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统计公报统计公报
广元市苍溪县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发布时间:2010-03-16来源:广元市苍溪县统计局 点击:
苍溪县统计局 (2007年1月30日) 2006年,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县上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和县第十次党代会精神,抢抓机遇,克难攻艰,强力推进工业化,实施项目兴县战略,深入开展新农村建设,努力建设和谐苍溪,全县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质量效益显著提高,发展活力不断增强,人民生活进一步改善,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实现了“十一五”的良好开局。 一、综合 据统计,全县实现生产总值(GDP)31亿元(现价),比上年增长13.1%(按可比价计算,下同)。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3.4亿元,增长4.3%;第二产业增加值6.7亿元,增长36.8%;第三产业增加值10.9亿元,增长12.6%。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15.7%、50.6%和33.7%,分别带动经济增长2.1、6.6和4.4个百分点(见表1)。人均生产总值4708元(折合成604美元),比上年增加694元。三次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为43.2:21.5:35.2。 表1:全县生产总值完成情况表 指 标 完成(亿元) 同口径增长(%) 构成(%) 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对经济的拉动百分点(个) 生产总值 31.0 13.1 100 100 13.1 一产业 13.4 4.3 43.2 15.7 2.1 二产业 6.7 36.8 21.5 50.6 6.6 三产业 10.9 12.6 35.3 33.7 4.4 民营经济呈现良好发展势头。全年完成民营经济增加值13.0亿元,比上年增长15.4%,民营经济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47.8%。 宏观经济发展环境优化。全年企业家信心指数平均水平达138.2点,企业景气指数的平均水平达132.3点。 市场物价保持基本稳定。受国内外市场影响,食品类价格大幅度上涨,工业消费品价格全面回升,服务项目价格继续小幅上涨,全年居民消费价格(CPI)总水平同比上涨2.4%,涨幅比去年同期加快1.1个百分点,其中,非食品价格指数和服务项目价格指数均上涨1.8%,消费品价格指数上涨2.4%,各项指标涨幅均比去年同期高出1个百分点以上。 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横向比较发展不快,经济规模偏小、产业结构不合理,工业经济质量不高,城乡发展不平衡,地方财政增收难度大,基础建设投入不足,社会保障服务水平不高。 二、农 业 农村经济保持稳定,农业产业化较快发展。全年粮食播种面积93.21万亩,比上年增长6.0%,其中:小春粮食播种面积31.28万亩,比上年增长20.6%;大春粮食播种面积61.93万亩,比上年下降0.1%。全年粮食产量38万吨,比上年下降2.1%,其中:小春粮食11万吨,比上年增长20.6%;大春粮食27万吨,比上年下降9.1%。种植优质油菜18.91万亩,油料产量4.2万吨,比上年下降6.7%;烟叶151吨,甘蔗661吨,比上年下降58.9%。水果14.7万吨,比上年增长1.4%。 畜牧产业加快发展。全年实现畜牧业增加值5.6亿元,比上年增长5.4%;肉类总产量10.5万吨,比上年增长9.1%。出栏生猪121.8万头,比上年增长5.9%;出栏牛4.1万头,比上年增长179.5%;出栏羊10.3万只,比上年增长2.7%;存栏毛兔414.0万只,比上年增长6.8%;蚕茧810吨,比上年增长26.6%;小家禽1250.1万只,比上年增长4.7%;水产品达到1万吨,比上年增长24.4%。 表2:2006年主要农产品产量 产 品 名 称 单位 绝对数 比上年增长% 粮 食 万吨 38.0 -2.1 其中:小春 万吨 11.0 20.9 大春 万吨 27.0 -9.1 油 料 万吨 4.2 -6.7 甘 蔗 吨 661 -58.9 烟 叶 吨 151 -32.0 水 果 万吨 14.7 1.4 肉类总产量 万吨 10.5 9.1 出栏生猪 万头 121.8 5.9 出栏肉牛 万头 4.1 179.5 出栏肉羊 万只 10.3 2.7 存栏毛兔 万只 414.0 6.8 小家禽 万只 1250.1 4.7 蚕 茧 吨 810 26.6 水产品 吨 10030 24.4 农业产业化深入推进。2006年末,全县共有骨干农产品加工企业5 家,国家级农产品加工示范企业1家,省、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8家,建成特色农产品基地3.6万亩,无公害农产品基地31万亩,新发展专合组织20个,发展生猪、毛兔适度规模养殖户1.86万户。农业标准化生产快速发展,无公害农产品认证、雪梨、猕猴桃等特色农产品获国家绿色食品认证,苍溪猕猴桃获国家原产地域产品保护。 生态环境明显改善。继续实施天然林保护和退耕还林工程,全县森林覆盖率达到45.8%。全年新增实施退耕林0.1万亩,天保公益林封山育林2.2万亩;实施天保工程管护113.8万亩;强力推进城周绿化和绿色通道“两大工程”建设;完成封育补植5958亩,人工抚育5000亩,封山育林11330亩,绿化栽植8164亩,工程造林1万亩。杜绝了重大森林火灾。 农田水利建设成效明显。全年新建小、微型水利工程3223处;整治病险水库25座;标改山平塘750口;新增蓄水18万立方米;新增有效灌面0.9万亩;解决饮水人数2.2万人;治理水土流失面积35平方公里;建防渗渠道185公里;水利工程汛末蓄水达6072万立方米。年末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20.53万千瓦,增长2.7%;农用拖拉机2238台;农用载重汽车312台,增长3.3%;农村用电量6824万千瓦小时。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经济取得新突破。全年完成工业增加值3.7亿元,比上年增长25.8%;工业对经济的贡献率为21.9%,拉动经济增长2.9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2.0亿元,增长36.2%;完成产品销售收入8.5亿元,增长50.7%。经济效益明显好转,规模以上企业实现利润1231万元,增长49.3%;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对第二产业的贡献率为29.0%,万元产值综合能耗0.22吨,比上年下降17.4%。新增规模以上企业3家。规模以下(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下)的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1.7亿元,比上年增长16.3%。武当工业集中发展区建设全面启动并快速推进,2006年新引进日昇果业、不倒翁酒业、三峡电缆、林安木业、蜀川饲料、亚泰油脂等6家工业企业,被命名为首批四川省中小企业创业基地,为全县工业的快速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表3:2006年规模以上工业主要产品产量 产品名称 单位 2006 比上年±% 发电量 万千瓦小时 1121 -36.7 大米 吨 30973 234.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