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统计公报统计公报
渭南市潼关县200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发布时间:2010-03-18来源:渭南市潼关县统计局 点击:
二00五年,全县人民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树立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继续实施“南抓黄金、中抓林牧、北抓旅游”的经济发展战略,突出黄金工业、项目建设、县城建设、农民增收、社会稳定等工作重点,不断加大调整产业结构力度,提前一年实现了免征农业税,提高社会保障覆盖面,城乡居民收入稳步增长。基础设施得到明显改善。全县经济呈现平稳较快的发展态势,各项社会事业取得显著成绩,城乡居民生活继续改善。 一、综合 二00五年,潼关生产总值实现76540万元(04年按经普调整为67800万元),比上年增长7.1%(按可比价计算)。人均生产总值4801元(04年调整为4268元)。其中: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8340万元(04年调整为7540万元);第二产业完成增加值24640万元(04年调整为20600万元);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43560万元(04年调整为39710万元);分别较上年增长5.4%、9.7%、6.2%。三次产业增加值占全县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10.9%、32.2%和56.9%,分别较上年增加—0.2、1.8和—1.6个百分点。 二、农业 二00五年,我县农业积极落实“多予少取”的富民政策。提前一年取消了农业税,及时兑现种粮优惠政苹。开展部门包村帮扶活动,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农村经济得到了稳步发展。全年实现农业总产值12354万元(现价),比上年增长10.1%。年末农业机械总动力5.8万千瓦,化肥施用量4148吨(折纯量)。农村用电量4442.8万千瓦时。 林业生产持续发展。2005年林业生产坚持以“建设秀美东大门,打造绿色新潼关”为目标,以高速公路迎面坡苔塬绿化和潼安、黄金两条县乡公路绿色通道建设为重点,组织发动广大干部群众,大力开展植树造林,积极推进各项重点工程,取得了可喜成绩。全县全年共完成造林面积24495亩。四旁植树50万株。 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进一步发展。随着农业综合开发的大力实施,全年新修和整修渠道13公里,新增灌溉面积6000亩,新打机井6眼,发展节水灌溉面积10000亩,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0平方公里。农业生产条件不断得到改善。 三、工业 二00五年,辖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产值52346万元(现价),实现增加值17940万元(现价),分别较上年增长-4.6%和5.5%(县属规模以上工业数据与辖区数据相同)。 四、固定资产投资 二00五年全县纳入统计范围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共完成投资15857万元,较上年增长18.9%。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3985万元,农村非农户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872万元。城镇工矿区和私人建房本年竣工房屋价值2925万元。其中:住宅1875万元。建房户数521户。投资1500万元完成了县城主要街道改造工程,城乡基础设施得到明显改善。2005年潼洛路全线贯通。 五、交通、运输邮电 交通运输业平稳发展。全年全县交通系统完成货物运输量125吨,货物周转量10318万吨·公里;旅客运输量110万人,旅客周转量7245万人·公里。 邮电通讯业继续快速发展。年末固定电话用户达到26286户,比上年增加2204户。其中:农村电话用户11833户。移动电话用户达43205户。全年完成电信业务量4278.2万元,邮政业务总量1035万元。其中:函件13.4万件,报刊发行19万份,邮政储蓄年末存款余额38819万元,较上年增长26.8%。 六、国内商业和外经 商品消费市场平稳。全县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5229万元,较上年增长3.7%。其中:县的零售额7261万元;县以下零售额7968万元,分别较上午增长2.7%和6.3%。按行业分:批发零售业21285万元,餐饮业1070万元,其他行业2874万元。 外经贸工作取得新发展。全县当年签定合同外资金额810万美元,实际使用外资金额234万美元。 七、财政、金融和保险 全年完成地方财政收入3650万元,同口径比上午增长0.5%。其中:增值税73万元,营业税451万元,企业所得税127万元,个人所得税155万元,资源税47万元,国有资产经营收益1784万元,行政性收费收入394万元。 全年地方财政支出9035万元。其中:农业支出297万元,林业支出113万元,水利和气象支出192万元,文体广播事业费471万元,教育支出2305万元,医疗卫生支出613万元,基本建没支出581万元,抚恤和社会福利救济265万元,行政管理费1422万元,其他部门的事业费1529万元。 金融业运行平稳。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88069万元,比上午增长6.1%。各项贷款余额54975万元,比上年增长3.8%。其中:工业贷款1563万元,农业贷款23220万元,分别较上年下降48.5%和增长13%。全年现金累计收入1043995万元,累计支出1173367万元,全年累计净投放现金129372万元。 保险事业持续发展。全年各类财产承保金额23290万元,人寿保险承保金额9878万元。全年财产保险理赔金额126万元。人寿保险理赔金额87。3万元。 八、科学教育文化卫生 科学技术推广力度进一步加大。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中央1号文件精神,把科技宣传与促进农民增收和提高劳动者生产技能相结合。深入基层开展科技宣传活动,依托各乡镇农业科技服务中心举办各期各类技术培训班46期,受训人员达10000余人次。同时发放技术资料近15000余份,接待咨询群众1300人次。 教育事业发展较快。2005年末全县共有各级各类中小学校103所,在校学生人数29897人,其中:普通中学在校学生数13968人,小学生在校学生数15929人。年末全县拥有教师人数1974人。其中:普通中学专任教师数716人,小学专任教师数1258人。2005年高考本科上线人数达753人,较去年增加了140人,高中升学率62%,初中升学率100%,学龄儿童入学率99.4%。 文化事业继续健康发展。面对保持党员先进性教育,创建“安全潼关”,贯彻中央一号文件,文化市场整顿等工作,组织编写了《拥抱阳光》、《一袋面》、《婶婶的希望》、《好雨》.等一批作品。全年共组织文化活动26场,放电影35场,做到了哪里有中心工作,哪里就有文化活动。县文化馆共备藏书12000册。 卫生事业稳步发展。全县年末医院、卫生院13所,卫生技术人员数594人。其中:医师145人,助理医师79人,护士186人,其他卫生技术人员184人。 九、人口和人民生活 人口自然增长率继续保持在低水平线上。年末全县总人口为159018人(公安数据)。据1%人口抽样调查,全县总人口157721人,出生率10.38‰,死亡率6.36‰,人口自然增长率为4.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