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统计公报统计公报
银川市永宁县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发布时间:2010-03-19来源:银川市永宁县统计局 点击:
2008年,在县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县上下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一个中心,力求六个突破,加强五项建设,建立完善五种机制,全面实施十大工程”的总体思路,进一步解放思想,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影响,着力破解制约经济社会发展难题,齐心协力,攻坚克难,国民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保持平稳较快发展。 一、综合 经济总量:初步核算,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1.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7.8%,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7.1亿元,增长8.7%;第二产业增加值25.0亿元,增长20.6%;第三产业增加值9.8亿元,增长17.9%。全县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20048元,增长16.5%。三次产业结构由2007年的19:59 :22调整为2008年的17:60:23。第一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7.1%;第二产业贡献率为69.2%;第三产业贡献率为23.7%。 财政收支: 财政收入保持平稳快速增长态势。全年完成地方财政总收入2.6亿元,同比增长22.7%,完成一般预算收入2.0亿元,同比增长40.9%。各项税收1.52亿元,增长60.9%。增值税、营业税、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四大主体税种收入增幅分别达到52.5%、72.3%、170.3%和22.9%。 财政支出结构继续调整,加大了环境保护、城乡社区事务、教育、科技、农林水事务、交通建设等关系民生、公共设施方面的支出力度。全年地方财政支出7.1亿元,比上年增长39.2%。一般预算支出6.3亿元,同比增长46.5%;政府性基金支出8303万元,增长 4.7%。环境保护支出3337万元,比上年增长90.7%;城乡社区事务支出9022万元,增长240.1%;教育支出1.3亿元,增长6.1%;科学技术支出1106万元,增长51.1%;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农林水事务支出1.03亿元,增长86.9%;医疗卫生支出4383万元,增长39.2%。 二、农业 农业农村经济稳步发展。2008年农林牧渔业实现总产值13.0亿元,比上年增长9.2%。其中,农业产值8.6亿元,增长15.4%;林业产值0.1亿元,增长46.8%;牧业产值3.2亿元,下降6.3%;渔业产值0.7亿元,增长1.4%;农业服务业产值0.4亿元,增长11.5%。 全年粮食播种面积55.9万亩,比上年下降4.2%;粮食总产量24.4万吨,增长0.4%,其中:夏粮播种面积 16.5万亩,下降6.0%,产量5.3万吨,增长5.7%,秋粮播种面积39.4万亩,下降3.5%,产量19.1万吨,下降1.0%。 全年药材种植面积1.6万亩,产量1.1万吨,增长9.6%。 2008年全县设施园艺新增面积2.2万亩,累计达4.4万亩,葡萄种植面积新增1万亩,累计达8万亩。蔬菜水果实现产值 2.6亿元,增长13.0%。蔬菜瓜类播种面积6.5万亩,比上年增加0.9万亩,增长15.3%;蔬菜瓜类总产量19.1万吨,比上年增加3.3万吨,增长20.9%;园林水果面积11.1万亩,增长25.8%,产量4.7万吨,增长20.5%。 畜牧业发展速度缓慢。年末大牲畜存栏4.9万头,增长2.1%。牛年末存栏4.5万头,同比增长2.2%,牛出栏2.2万头,同比增长2.1%;生猪年末存栏5.3万头,增长3.9%,猪出栏7.0万头,同比下降8.6%;羊只年末存栏12.5万只,同比增长18.3%,出栏12.0万只,同比下降31.7%;家禽存栏69.9万只,同比下降13.0%,出栏102万只,同比增长9.8%。 全年肉类总产量1.2万吨,比上年下降17.9%;牛奶产量4.4万吨,增长16.8%;禽蛋产量5723吨,同比增长9.6%。 水产养殖业面积1.4万亩,下降6.7%,水产品产量7840万吨,比上年下降1.6%。 全年完成造林面积3.8万亩,同比增长65.1%,幼林抚育作业面积4.5万亩,增长40.6%。 年末全县农业机械总动力35.5万千瓦,比上年下降3.0%;农用大中型拖拉机1457台,增长5.1%;农用小型拖拉机1.2万台,与去年基本持平;农村用电量5765万千瓦小时,增长4.8%;化肥施用量(实物量)5.5万吨,下降1.0%;农田有效灌溉面积48.8万亩,同比增长0.5%。 全县共有5镇、1乡、2个区属农场和1个街道办事处,69个村民委员会,8个社区居委会, 685个村民小组。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工业经济活力进一步增强。全年完成工业总产值60.2亿元,同比增长21.9%;实现增加值20亿元,可比增长17.5%。工业对全县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48.9%,拉动GDP增长8.7个百分点,占GDP的比重为47.8%。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工业总产值49.8亿元,增长23.0%,实现工业增加值16.2亿元,可比增长19.3%。出口交货值7.5亿元,增长1.8%。 主要工业产品中,高低压开关柜产量5152面,比上年增长27.7%;淀粉产量8.9万吨,增长201.9%;化学原料药产量5688吨,下降24%;中成药402吨,下降4.1%;机制纸5.6万吨,增长8.2%;水泥35.3万吨,增长12.9%;铁合金3.2万吨,下降15.7%;味精6.7万吨,增长7.3%。 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产品销售收入46.3亿元,增长30.5%;实现利税5.3亿元,增长61.8%,其中实现利润3.5亿元,增长57.1%。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208.4%,再创历史新高,同比提高29.3个百分点。从考核经济效益的七项构成指标中:总资产贡献率11.7%,提高4个百分点;资本保值增值率174.4%,提高2.5个百分点;全员劳动生产率14.5万元/人,提高2.7%;产品销售率90.7%,提高2.2个百分点;资产负债率(逆指标)为63.3%,下降3.3个百分点;成本费用利润率8.2%,提高1.3个百分点;流动资产周转率2.7次,加快0.4次。 2008年,实施望远工业园区扩规提档工程。投资1.4亿元完成力成路延伸段、金源路、人和路等“七路三桥”工程建设;投资3.9亿元完成30万平方米社会保障性住房项目。开发面积0.6万亩,基础设施投资完成3.8亿元。望远工业园入园企业已达106个,规模以上企业26个。完成工业总产值26亿元,增长11.9%,实现利税2.1亿元,增长38.8%。 建筑业:全年建筑业实现增加值4.9亿元,增长35.4%。2008年末,具有资质等级以上建筑企业3家,实现建筑业总产值1.6亿元,同比下降11.2%。房屋建筑施工面积22.7万平方米,下降15.3%;房屋竣工面积12.0万平方米,下降9.1%。按总产值计算全员劳动生产率7.5万元/人,增长1.3%。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稳定增长。2008年,全县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0.1亿元,比上年增长34.1%。城镇固定资产投资22.5亿元,增长49.0%;房地产开发投资0.5亿元,下降54.5%;农村投资7.1亿元,增长12.7%。2008年,全县施工项目37个;新开工项目35个;全年投产项目个数达32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