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统计公报统计公报
资阳市乐至县200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发布时间:2010-03-16来源:资阳市乐至县统计局 点击:
2004年,全县人民在县委、政府的领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准确把握国家宏观经济调控政策,以加快丘陵经济发展示范区建设统揽全局,围绕“打造川中生态型经济强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一奋斗目标,紧紧抓住西部大开发的良好机遇,弘扬“负重自强、团结拼搏、求实创新、富民兴县”的乐至精神,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真抓实干,促进了我县国民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事业的全面进步。 一、综 合 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初步核算,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85762万元,同比增长13.1%,增长速度比上年加快1个百分点,再创我县历史最好水平。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55363万元,同比增长8.6%;第二产业增加值135464万元,同比增长18.0%;第三产业增加值94935万元,同比增长13.2%。 产业结构进一步调整。三次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由上年的39.4:34.3:26.3调整为40.3:35.1:24.6,第二产业的比重下降0.8个百分点,一、三产业分别上升0.9和下降1.7个百分点。 民营经济发展势头良好。初步测算,全县民营经济增加值195386万元,同比增长16.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69213万元,同比增长11.2%,第二产业增加值85482万元,同比增长21.3%,第三产业增加值40691万元,同比增长13.0%。 价格总水平小幅上涨。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比上涨3.6%,其中食品类上涨1.4%,粮食上涨2.4%。零售物价总指数上涨3.8%,职工生活费用指数上涨3.4%,服务项目指数上涨3.1%,农业生产资料指数上涨5.8%,民用建筑材料指数上涨2.6%。 二、农 业 农业稳定发展。全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66416万元,同比增长10.52%。其中小农业产值94173万元,同比增长13.60%,林业产值4079万元,同比下降19.49%,牧业产值156464万元,同比增长9.77%,渔业产值11700万元,同比增长12.57%。 2004年县委、县政府认真贯彻中央一号文件精神,落实粮食直补政策,极大地调了全县农民的种粮积极性,全县粮食喜获丰收。全年粮食总产量 359531吨,同比增长9.01 %。其中:小麦产量65106吨,同比增长8.07%,水稻产量129070吨,同比增长8.54%,玉米产量88823吨,同比增长10.04%,红苕产量57257吨,同比增长5.72%。 经济作物有增有减。棉花产量2321吨,同比增长112.74%,油料产量33850吨,同比减产12.46%。 林业以造林、护林、抚林和退耕还林还草为契机,加大林业管护力度,林业生产发展良好。由于政府加大了林业的采伐管理力度,林木采伐相应减少,全年实现林业总产值4079万元,同比减少19.49%。 畜牧业“千万工程”进展顺利,发展较快。全年实现牧业总产值156464万元,同比增长9.77%。肉类总产量114561吨,同比增长12.27%,其中:猪牛羊肉产量97830吨,同比增长13.11%。生猪存栏687066头,同比增长5.44%,生猪出栏1053216头,同比增长11.41%;山羊存栏542787只,同比增长13.50%,山羊出栏1001839只,同比增长21.24%;小家禽出栏9166510只,同比增长6.74%;兔出栏879121只,同比增长5.05%;大牲畜年末数9879头,同比增长0.02%;蚕茧产量3919吨,同比增长7.31%。 渔业生产稳步发展。全年实现水产品产量12100吨,同比增长15.24%;全年渔业总产值8821万元,同比增长24.17%。 农村工业、建筑业、运输业、批发零售贸易业和餐饮业及其他服务业继续发展,全年乡镇企业总产值527628万元,同比增长11.38%,其中乡镇工业总产值330882万元,同比增长20.79%,乡镇企业营业收入536951万元,同比增长4.77%,乡镇企业入库税金5120万元,同比下降3.2%。 全年农民人均纯收入2533元,增加472元,同比增长22.9%。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持续快速健康发展。2004年,全县认真贯彻“工业兴县、工业强县”发展战略,克服电力价格偏高和资金紧张等困难,狠抓工业内部管理,以销定产,开拓市场,工业经济出现了良好运行态势。全县全部工业实现工业增加值 114764万元,同比增长15.3%。全县国有及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34296万元,同比增长43.5%。主要工业产品中氮肥增长0.74%,水泥下降29.14%,纱增长11.63%,丝织品增长12.46%,生丝增长13.45%,磷肥增长42.32%。 建筑业保持增长态势。全年四级以上建筑企业完成施工产值23966万元,同比增长9.72%,施工面积48.56万平方米,同比增长6.0%,竣工面积24.4万平方米,同比下降19.23%,全员劳动生产率58654元/人,同比增长16.41%。 四、固定资产投资 2004年,全县在“项目带动年”的推动下,紧紧围绕工业项目、基础设施项目和社会事业项目三大重点,把向上争取支持、对外招商引资、对内激活民资作为三大主攻方向,创新项目生成机制,千方百计做好项目的筛选、包装和推荐工作,有力地促进了固定资产投资持续快速增长。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90142万元,同比增长38.16%。其中基本建设投资30756万元,同比增长74.92%,更新改造投资9095万元,同比增长210.09%,房地产开发投资9238万元,同比增长2.72%,城镇私人建房投资40万元,同比下降97.87%,农村投资34973万元,同比增长35.82%。 五、市场贸易 消费品市场活跃。2004年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8331万元,同比增长18.56%。其中:批发零售贸易业105735万元,同比增长21.60%,餐饮业23850万元,同比增长15.5%,其它8746万元,同比减3.6%。 市场秩序不断改善。在全面整治的基础上,2004年重点开展了食品、药品“放心工程”和毒鼠强专项整治,加大了农资市场、集贸市场整治力度,严厉打击了各类扰乱市场秩序的行为,为社会创造了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和消费环境。 六、交通运输、邮电和旅游 2004年按照“统筹规划、突出重点、通乡优先、全面启动”的原则制定了《2003—2005年农村公路建设计划》,狠抓了县级公路和乡村机耕道建设,全面启动通乡公路大会战,交通运输生产发展势头良好。全年交通运输客运量673万人,同比增长1.49%,客运周转量33920万人公里,同比增长6.87%,货运量163万吨,同比增长1.24%,货运周转量20730万吨公里,同比增长7.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