续改善。2008年,全县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2890元,较上年增加690元,增长31.4%。农民人均住房面积19.43平方米,农村彩电普及率达到123.33%,农村电脑普及率为3.3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724元,较上年增加3054元,增长39.8%。城镇在岗职工工资总额30320万元,较上年增加6405万元,增长26.78%,在岗职工平均工资19366元。 2008年,全县共有社会福利院数9个,社会福利院床位数126床;年末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职工人数为17057人,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的职工人数为22611人,参加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的人数为3385人,参加失业保险的职工人数为13569人;农村传统救济人数为5518人,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为22260人。 十、资源与环境 全县行政区域面积1787.17平方公里,其中,建成区面积5.5平方公里,建成区绿化覆盖面积2.75平方公里。造林绿化工作成绩显著,全县森林覆盖面积122000公顷,当年造林4253公顷。 土地资源管理取得成效。年末全县实有耕地27445.1公顷,较上年新增59.1公顷,增长0.22%。 环境保护工作进一步加强。全县建成污水处理厂1处,垃圾处理站1个。2008年,环境污染治理完成投资额3580万元,工业废水排放量达标率为97%,工业烟尘排放量达标率96%,城镇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95%。 注:1、人口指标中,户籍总人口和总户数由公安部门提供;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和常住人口由市统计局人口变动调查评估反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