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统计公报统计公报
绵阳市涪城区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发布时间:2010-03-16来源:绵阳市涪城区统计局 点击:
全年施工项目234个,其中新开工项目125个;规模500万元以上的施工项目投资完成额60.27亿元,增长43.1%;全年建成投产项目106个。 五、国内贸易 随着城乡居民收入的进一步增加,居民消费欲望进一步增强,消费需求不断增加,汽车、通讯等消费热点连续升温,城乡居民购买力提高。 全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66.52亿元,比上年增长16.0%。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52.85亿元,增长15.8%,住宿、餐饮业零售额13.33亿元,增长16.8%。分经济类型看,国有和集体经济的零售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仅为5.1%;私营个体经济、外商及港澳台投资经济的零售额占零售总额的75.9%,增长速度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16.2%和16.8%。 商品交易市场规模不断扩大,亿元以上的商品交易市场达5家。 六、对外经济贸易和旅游 对外贸易经济取得较好成绩,全年出口总额53698万美元;当年合同外资金额11225万美元,增长4.2%;实际使用外资6021万美元,增长25.5%。 招商引资取得显著成效,对外开放和招商引资力度增强。招商引资项目增加,当年合同引进内资项目411个;协议引进内资120.54亿元;实际到位内资86.08亿元。 2007年,在保持全国优秀旅游城市的基础上,进一步整合旅游资源,着力提升旅游产业素质。辖区内全年共接待游客225.32万人次,增长13.6%;其中:入境旅游人数6.12万人次。旅游总收入实现33.43亿元,增长14.5%;其中国内旅游收入32.35亿元,增长13.5%;旅游外汇收入1482万美元,增长72.8%。年末拥有星级宾馆12户,星级饭店客房总数2000余间。 七、交通运输、邮电通信业 交通运输生产及建设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全年公路通车里程861公里,等级公路718公里,其中高速公路21公里;境内铁路通车里程25公里。货物周转量58704万吨公里,增长30.6%;客运周转量273379万人公里,增长4.0%。2007年绵阳机场营运航线5条,起降飞机1930架次;民用航空客运量23.03万人次,增长57.4%;民用航空货邮运量4113.3吨,比上年增长49.4%。航空客、货运吞吐量均达到历史最高水平。 邮电通信业快速发展。全年邮电业务总量12.31亿元,增长1.8%,其中电信业务总量11.68亿元,增长0.3%;邮电主营业务总收入8.84亿元,增长8.0%,其中电信主营业务收入8.34亿元,增长6.3%。年末本地固定电话用户47.34万户,比上年增长15.3%;年末移动电话用户数84.40万户,比上年增长13.4%;互联网上网用户数19.76万户,比上年增长21.7%。 八、财政、金融和保险 财政收入较快增长。全区实现财政总收入39.17亿元,同比增长31.9%,其中: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8.17亿元,增长16.5%,财政一般预算支出30.82亿元,增长13.3%。 金融机构存贷款保持合理增长。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296.06亿元,比上年末增加34.49亿元,增长13.2%,其中,居民储蓄余额163.50亿元,仅增长4.5%;各项贷款余额203.20亿元,比上年末增加8.8亿元,增长4.5%。 保险事业稳步发展。全年保费收入8.28亿元,比上年增长25.6%,其中,财产保险保费收入2.98亿元,增长32.0%,人身险收入5.31亿元,增长22.3%;各项赔款与给付支出2.07亿元,增长1.5%。其中,人身险赔付支出0.51亿元,财产险赔付支出1.56亿元。 九、科学技术与教育 全区大力实施科技发展战略,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提高,科技综合实力显著增强,科技进步不断取得丰硕成果。全区高新技术产业企业177个,高新企业总产值379.76亿元;农业科技与服务单位16个;各类专业技术人员37844人。 教育事业全面发展,中、小学教育实现了“普九”目标。2007年拥有小学学校50所,在校学生5.36万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普通中学37所,在校学生7.12万人,初中适龄儿童入学率100%;中等职业学校20所,在校学生5.01万人;小学、普通中学、职业学校专任教师分别为2631人、4035人、1257人。普通高校8所,全年共招生21606人(含成人教育,下同),在校学生56153人,毕业学生总数14071人,教师2724人。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事业日益繁荣。年末有区内公共图书馆1所,藏书42.6万册;表演艺术团1个;文化馆2个;博物馆、展览馆1个;剧场、影剧院2个; 广播电视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强,广播、电视覆盖率均为100%,“村村通”工程建设继续巩固,有线电视入户工作积极推进,拥有有线电视用户20万户,拥有数字电视用户15万户;通光纤有线电视信号村通率100%。 卫生事业进一步发展。年末共有各类卫生机构(含诊所等)262个,其中医院、卫生院55个,疾病预防控制机构2个,妇幼保健机构2个;年末卫生技术人员6527人,执业医师及执业助理医师1772人,注册护师及护士1269人;卫生防疫人员数208人;各类卫生机构实有床位4643张;医院门诊人次(含卫生院)264.78万人次;0-7岁儿童建卡率100%,计划免疫“四苗”全程接种率100%。婴儿死亡率3.37‰;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4.64‰;产妇住院分娩比例99.27%。 体育事业不断发展。辖区内拥有设施比较完备的大型体育场馆2个;学校体育达标率100%;《全民健身计划》继续推广实施。 十一、环境保护 环境保护力度加大,环境质量改善。涪城作为绵阳科技城的主战场,为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作出了贡献,继续保持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和全国宜居城市等殊荣。 据市气象局监测:市区年降水量1044.2毫米,年平均气温17.8度(℃),年日照时数1166.1小时;空气、噪声环境质量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据市环保局监测资料显示,市区环境监测站6个,市区日处理700吨的垃圾综合处置中心已建成使用,污水处理厂一个,市区空气质量监测天数为365天,全年优良天数达到348天,优良率95.3%,环境空气质量属良好。 生态环境有所改善。森林面积15264公顷,森林覆盖率为25.6%。 十二、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表3涪城辖区2007年户籍人口数及其构成 单位:人 指标 年末数 比重(%) 总人口 656971 100 #非农业人口 449693 68.4 农业人口 207278 31.6 #男性 335658 51.1 女性 321313 48.9 #0-17岁 110411 16.8 18-34岁 189925 28.9 35-59岁 266007 4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