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统计公报统计公报
日照市东港区200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发布时间:2010-03-09来源:日照市东港区统计局 点击:
2005年,全区人民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镇域经济,二次创业;机关工作,‘05跨越”这一总体目标,努力实现中心工作、常规性工作和突破性工作的新跨越,全区国民经济持续保持了快速增长的良好态势,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初步核算,全区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29.06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增长17.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3.8亿元,增长5.7%;第二产业增加值49.87亿元,增长26.5%;第三产业增加值65.39亿元,增长13.6%,三次产业比为10.7:38.6:50.7。农民人均纯收入4129元,增长12.3%。实现地方财政收入51108万元,同口径增长25.5%。 一、农业 2005年,全区进一步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强化农业基础地位,加大农业生产工作力度,调整农业结构,增加农业投入,收效显著。全年实现农业总产值249190万元,同比增长8%,其中:农业产值63950万元,林业产值7561万元,牧业产值42119万元,渔业产值131596万元,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3964万元。 全年粮食作物面积比去年增加7820亩,总产164578吨,增长3%。小麦单产320公斤,比上年减2公斤;总产66156吨,增5.5%。秋收作物单产436公斤,比上年增9公斤,增长2.1%,总产98422吨,增2%。其中:玉米单产443公斤,比上年增18公斤,增长4.2%,总产58788吨,增11%;地瓜单产502公斤,比上年增13公斤,增长2.7%,总产29970吨,减9%;稻谷单产409公斤,比上年增9公斤,总产5622吨,增8.5%;大豆单产205公斤,比上年增5公斤;总产3810吨,减7.4%。花生单产262公斤,比上年增8公斤,增长3.1%;总产41396吨,增长3.6%。烤烟单产168公斤,比上年增22公斤,增长15%,总产243吨,减55%。茶叶总产量410吨,增长13%。水果总产量42944吨,减2%。蔬菜、瓜类总产60192吨,减少12.9%。 林业生产稳步发展,造林质量不断提高。全年全区共完成成片造林面积163.3公顷,森林覆盖率达到28.2%。 畜牧业生产稳定增长。据抽样调查推算,2005年全区肉类总产量22975吨,增长12%;禽蛋总产23932吨,增长11%;大牲畜年末存栏0.9万头,增长15.0%;猪年末存栏15.3万头,增长13.0%,出栏25.6万头,增长12%;羊年末存栏11万只,与上年持平;实现蚕茧总产1364吨,下降6%。 渔业平稳发展。全年水产品产量16.21万吨,比去年增长10%,其中海水产品16.09万吨,淡水产品0.12万吨。 农业生产条件进一步改善,年末农用机械总动力41.5万千瓦时,农用拖拉机达到3.1万台。全年农村用电量27764万千瓦时,年末耕地面积27748公顷,全年化肥施用量(实物)83849吨。 二、工业和建筑业 全区各级把加快工业发展作为经济工作的重点来抓,进一步深化企业改革,积极争引项目和资金,推进科技进步,强化经营管理,工业生产保持了快速增长。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国有及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非国有工业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23.24亿元,同比增长45.8%。 工业产销衔接良好。全区工业产品销售率为97.77%,其中,国有企业为99.15%,集体企业为98.98%,股份制企业为97.48%,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为95.86%。 全年规模以上企业主要产品产量如下:布0.16亿米,增长11.1%;啤酒10.23万吨,增长1.91%;白酒0.5万千升,增长85.64%;发电量0.93亿千瓦时,下降5.3%;水泥63.98万吨,增长34.18%;摩托车1.29万辆,增长6.41%;汽车2.66万辆;面粉0.91万吨,增长28.47%。 工业经济效益稳步增长。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产品销售收入65.77亿元,比上年增长30.8%;实现利润21169万元,增长44.3%;利税合计42963万元,增长39.5%。 建筑业生产和效益继续提高。全区资质等级三级及三级以上的建筑企业实现建筑业施工产值49.52亿元;实现建筑业竣工产值24.51亿元;施工房屋建筑面积366.36万平方米,其中投标承包面积279.83万平方米;竣工房屋建筑面积168.64万平方米,其中住宅竣工房屋建筑面积113.85万平方米。 三、固定资产投资 2005年,全区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施工项目达452个,其中新开工项目397个,计划投资过亿元的大项目33个。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107亿元,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101.86亿元,增长68.2%,其中区及区以上投资完成75.96亿元。在区及区以上投资中,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21.11亿元。 四、招商引资 招商引资成绩显著。2005年,全区共考核到位资金项目782个,计划投资123.8亿元,提报到位资金61.26亿元,实际到位资金42.22亿元,完成全年分配任务的107.13%。 五、邮电通讯业 邮电通讯业快速增长。全年共完成电信业务总收入完成4.73亿元,增长35%。全区实现城市电话程控化,局用农话程控率达100%,电话主线普及率达到24部/百人。 六、国内贸易 2005年,国内贸易市场繁荣活跃,市场体系建设不断发展。全年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5.29亿元,同比上年增长15.1%。 七、对外经济贸易、旅游 2005年,全区共批准外商投资企业31家,实际利用外资1698万美元,下降35.3%,自营出口75439万美元,同比增长55.4%,合同利用外资10067万美元,同比增长58.4%。 旅游业快速发展。2005年全区共接待国内旅游者810万人次,比上年增长44.6%,全年旅游收入26.7亿元,增长50%。 八、财政、金融 2005年,全区实现地方财政收入51108万元,占预算的115.28%,同口径增长25.5%,其中:国税完成9499万元,地税完成33313万元,财政及其他部门完成8296万元。财政支出33333万元,占预算的136.75%,增长15.45%。 金融形势稳定,存贷款规模继续扩大。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59.16亿元,增长17%;其中:居民储蓄34.17亿元,增长15.3%;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43.85亿元,增长18.2%。存贷款差额15.31亿元。 九、环境保护 环境保护事业取得新的成效。市区大气可吸入颗粒物年平均值为0.055毫克/立方米,符合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二氧化硫浓度年均值为0.021毫克/立方米,符合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二氧化氮浓度年均值为0.027毫克/立方米,符合环境空气质量一级标准。年末市区建成烟尘控制区1个,面积75平方公里,烟尘控制区覆盖率达到100%;建成噪声达标区2个,面积28.11平方公里,环境噪声达标区覆盖率为61.6%。 十、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事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