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统计公报统计公报
安康市白河县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发布时间:2010-03-18来源:安康市白河县统计局 点击:
2007年,全县人民在县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抓好发展这个第一要务,紧紧围绕“一个目标”,弘扬“一种精神”,坚持“两翼齐飞”,实施“三抓措施”,实现“四大突破”的发展思路。坚持了一手抓经济突破发展,一手抓社会事业进步,初步确定白河县域特色经济发展之路,使全县经济步入了历史上最快最好的发展时期。 一、综合 国民经济较快增长,全县经济运行平稳。生产总值首次突破10亿元,达到11.38亿元,同比增长13.2%。其中:第一产业完成39730万元,增长9.2%;第二产业完成31990万元,同比增长20.8%;第三产业完成42090万元,同比增长12.6%。一、二、三产业结构比34.9:28.1:37。三次产业对GDP的贡献率依次为24.6%,29.6%,40%。 从全县目前总体发展情况看,经济保持平稳健康的运行态势,第一产业稳步发展、第二产业快速增长,对全县经济的稳定增长发挥了关键作用。但仍存在值得重视的风险因素。首先要考虑县域经济增长之间是否是良性互动关系,经济增长是基础,收入增长是动因和归宿,是下期经济增长的推动力。经济增长快,意味着就业机会多,企业利润增加,财政增收,居民收入增长;经济增长快,意味着居民手中用于投资或消费的资金增加,消费需求的增加又可以进一步刺激经济的增长。 二、农 业 结构调整力度加大,农村经济稳步发展。2007年,我县坚持农业基础地位不动摇,以农民增收为目标,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统筹城乡经济共谋发展,强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城镇化进程,确保了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全县实现农林牧业渔业现价总产值65934万元,可比增速9.2%,其中:农业产值42907万元,可比增速9.6%;林业产值3204万元,可比增速4.9%;畜牧业产值18150万元,可比增速9.7%;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1650万元,可比增速8.6%。实现农业增加值39730万元,较去年同期增长9.2%;农业对GDP的贡献率24.6%,拉动经济增长3.25个百分点。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种植业:粮食生产大幅提高。2007年粮油生产的稳定发展对农业生产起到了保障作用。粮食生产是农业发展基础的基础。全年粮食总产量7.05万吨,较上年增长10.66%;全年油料总产4123吨,较上年增长16.67%。全年种植蔬菜5.3万亩,产量5.51万吨。 2、林业:全年造林面积6.62万亩。幼林、成林抚育面积达到70万亩。林业生产实现产值3204万元,可比增长4.94%。 3、畜牧业:牲畜存栏稳定,畜禽出栏率继续提高。全年全县生猪饲养量21.89万头,山羊饲养量18.14万只,鸡饲养量86.8万只。全县有规模以上养猪大户368户,养羊大户135户,养鸡大户30户。全年出栏生猪11.12万头、山羊8.3万只、鸡38万只,较上年增长10.07%、12.70%和5.91%,实现产值9322万元、2988万元和2175万元,可比增速分别为8.83%、11.55%和8.41%。 4、种植业内部结构进一步调整。按照“宜桑则桑、宜烟则烟、宜粮则粮”的原则,合理利用土地资源,积极推进农业内部结构调整。全年实现粮食产值1.4亿元,桑、烟、药、菜、果等其他经济作物产值2.89亿元,粮经产值比例为33:67。 5、劳务输出力度加大,成效显著。全县在外从业劳动力6.12万人,较上年同期增幅10.98%。政府或单位组织外出从业人数达到2.25万人,较上年增长幅21.32%。参加外出从业劳动技能培训的人数5024人,较上年增幅17.8%。外出务工人员流向仍以省外为主。外出务工人员收入增加较快,外出从业人员全年总收入为4.29亿元。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经济总量继续保持增长态势,工业对经济的拉动作用明显。全县工业经济承接去年上升势头仍然保持了两位数的增长态势。全县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49835万元,同比增长77.5%(年报口径);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0365万元,同比增长33.6%。全县工业对GDP的贡献率为29.6%,拉动经济增长3.9个百分点。 1、重点行业稳定增长夯实了快速增长基础 从产值来看,规模以上工业有6个行业生产同比全部增长,5个行业总产值比上年同期增长20%以上,其中有3个行业增长在50%以上。有色金属矿采选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医药制造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等传统产业增速较快。主要工业品产量快速增长:水泥同比增长87.72%、皂素增长50.95%、铅锌原矿石增长39.80%、锌精粉增长14.89%。其中铅锌矿采选业和水泥制造业拉动作用显著。2007年这两个行业实现总产值42317.1万元,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的84.91%,对全县规模工业的贡献率为94.34%,拉动工业增长50.71个百分点。 2、铅锌矿采选业支持力度继续增强 2007年两家铅锌矿采选企业实现产值双双过亿,共计达3.84亿元,同比增长95.34%,占规模以上企业的77.11%,拉动规模工业增长66.8个百分点,依然是全县工业经济的主要支撑力量。 建筑业稳步增长。2007年建筑业实现增加值6960万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11.2%。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持续增加,项目建设进展顺利。全县全社会固定资产累计完成投资6.25亿元,同比增长64.05%。其中:重点项目完成投资48430万元,增长81.44%;农村非农户投资完成5458万元,增长108.08%;农户投资完成7544万元,下降7.92%。 1、投资规模扩大,增幅快速提升。全县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由2006年的45个增加到2007年74个,增长64.44%,计划总投资由246420万元增加到275072万元,增长11.63%,投资规模不断扩大。2007年,城镇固定资产累计完成投资4.95亿元,增幅快速攀升至81.44%,仅次于宁陕(85.53%),位次由二、三季度的第7位,跃居全市第2位。 2、投资结构进一步优化。国有投资仍占主导地位,民间投资增势强劲。2007年,全县国有及国有控股单位完成投资33796万元,同比增长99.86%,占城镇投资的比重由上年的68.39%提高到71.55%,提高了3.2个百分点,对全县投资增长的贡献率达96.8%;集体及集体控股单位完成投资12869万元,增长64.65%,提高了15.8个百分点,民间投资增势强劲;港澳台商完成投资2815万元,增长10.61%。 3、房地产开发投资趋缓,商品房销售市场良好。2007年,我县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1050万元,同比增长5%,下降10个百分点,房地产投资增势减弱。商品房销售面积为15066平方米,同比增长27.57%,商品房销售市场良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