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统计公报统计公报
锡林郭勒盟乌拉盖管理区200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发布时间:2010-03-04来源:锡林郭勒盟乌拉盖管理区统计局 点击:
2004年,乌拉盖管理区在锡盟委、行署的正确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科学的发展观,围绕“改区设市,煤电开发”的两大发展目标,稳步推进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全面实施“围封转移”和可持续发展战略,进一步明晰经济发展总体思路。一年来,管理区的国民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继续保持平稳快速发展,经济活力明显增强,运行质量进一步提高。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等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人民生活水平继续提高。 一、综合 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综合实力明显增强。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9930万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18.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0300万元,比上年增长8.0%;第二产业增加值6057万元,比上年增长50.3%;第三产业增加值3573万元,比上年增长14.5%。三次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由2003年的61.0:20.2:18.8转为51.7:30.4:17.9。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4万元(按户籍年平均人口计算)。 居民消费价格水平有所上涨。2004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为105.8%,比上年上升3.8个百分点,其中,除交通和通讯、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略有下降外,其他消费品价格均有不同程度上涨。 就业和再就业工作稳步推进。2004年,管理区从业人员7316人,比上年增长8.7%,其中,单位从业人员2576人,个体私营从业人员2303人,乡村从业人员2437人。全年开发各类用工岗位401个,安置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286 人。培训下岗失业人员72人,培训后实现再就业58人。发放《再就业优惠证》745个,持证人员实现再就业186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36%。 二、农业 种植业结构进一步调整,农业产值大幅增长。2004年,管理区农作物播种面积20.5万亩,比上年增长67.8%,其中,粮食作物、经济作物及其他作物种植面积分别为7.8万亩、6.5万亩、6.2万亩。农业总产值达5887万元,比上年增长54.7%,其中,粮食作物产值1419.4万元,比上年增长39倍,经济作物产值986万元,比上年增长28.2%,其他农作物产值3481.6万元,比上年增长16.9%。 畜牧业生产形势良好。牧业年度,管理区大小畜总头数748894头(只),比上年减少41023头(只)。总头数中,牛的数量为15502头,比上年减少3.0% ;羊的数量为732591只,其中绵羊583202只,比上年增2.3%,山羊149389只,比上年减少26.5%。日历年度,大小畜总头数502295头(只),比上年增长18%,其中:牛12674头,羊488867只,羊的总只数中,绵羊409675只,山羊79192只。年内,管理区共出栏大小畜37万头(只),比上年减少出栏1万头(只)。肉类总产量6709吨,羊绒毛产量570吨。实现牧业总产值11509.1万元,比上年增长2.6%。 农牧业生产条件进一步改善。年末,管理区拥有农牧业机械总动力3.4万千瓦特,比上年提高2.3%。农村牧区用电量126.6万千瓦(时),增长101.6%。化肥施用量(折纯)2155吨,增长35.3%;畜棚畜舍建设30.6万平方米,增长123.4%。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产值大幅度提高。全年完成工业增加值2596万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36.9 %,其中:国有及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非国有工业企业(以下简称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1487万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64.6%。规模以下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1109万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2.5%。 农畜产品加工能力进一步加强。2004年,管理区共有农畜产品加工企业6家,其中,畜产品加工企业3家;农产品加工企业3家。畜产品加工企业全年屠宰加工牲畜15.03万头(只),产肉量达1650吨。农产品加工企业年内加工小麦粉0.28万吨;生产加工配比混合饲草料1.88万吨。 产销衔接状况良好。工业企业产品销售率90.8 %,利税总额1084.9万元,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品销售率90.4%,增长2.0个百分点。 建筑业发展迅速。全年,建筑业实现增加值3461万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62.0%。 四、固定资产投资 2004年,固定资产投资保持快速增长的势头。全年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9836万元,比上年增长62.5%,其中,基本建设投资完成6852万元,增长81.2%;更新改造投资完成727万元,同比下降24.3%;其他投资1460万元,同比增长182.4%。城镇居民私人建房完成投资409万元,同比下降48.4%。 投资结构发生明显变化。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中,第一产业完成投资1232万元,较上年增长38.3%;第二产业完成投资2208万元,较上年下降3.8%;第三产业完成投资6396万元,比上年增长123.2%。 投资规模继续扩大。在投资项目中,超过千万元的项目,有震后重建项目及水库恢复项目,其中,震后重建房屋568户,修缮房屋1338户,累计完成投资3046万元;水库恢复工程属盟级重点项目之一,该项目自2002年启动,总投资3123万元,2004年当年完成投资1523万元。 五、交通和邮电业 交通业发展平稳。全年公路货运周转量2213.1万吨公里,比上年增长3.7%;公路货运量18.6万吨,比上年增长 7.8%。新增公路70公里,公路里程达240.7公里,其中,黑色路面111.7公里。 邮电通信事业持续快速发展。全年邮电业务总量完成754万元,比上年增长19.3%。其中:电信业务总量284万元,增长9.2%;移动业务总量380万元,增长31.0%;联通业务总量60万元,与上年持平;邮电业务总量30万元,比上年下降了28.6%。现代通信能力迅速提高,年内,新增固定电话用户280户,固定电话用户发展到3900户;新增移动电话用户1550户,移动电话用户发展到4200户,比上年增长5%。电话普及率达44部/百人(含移动电话)。到2004年末,互联网用户120户,比上年增长150%。 六、国内贸易 消费品市场保持旺势。年内,管理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5446万元,比上年增长13.3%,增幅比上年提高了5.2个百分点。按地区分:城镇消费品零售总额3402万元,增长4.6%;农村牧区消费品零售总额1533万元,增长5.5%。按行业分: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总额4558万元,比上年增长12.2%;餐饮业零售总额667万元,比上年增长11.3%;其它零售业零售总额221万元,比上年增长26.3%。个体商业发展迅速,管理区2004年共有个体商业户数319户,全年消费品零售总额2241万元,比上年增长13.5%。 七、对外贸易和旅游业 对外贸易在2003年零记录后,2004年取得新突破。全年实现出口总额164.5万美元。其中,鸿图草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实现出口总额84.5万美元;草原兴发食品厂实现出口总额80万美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