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统计公报统计公报
广安市华蓥市200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发布时间:2010-03-16来源:广安市华蓥市统计局 点击:
2002年,市委、市政府团结和带领全市人民,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努力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按照“率先跨三步,提前翻三番”的发展战略要求,抢抓发展机遇,克服了各种困难,实现了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社会保持稳定。 一、综合经济增长加快,运行质量提高。2002年,全市实现国内生产总值257337万元,比上年增长12.9%,增长速度比上年加快4.4个百分点,比全省平均水平高2.3个百分点,比全广安市平均水平高0.1个百分点。其中,第—产业增加值36547万元,比上年增长6.1%,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由上年的2.1%上升到6.6%;第二产业增加值129637万元,比上年增长16.2%,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由上年的47.2%上升到64.6%;第三产业增加值91153万元,比上年增长11.0%,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由上年的50.7%下降到28.8%。从需求的角度看,投资、消费仍是拉动我市经济增长的马车,其贡献率分别为47.8%、52.0%。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三次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由上年的 1 5.1:48.6:36.3调整为14.2:5 0.4:35.4,即第一产业比重降低0.9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比重提高1.8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比重降低0.9个百分点。 二、农业农村经济稳定增长。2002年,着力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业主,农林牧渔业总产值50937万元,比上年增长6.5%。全年粮食产量90994吨,比上年增长4.9%;油料产量11 21吨,增长6.3%;茶叶产量7 3吨,增长4.3%,水果产量650吨,增长24%。继续实施天然林保护和退耕还林还草工程,林业生产得到较快发展。全年完成退耕还林面积1667公顷;成片造林2 360公顷。养殖业保持稳定发展。其中,生猪生产稳定增长,草食牲畜和家禽持续发展,水产品得到较快增长。全年猪牛羊肉产量20308吨,增长13.8%,禽肉产量3165吨,增长11.0%,水产品产量1704吨,增长26.0%.大力发展节水灌溉,努力扩大灌溉面积。2002年,全市新增农田有效灌溉面积1424公顷,累计有效灌溉面积5011公顷;年末农业机械总动力7万千瓦;农村用电量1925万千瓦小时,增长60.4%。 三、工业和建筑业规模以上工业大发展,经济效益大提高。2002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83486万元,比上年增长15.0%,其中市属工业32103万元,增长49.5%。在国有及年产品销售收入在500万元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主要产品产量中,原煤176万吨,增长43.0%;水泥203万吨,增长15.3%;发电量10491万千瓦小时,增长24.3%;自来水生产量209万吨,增长9.4%。规模以上工业经济效益大提高。2002年,辖区内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销售收入86856万元,增长58.8%,其中市属27483万元,增长57.3%;实现利税6944万元,增长4.4倍,其中市属4159万元,增长65.7%;实现税金7043万元,增长25.2%,其中市属21 01万元,增长31.5%;盈利企业盈利额2837万元,增长83.2%,其中市属2088万元,增长125.7%;亏损企业亏损额2936万元,节亏2946万元,其中市属30万元,增亏16万元;盈亏相抵后实现净利润—99万元,减少97.7%,其中市属2058万元,增长1 25.8%;流动资金周转率1.3次,比上年快0.47次,其中,市属1.26次,比上年快0.63次;资产贡献率5.4%,比上年提高4.7个百分点,其中市属20.8%,比上年提高8.6个百分点;资产负债率68.5%,比上年降低7.6个百分点;其中市属60.6%,比上年降低25个百分点;成本费用利润率—0.1%,比上年降低6.6个百分点,其中市属8.2%,比上年提高2.7个百分点。建筑业生产继续保持增长势头。全市四级及四级以上建筑企业14个,比上年减少3个。单位工程施工个数223个,增加6个;实现利税总额6520万元,减少36.1%;房屋建筑施工面积164.8万平方米,减少4 0.2万平方米;房屋建筑竣工面积92.8万平方米,增加19.8万平方米。 四、固定资产投资投资结构继续调整,投资方向进一步转变。2002年,全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93038万元,比上年增长51.78%。其中,基本建设投资30917万元,比上年增长201.2%;更新改造投资6012万元,比上年增长202.4%;房地产开发投资12462万元,比上年增长227.7%。从投资规模看,规模以上项目投资38769万元,比上年增长141.4%,规模以下项目投资53784万元,比上年增长27.4%.从投资方向看,用于房地产开发投资增大,由上年总投资的6.7%,增大到13.5%,基本建设由上年总投资的89.1%,减少到80.0%;更新改造投资由上年总投资的3.4%,增加到6.5%。 五、国内贸易积极开拓城乡市场,消费需求稳定增长。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4010万元,比上年增长12.5%。其中,农村消费品市场需求增大,实现消费品零售额39512万元,增长9.0%;城市消费品市场,实现消费品零售额34498万元,增长16.8%。从经济类型看,公有制经济消费品零售额24776万元,比上年增长12.3%;非公有制经济消费品零售额增长较快,比上年增长12.6%。从行业看,制造业、其他农业生产者,消费品零售额增长较快,分别增长23.9%、23.6%、17.1%;批发零售贸易业、餐饮业增长较慢,分别增长7.5%、4.7%。 六、交通运输和邮电通信业交通运输和邮电通信持续发展,全年交通运输和邮电通信业实现增加值14010万元,比上年增长12.5%。年末全市公路总里程733公里,全年完成货物周转量20724万吨公里,增长6.1%;旅客周转量19452万人公里,增长61.5%。邮电通信持续增长。全年邮电业务总量4256万元,增长21.4%。年未固定电话用户31686户,增长21.5%。其中市话用户1 7847户,增长26.1%;农话用户13839户,增长15.9%。移动电话19355户,增长38.4%。 七、财政、金融保险业财政较快增长。全年财政一般预算收入4571万元,比上年增长1 7.4%。分项目看,主要是农业税、资源税、土地增值税、契税、专项收入增长较快,分别增长24 5.5%、14.6%、989.0%、139.4%、45.6%。金融运行平稳。到2002年末,全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204379万元,比年初增长18.6%,其中企业存款余额22498万元,比年初减少4.8%。金融机构各项贷款112954万元,比年初减少1 3.7%。其中,短期贷款余额74449万元,比年初减少9.6%;中、长期贷款余额31589万元,比年初减少29.2%。2002年,金融机构现金收入446231万元,现金支出450468万元,收支相抵净投放现金4237万元。保险事业持续发展,保险收入稳定增长。全年保费收入2544万元,增长30.2%。其中,财产保险收入951万元,增长5.5%;人寿保险收入1593万元,增长51.5%。全年处理各种赔案支付额1007万元。其中,财产险赔付颓625万元,增长43.0%;人寿险给付额382万元(含退保额),增长49.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