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统计公报统计公报
广元市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发布时间:2010-03-08来源:广元市统计局 点击:
广元市统计局 国家统计局广元调查队 2009年,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和“两个加快”工作大局,抢抓灾后重建和国家扩大内需等重大机遇,大力实施资源转化战略,国民经济呈现“提速加快,又好又快”的良好发展态势,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加快发展。 一、综合 国民经济快速发展。2009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GDP)270.48亿元,按可比价格(下同)比上年增长15.2%,增速创历史新高,比上年提高11.4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72.40亿元,增长4.5%;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91.59亿元,增长26.7%;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106.49亿元,增长13.3%。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7.6%、54.6%、37.8%。人均生产总值9874元。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29.0:31.5:39.5调整为26.8:33.9:39.3。 “5·12”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加快推进。完成19.36万户受灾农户住房重建,城镇住房重建开工98.5%、竣工73.8%,公共服务设施重建项目开工71.5%、完工40.5%,基础设施重建项目开工85.3%、完工50.3%,生产力布局与产业调整项目开工91.4%、完工77.0%,农业全面恢复,灾损工业企业恢复96.4%。 城市化进程加快。城镇化率32.8%,提高1.6个百分点。 民营经济发展良好。全市民营经济增加值136.67亿元,增长19.2%,占GDP比重达50.5%,比上年提高0.9个百分点。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1.4%,其中食品类价格上涨2.1%。商品零售价格上涨 2%。 全部工业品出厂价格下降5.4%,其中生产资料价格下降6.2 %、生活资料下降2.4 %。全部原燃材料购进价格下降 6.4% 。 就业得到加强。全市城镇新增就业3.36万人,下岗失业人员和失地无业农民再就业1.43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3.9%,农村劳动力转移输出78.88万人。 企业家信心指数为138.6,其中,工业的企业家信心指数为131.4。企业景气指数为134.2点,其中,工业企业景气指数为143.1点。均处于中度景气区间。 二、农业 农业战胜了严重的冬干春旱和“7·16”特大洪涝灾害,农业生产稳定增长,农村经济平稳运行。 种植业主要产品产量增长。全年粮食作物总产量141.69万吨,增长3.1%。小春农作物播种面积17.96万公顷,增长1.1%;小春粮食产量41.32万吨,增长1.1%。大春农作物播种面积23.53万公顷,增长1.0%;大春粮食产量100.37万吨,增长4.0%。主要经济作物产量分别为:油料产量17.61万吨,增长6.3%;烤烟产量1.30万吨,增长25.5%;茶叶产量2620吨,增长33.2%;水果产量28.47万吨,增长2.9%;药材产量3.40万吨,增长1.4%;蔬菜产量134.93万吨,增长9.6%。 养殖业恢复性增长。生猪出栏375.90万头,增长4.7%;羊出栏41.03万只,增长7.6%;小家禽出栏2340.27万只,增长9.1%。肉类总产量32.15万吨,增长5.9%;禽蛋产量3.41万吨,增长9.2%;牛奶产量1539吨,下降12.9%。 加快灾后生态修复,强化森林资源管理,大力发展林业产业。全年完成造林面积6333公顷,森林覆盖率52.6%,城市绿化覆盖率39.5%。 水产规模养殖扩大,水产品产量5.9万吨,增长13.5%。 农业生产条件得到恢复和改善。当年新增有效灌面2.3千公顷,改善灌面4.95千公顷,发展节水灌面2.6千公顷,综合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41平方公里。年末农机总动力192.69万千瓦,增长9.9%。化肥施用量(折纯量)10.82万吨,增长2.7 %。农村用电量2.31亿千瓦小时,增长6.8%。 三、工业与建筑业 工业经济快速增长。全部工业增加值74.76亿元,增长26.9%,工业占GDP的比重首次超过农业达到27.6%,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45.2%。年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61户,其中亿元产值企业52户。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61.39亿元,增长28.6%,能源、有色金属冶炼、机械电子、建材、农副产品等五大板块工业增加值50.18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81.7%。重工业实现增加值39.97亿元,增长21.0%;轻工业实现增加值21.42亿元,增长45.5%;轻工业增幅比重工业快24.5个百分点。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6.04亿元,增长41.4%。 全部工业企业主要产品产量:原煤585.18万吨,下降0.3 %;发电量25.54亿千瓦时,增长17.0%;电解铝10.45万吨,下降0.1%;钢材4.05万吨,增长89.4%;水泥211万吨,增长49.4%;化肥2.84万吨,下降17.4%;鲜冷藏冻肉31.1吨,增长51.8%。 工业经济效益大幅提升。规模以上工业销售收入202.55亿元,增长36.5%;产品销售率98.6%,比上年提高2个百分点;利润总额7.96亿元,增长136.7%;利税总额14.12亿元,增长67.5%;总资产贡献率9.96%,提高了1.33个百分点;资产负债率64.14%,下降3.94个百分点;流动资产周转率 2.61次,加快0.22次;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183.5,提高38.9个百分点。 建筑业生产在投资强劲增长的带动下稳步增长。全部建筑业增加值16.84亿元,增长25.8%。资质等级以上建筑企业(不含劳务分包企业)总产值37.99亿元,增长26.2%;实现利税总额 3.08亿元,增长29.4%。房屋建筑施工面积366.52 万平方米,增长22.2 %;房屋建筑竣工面积125.81万平方米,其中住宅68.17 万平方米(除利税外同期数均是上年的快报数)。 四、固定资产投资 在灾后重建和扩大内需项目的推动下,固定资产投资迅猛增长。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39.07亿元,增长158.1%,其中,非国有投资291.69亿元,增长170.1%。在总投资中,基本建设投资202.14亿元,增长111.5%;更新改造投资53.93亿元,增长57.1%;其他投资7.81亿元,增长43.7%;房地产开发投资12.34亿元,增长42.2%;农户投资162.85亿元,增长523.6%。 分三次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28.87亿元,增长77.0%;第二产业投资90.59亿元,增长76.8%,其中工业投资80.82亿元,增长62.8%;第三产业投资319.61亿元,增长211.5%。商品房施工面积212.23万平方米,增长17.4%,商品房竣工面积64.75万平方米,增长49.0%,商品房销售面积83.95万平方米,增长109.3%,其中现房销售面积19.19万平方米,增长86.8%,期房销售面积64.76万平方米,增长117.1%。商品房销售额20.54亿元,增长131.7%。商品住宅销售6500套,增长118.1 %。 五、交通运输与邮电 交通建设成效显著。地方交通建设完成投资36.7亿元,增长2倍。完成国道108线剑门关至普安、国道212线广元至阆中界、宝轮至甘川界,省道105线沙洲至川陕界,省道202线元坝至南江界,省道302线剑阁段、青川转嘴子至马鬃关等9条国省干线项目的灾后恢复重建。完成通乡油路735公里,通村公路2767公里(通达1334公里,通畅1433公里)。公路渡改桥5座833延米,渡改人行桥14座。建成乡镇客运站45个,小码头6个。完成安保工程53公里。广巴高速元坝至普济段58公里、广陕高速广元过境段13公里形成通车能力,广甘高速和广南高速城区段全面开工。广元机场复航,开通了至北京和杭州两条航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