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统计公报统计公报
眉山市丹棱县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发布时间:2010-03-16来源:眉山市丹棱县统计局 点击:
城市建设再上台阶 我县继续建设精品城市、打造“生态宜居大雅城”,丹湖华庭、翰香苑、齐乐名岛、丹棱河南岸片区整体开发建设项目等一批市政建设相继开工,为丹棱城市再添新姿。2008年环境保护工作进一步加强,全年化学需氧量110吨,氨氮排放量53吨,二氧化硫排放量4500吨。 五、交通邮电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全年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2826万元,比上年增长8.4%。 年底,全县共拥有汽车2341辆,其中,公路运输营业客车156辆,公路运输营业货车581辆。全年公路客运量完成206万人次,增长20.5%,公路旅客周转量9970万人公里,比上年增长2.4%;公路货运量完成69.5万吨,公路货物周转量6630万吨公里,比上年增长2.5%。全县境内公路总里程439公里,其中省道18公里;县道100公里;乡道91公里;村道230公里。全县通乡公路硬化率达100%, 邮政、通信功能进一步完善 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4922万元,比上年增长12.6%,全县固定电话用户27200户,其中住宅电话15800户,住宅电话中农村用户5360户。全县移动电话用户79100户,比上年增长24.9%。信息网络建设迅速发展,电子政务网、信息化工程进一步发展,互联网用户达5200户,比上年增长38.7%。 六、商贸旅游 消费需求进一步扩大 2008年,全县把扩大内需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把增加居民消费特别是农民消费作为扩大消费需求的重点,不断拓宽消费领域和改善消费环境,使全县商品流通领域显示出繁荣活跃的喜人景象。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28亿元,增长21.3%,其中,个体和私营经济零售额4.93亿元,增长24.4%。 第三产业发展势头良好 2008年,第三产业增加值42752万元,增长12.8%,增速比上年提高1.1个百分点。其中批发和零售贸易业增长18.0%,住宿和餐饮业增长17.0%。全县工商登记个体工商户达到4008户,从业人员6012人;私营企业256户,从业人员6325人。随着老峨山等旅游景点的进一步开发,旅游业收入快速增加,全年共完成旅游投入8600万元,接待游人48.7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3300万元,增长44.2%。 物价持续回落 全年消费品零售价格指数(CPI)103.2%,比上年回落1.08个百分点,零售物价呈逐月回落态势。 招商引资成果显著 全年签约各类项目113个,其中工业项目76个,1000万元以上的项目61个,累计到位资金17.2亿元,引进了投资1.5亿元的烧结微晶玻璃板生产线、投资2.8亿元的硫酸钠及深加工项目、投资1.2亿元的新型墙体材料生产线等3个上亿元的项目,必将为全县经济社会的发展奠定基础。全年出口创汇355.5万美元。 七、财政金融 财政收支快速增长 2008年全县财政一般预算总收入11451万元,增长26.4%,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5104万元,增长24.5%,首次突破5000万元。全县财政一般预算支出42800万元,增长81.5%。 金融机构存贷款快速增加 2008年,全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67027万元,增长32.4%,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金额为134003万元,增长22.8%。城乡居民人均储蓄余额为 8160元。全县金融机构贷款余额为73972万元,增长22.6%。 八、社会事业 科技 2008年,我县实施重点科技项目13项,其中市级以上3项,县级10项;工业3项,农业10项。全年共举办各类农村实用科技培训班450期次,培训农民5.8万人次,其中培训农民技术骨干5300人,有力地促进了农业生产,增加了农民收入。全县专利总数已达30件。 教育事业稳步发展 全县有中小学、幼儿园72所,其中普通高完中1所,职业高中1所,民办中等职业学校1所,初级中学10所,中心小学12所,村小2所,九年一贯制学校1所,幼儿园44所。全县教职工人数1228人,在校(园)学生21056人,其中普高2221人,职高2023人,初中6017人,小学7738人,幼儿园3057人。3-6岁幼儿入园率达89.2%。小学入学率、巩固率、毕业率、三类残疾儿童入学率、15周岁人口初等义务教育完成率均为100%。初中入学率、巩固率和毕业率分别为99.4%、99.83%、99.8%。中等义务教育完成率99.5%。今年新招普高学生836人。普通高考参考786人,本科上线221人,普通高校本专科录取516人,录取率为65.7%,大幅高于省平均录取率。认真做好农村义务教育保障机制改革,顺利完成“两免一补”,对全县14942名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全部免除学杂费和教科书费;补助贫困寄宿生1107人;解决进城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251人;特殊教育义务教育阶段在校残疾学生已达到130人。 文化、体育、广播电视事业发展良好 2008年我县民俗民间文化异彩纷呈。全县常年活跃农村的唢呐队、管乐队、花灯龙灯队、秧歌队、歌舞队、曲艺表演队等多达65支,为群众演出3000多场次,极大地丰富了广大群众的文化生活。 体育事业健康发展 全年共举办了迎奥运“广电杯”乒乓球比赛、迎新村趣味体育活动、“林业杯”篮球邀请赛、眉山市四县“华顺杯”中老年男子篮球联赛、迎国庆“柯美特”杯篮球联赛等各类群众体育活动20多次,还承办了眉山市第十一届老年门球比赛,全面唱响“全民健身与奥运同行”的主题,真正做到了“全民健身、积极参与、从我做起”,充分展示了我县人民健康向上的精神风貌。 广电事业成效显著 全县有线电视用户达18525户,入户率40.5%,有线广播电视网络干线总长136.1公里。电视综合覆盖率达100%。广播覆盖率100%。 卫生事业继续发展 全县共有卫生机构13个,其中:医院3个、乡镇卫生院7个。拥有卫生机构床位数368张,卫生机构人员总数446人,卫生技术人员398人,其中:执业医师128人,执业助理医师41人,注册护士119人。全县有疾控中心1个, 执业医师19人。2008年全面实施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参合率达97.4%,全年累计补偿5.07万人次,补偿医疗费895.15万元。 九、人口与人民生活 人口 2008年末全县总人口为164225人,其中:男性83542人,女性80683人;非农业人口31089人,农业人口133136人;当年出生人口1798人,其中男性915人,女性883人,人口出生率为11.0‰;当年死亡1159人,其中男性649人,人口死亡率为7.1‰;迁入人口3582人,迁出人口3028人;符合政策生育率91.68%。城区面积为3.94平方公里,城区人口为3.06万人,城镇化率23.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