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统计公报统计公报
鄂尔多斯市鄂托克前旗200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发布时间:2010-03-02来源:鄂尔多斯市鄂托克前旗统计局 点击:
鄂托克前旗统计局 2006年3月20日 2005年是全旗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跨越式发展,保持经济社会良好发展态势的关键之年,也是全面实现”十五“计划目标,衔接”十一五“发展的重要一年。一年来,全旗上下紧紧围绕建设”新型煤炭工业基地,现代畜牧业强旗“的目标,坚持以发展为第一要务,团结拼搏,开拓进取,不断完善发展思路,破除发展难题,夯实发展基础,增强发展后劲,国民经济运行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态。全旗工业经济发展势头强劲,农牧业经济稳步推进,基础设施建设继续加强,社会各项事业明显进步,城乡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圆满完成了年初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为”十一五“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综合 (一)经济总量 全旗经济总量不断扩大,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初步核算,2005年地区生产总值(GDP)13.9亿元,扣除价格因素,同比增长24.1%。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4.1亿元,同比增长13.5%;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3.3亿元,增长33.1%;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6.5亿元,增长26.7%;人均地区生产总值20203元,比上年增长28.1%;三次产业构成比调整为29.5:23.7:46.8。三次产业对GDP增长贡献率分别为17%、31.4%、51.6%。 (二)财政收入 全旗财政收入累计完成11163万元,占年度预算的139.3%,同比增长78.7%;其中:地方财政收入累计完成10191万元,占年度预算的197.8%,同比增长97.9%;上划中央税收收入累计完成972万元,占年度预算的34.3%,同比降低13.7%。 在地方财政收入中,一般预算收入9313万元,同比增加4830万元,增长107.7%;基金收入2253万元,同比增加893万元,增长65.7%。国税部门完成969万元,占年度预算的27.7%;地税部门完成4899万元,占年度预算的122.5%;财政部门完成6670万元(含社保基金),占年度预算的444.7%。 全年财政支出27665万元,同比增长32.6%,其中:一般预算支出25408万元,同比增长31.1%;基金支出2257万元,同比增长54.1%。 (三)物价 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稳中有升。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指 数为103.6,价格同比上涨3.6%,在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的八大类指标中,同比上涨的有食品(价格上涨4.6%),烟酒及用品(价格上涨1.2%),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价格上涨2.6%),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价格上涨4.6%),交通和通讯类(价格上涨1%),居住类(价格上涨12.8%)六大类;同比下降的有衣着类(价格下降0.7%),娱乐教育文化及服务(价格下降0.1%)两大类。 2005的鄂托克前旗经济运行呈现以下几个特点:一是农牧业生产又获得好收成,农牧民收入快速增长,连续两年保持全市第一。二是围绕煤炭资源开发,投资项目明显增多;招商引资成效显著,当年引资到位资金4. 77亿元。三是财政收入大幅增长,首次突破亿元大关,结束了全市各旗区财政收入不过亿的历史。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经济总量小,特别是工业经济占GDP份额偏低,资源开发处于起步阶段,工业经济发展任重道远。二是财源建设任务艰巨,虽然2005年财政收入增幅较大,主要得益于煤炭资源经营收入,资源开发对财政贡献还没有体现出来,接续财源能力缺乏。三是城镇化水平低。城镇化率比全市平均水平低10个百分点,城镇吸纳农牧民剩余劳动力的能力弱。四是农牧业科技服务体系建设滞后,农牧业经济管理水平低、效益差,农牧 民增收的长效机制尚未形成。 二、农业、 农牧业在结构调整中稳步发展。种植结构依据市场需求呈现多元化发展,优质、特色、绿色农畜产品的比重明显提高,农牧业产业化进程加快。全年农作物总播面积24155公顷,比上年增长16.6%。以青饲料为主的其它作物种植面积明显扩大。粮经草作物种植面积构成比由上年的50:17:33调整为2005年的39:13:48。在后半年旱灾严重的情况下,农作物生产获得较好收成,全旗粮食总产量达到87032吨,比上年减少9.5%。以退耕还林退牧还草为主的生态保护和建设步伐明显加快,全年完成飞播造林9333公顷,年内人工造林3333公顷,植被覆盖度由上年的64%提高到75%。 畜牧业生产经营方式得到进一步转变,禁牧工作进一步深入。牧业年度家畜总头数185.6万头(只),比上年增长23.5%,总增头数83.7万头(只),总增率56.9%,全年牲畜出栏76.7 万头(只),比上年增长30.4%, 出栏率78.2%; 肉类总产量19444吨, 比上年增长26.4%,其中,猪牛羊肉产量分别为5825吨,2234吨和11113吨,猪肉减产0.9%,牛肉是上年2.4倍,羊肉增产31.3%。羊毛产量2085吨,比上年增产598吨,山羊绒产量144吨,比上年减产6吨。全年共建成各类青贮窖5170处,青贮饲用玉米60.4万吨,全年育 肥出栏42.9万头(只),占牲畜出栏总数的56%。 农牧业生产条件继续得到改善,农田水利建设进一步加强。农村机电井数量达到11221眼,有效灌溉面积达到24155公顷,较上年增长27.16%,化肥施用量4598吨,农村牧区用电量1607万度,增长49.1%,订单农业、 饲用玉米和优质牧草种植均大幅增长。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经济蓄势待发,发展后劲明显增强。牢固树立”工业兴旗“的思想,全力推进煤炭资源开发进程,不断加快 园区建设步伐,为建设新型煤炭工业基地奠定了坚实基础。全年投入勘探资金5亿多元,完成了上海庙煤田预查找煤工作,探明精查储量30亿吨,预计总储量在100亿吨以上,鄂前旗具备了实现跨越式发展的资源支撑条件。2005年全旗工业增加值完成1.9亿元,同比增长25.7%,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0.98亿元,同比增加41.7%,工业企业综合指数为131.8,产销率达到97.9%. 建筑业在项目投资推动下显示出较强的增长势头。全年建筑业完成增加值1.4亿元,较上年增长45.5%,资质等级四级以上施工企业从业人员1070人,同比增长108%,房屋施工面积9.9万平方米,比上年增加25.7%,房屋竣工面积9.7万平方米,竣工房屋价值:7328万元。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保持快速增长势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34027万元,同比增长50.9%,其中,城镇以上固定资产 投资125313万元,同比增长83.6%;投资额与增速均创历史最高水平。本年施工项目数累计为232个,其中当年新开工项目221个。 从投资的隶属关系看,中央项目完成857万元,省市项目完成130323万元,地方项目完成2847万元。按三次产业划分,第一产业投资18170万元,第二产业投资63830万元,第三产业投资52027万元,2005年在工业生产方面投资力度加大,特别是在上海庙煤田开发区招商引资和园区基础设施建设上,投入资金达6.1亿元。成为鄂前旗历史上在工业生产开发方面投入最高的一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