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统计公报统计公报
达州市渠县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发布时间:2010-03-16来源:达州市渠县统计局 点击:
个体、私营经济发展迅速。年末个体工商户16807户,新增271户;私营企业621户,减少30户。个体工商户注册资金9425万元,增加1035万元,增长12.3%;私营企业注册资金36693万元,减少2731万元,下降6.9%。 对外贸易健康发展。川东农药厂和渠龙商贸有限公司相继取得自营出口资质,截至2008年末出口获权的企业增至15家,累计完成出口700万美元,同比增长100%。”渠县黄花“顺利通过重庆商检出口美国。美国永兴堂公司已与四川渠县宕府王食品有限责任公司签定了长期批量购销合同,月购销量为4吨,合同年金额达100余万美元。 招商引资扎实推进。全年累计推介项目52个,共签协议30个,合同引资28亿元,实际到位资金 208784万元,比上年增长39.1%。 七、财政、金融 财政收入持续增长。全县实现财政收入41737万元,同比增加5200万元,增长14.2%,其中:县级一般预算收入19961万元,增长30.6%;省级一般预算收入6421万元,增长17.3%;中央级一般预算收入15355万元,下降2.7 %。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174486万元,增长30.8%。 金融平稳运行。年末金融机构存款余额 1081874万元,同比增加196129万元,增长22.1%;其中居民储蓄存款余额929369万元,增加161267万元,增长21.0%。年末金融机构贷款余额307408万元,增加7203万元,增长2.4%。各项贷款余额中,工业贷款余额1036万元,下降5.0%;商业贷款余额33075万元,下降19.0%;农业贷款余额55025万元,增长19.0%。 八、教育和科学技术 教育事业明显进步。2008年全县高考文理本科上线2460人,本科上线率和上线增长率跃居全市第一。基础教育进一步加强,全县拥有各级各类学校485所,在校学生人数237367人,专任教师9208人。其中全县有小学377所,教学(点)14个,在校学生130036人,专任教师4783人;有普通中学103所,在校学生93297人,专任教师4021人;有职业中学4所,在校学生13262人,专任教师364人;有特殊教育学校1所,在校学生772人,专任教师40人。成人教育稳步发展,积极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和实用技术培训。全年举办农村劳动职业技能培训172期,完成农民工培训3.38万人次,其中转移就业培训1.8万人次。 科技工作取得新成绩。申报国家级星火计划项目1项、省级科技支撑项目7项,荣获市级科技进步奖4项,实施县级重点科技项目46项,申报国家专利21件,创建成为省级科普示范县、国家科技进步县。成功培育出”两季黄花“,保鲜及精深加工技术取得实质性进展。全速推进了一批重大工业技改项目,川东水泥、川东铸石等15家企业技改投入达16.97亿元。 九、文化体育、广播电视和卫生 文艺创作成绩显著。全年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小说20篇、诗歌92首、散文20篇、杂文随笔6篇、报告文学1篇,评论2篇,共计作品141件。向市上选送了40篇抗震救灾文学作品,李麟创作的戏剧小品《我想有个家》列为达州市重点加工作品。渠县著名乡土作家贺享雍的长篇小说《村庄谣》被纳入中国作协2008年重点作品扶持项目,他的长篇小说《后土》将冲击中国文学最高奖——第七届茅盾文学奖。2008年5月,渠县作家贺享雍、剧作家张人俐荣获首届”达州市文艺创作政府奖“。 经中国原创文学网和台湾TOM集团的强力推荐,贾飞现有《乡村的路》、《怀念一把刀子》、《烟花女人》等8部书作在”移动梦网“书城手机订阅收费阅读。 文物保护得到加强。对全县各级重点文物单位进行了安全大检查,消除安全隐患2起,实现了连续24年文物安全年。完成了5个乡镇的文物普查,调查23处文物点,新发现文物点5处。在全国第三个”文化遗产日“和首届渠县黄花节期间,精心布展了《馆藏珍贵文物展》和《渠县文物图片展》,悬挂宣传标语6幅,布展宣传展板近100张,散发宣传资料3000余份,接待各界人士共6000余人次参观文庙和文物展览。”三汇彩亭会“和”刘氏竹编工艺“被列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图书电影稳定发展。全年新购图书2261册,其中期刊116种,报纸10种,发展新读者450人,外借书刊16000册次,借阅人数达15000人次,到馆阅读40000人次。加强了地方文献资料的搜集管理建库工作,共搜集地方文献20册,制作渠县名人展板2个、”首届渠县黄花节“、”全国文化遗产日“宣传展板13个,更新图书馆网站信息资料20000余字。加大了书目数据库的建库工作,登录建库26000余册。全年利用元旦、春节、”五一“、”八一“、国庆节等重大节假日和县”两会“,在城区广场、军营以及中心场镇为人民群众和部队官兵免费放映了数字电影共61场次,观众达60000余人次。同时,积极开展农村公益性电影放映,在全县60个乡镇500个行政村共放映电影6018场,观众达300余万人次。全年为中小学生放映优秀爱国主义影片118场,观众约20万人次。 体育事业蓬勃发展。全年共举办”全民健身与奥运同行“主题竞赛活动28次,成功举办了渠县第八届运动会,组队参加市级比赛16次,参加省级比赛6次,参加全国比赛7次。参加省级比赛和市级比赛分别取得了10金9银8铜和21金21银25铜的优异成绩。全年共向省级各专业队输送集训队员4人,大中专体育院校输送优秀体育人才38人,向达州市各运动队输送队员73人次,有62人次参加省级比赛,206人次参加市级比赛。 广播电视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强。广播电视有线传输自建干线总长度达到3524公里,比上年增加40公里。有线广播电视用户达到206415户,新增5774户。其中,农村有线广播电视达到125126户,新增4268户。全年新增有线电视用户5500余户。全县广播电视覆盖率分别达到97.4%和98.9%。全年播出广播电视节目600组,用稿3468件,上送市电视台和电台稿件分别为466件和270件。 医疗卫生不断发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进一步完善。全县参合人数达112.40万人,参合率达96.8%,筹集资金9072万元。全年享受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政策补偿的参合农民有160.13万人次,补偿金额7604万元。基础医疗服务水平进一步加强,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初具规模。社区服务职能基本健全,服务半径23.2平方公里,36000余户,服务总人口17.5万余人。”小病在社区,大病进医院“的格局正在逐步形成。 十、人口、人民生活、就业与社会保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