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统计公报统计公报
广安市武胜县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发布时间:2010-03-16来源:广安市武胜县统计局 点击:
武胜县统计局 2008年2月25日 二○○七年,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县委、县政府组织和带领全县人民,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加快发展新步伐、率先实现新跨越”主题,大力实施工业强县战略,抢抓机遇,开拓创新,真抓实干,推动了全县经济协调健康快速发展,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一、综 合 国民经济快速增长 二○○七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GDP)64.3亿元,比上年增长14.4%,增速较2006年提高了1.5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9.5亿元,增长5.5%;第二产业增加值25.0亿元,增长23.4%;第三产业增加值19.8亿元,增长12.3%。三次产业比重由2006年的30.5:37.3:32.2调整为30.4:38.8:30.8,一产业下降了0.1个百分点,二产业提高了1.5个百分点。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率分别为11.5%、60.7%和27.8%,分别拉动GDP增长1.7、8.7和4.0个百分点。按常住人口计算,全县人均GDP达到9269元,突破1000美元大关。 民营经济快速发展 全县民营经济对经济贡献不断加大,占国民经济的比重不断提高。全年实现民营经济增加值36.1亿元,比上年增长19.2%,对GDP的贡献率为65.6%,占GDP的比重从2006年的53.9%提高到56.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9.4亿元,增长5.8%;第二产业增加值14.6亿元,增长31.4%;第三产业增加值12.1亿元,增长15.0%。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物价涨幅偏快,企业技改扩能没有新突破,结构性、体制性矛盾依然比较突出。 二、农 业 二○○七年,全县农业生产呈恢复性增产,农村经济运行比较平稳。全县人民众志成城,成功防控生猪蓝耳病疫情,有效防治稻飞虱,积极应对持续春旱、雹灾和特大暴雨洪涝灾害,最大限度地降低了灾害损失,实现了大灾之年农业增产增收目标。全年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32.4亿元,同比增长7.6 %。其中种植业9.7亿元,同比增长10.4%;林业0.3亿元, 同比增长6.1%;畜牧业16.2亿元,同比增长4.8%;渔业1.6亿元,同比增长8.3%;农林牧渔服务业0.2亿元,同比增长2.7%。 种植业结构小幅调整 全年农作物播种面积为89617公顷,粮食作物种植面积 65896公顷,同比增长0.6%,其中,优质粮食播种面积33884公顷,优质粮食种植面积占51.4%;小麦种植面积8334公顷,同比增长4.2%;水稻种植面积20045公顷,同比下降0.6%;玉米种植面积7051公顷,同比增长0.1%;马铃薯种植面积11212公顷,与去年大体持平;油料作物种植面积9923公顷,同比增长2.1%;蔬菜种植面积9083公顷,同比增长3.5%。 全年粮食产量34.8万吨,比上年增产3.8万吨,同比增长12.3%,粮食产量实现了恢复性增长。其中,小春粮食产量7.2万吨,大春粮食产量27.6万吨。经济作物中,蔬菜产量21.6万吨,同比增长5.8%;油料作物产量1.9万吨,同比增长4.7%;水果产量2.6万吨,同比增长 7.1%,其中优质水果产量5102吨。 畜牧业平稳发展 二○○七年,虽然遭受了生猪蓝耳病疫情,但通过对疫情的快速有效防控,畜禽及时补栏等措施,全县生猪出栏较去年稳中有升,全年生猪出栏141万头,同比增长4.7% (详见下表)。受今年价格快速上涨等因素影响,全县畜牧产值比重在一产业中不断提高,已达62.4%,比上年提高2.4个百分点。 2007年畜牧产品产量表 项 目计量单位20072006±% 肉猪出栏万头141134.74.7 家禽出栏万只16321479.710.3 肉牛出栏头165111380819.6 肉羊出栏只12846410799319.0 家兔出栏万只99.997.22.7 肉类总产量吨1293391227755.4 禽蛋产量吨18918182643.6 牛奶产量吨35832011.9 蚕茧产量吨1573778102.2 渔业保持较快增长 水产品养殖规模继续扩大,优质品种进一步增加,水产品产量达23056吨,同比增长5.6%,名优水产品比重达41%,优质水产品在品种和数量上均有提高。 林业生产健康发展 二○○七年,退耕还林管护进一步加强,全县林业保持稳定发展。全年完成造林面积800公顷,年末实有封山育林面积2901公顷,四旁(零星)植树425.2万株。 农业生产条件不断改善 二○○七年,全县完成病险水库整治12座,新修渠道27.3公里,新增有效灌面0.965万亩,恢复改善灌面3.46万亩,年末农业机械总动力12.4万千瓦,同比增长6.7%。建成水淹区扶贫公路308.6公里,便民码头5座,有效地改善了农村基础设施。全年化肥施用量(折纯)15543吨,农药使用量为449吨,农村用电量8738万千瓦时。 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 二○○七年,全县新农村建设成效明显,引导群众投入资金2000余万元,积极推进新农村建设,重点在宝箴寨、沿口等乡镇的10个村抓点示范,集中连片发展水果4000亩、蔬菜12000亩,建成便民路29.45公里,基本实现了小康村、文明村、和谐村的建设目标。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经济实现快速发展 二○○七年,工业发展势头强劲,对经济的支撑作用突出,全年完成工业增加值25.0亿元,同比增长23.4%,拉动GDP增长8.7个百分点,对GDP的贡献率达60.7%,占GDP的比重为38.8%;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9户,年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9户;新增亿元企业4户,亿元工业企业达14户;全县规模以上工业完成总产值40.2亿元,增长46.9%;实现工业增加值14.4亿元,增长31.8%;完成工业销售收入38.6亿元,增长53.1%;利润总额22742万元,增长18.5%。规模以上工业主要产品产量稳定增长 (详见下表) 。 2007年规模工业主要产品产量 项 目计量单位20072006±% 水力发电量万千瓦小时12644210954115.4 丝吨105081728.5 啤酒千升1352151348690.3 塑料管(棒)材吨196609463107.8 食用植物油吨1685217103-1.5 配混合饲料吨967207709425.5 园区建设加速推进 二○○七年,我县强力打造工业发展平台,工业园区建设推进速度较快。投入基础设施建设资金1.5亿元,完成了1140亩园区土地平整,园区实现了水、电、气、路、通讯、有线电视、光纤“七通一平”,建成标准厂房3万平方米,新引进恒祥纸业、春瑞化工等11户企业入园发展,集中区入驻企业达21户,入园企业完成投资达2.2亿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