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统计公报统计公报
阿拉善盟阿拉善右旗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发布时间:2010-03-04来源:阿拉善盟阿拉善右旗统计局 点击:
2007年是“十一五”规划的第二年,全旗各族人民在旗委、政府的领导下,牢牢把握发展主题,按照“生态立旗、工业强旗、城镇兴旗、旅游活旗”的思路,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牢固树立“抢抓机遇,大抓项目”意识,全力推进“两项建设”和“两化”进程,实现了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经济总量不断增大,经济实力进一步增强。 一、综合 国民经济快速增长,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全旗地区生产总值达12.51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21.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07亿元,同比增长-0.6%;第二产业增加值8.11亿元,同比增长19.3%;第三产业增加值3.33亿元,同比增长34.2%。人均地区生总值达48247元。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地区生产总值中一、二、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10:64:26,调整为8:65:27,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经济实力不断增强。 财政收入快速增长,增速达47.6%。2007年,全旗财政总收入达16250万元(含雅盐),其中:地方财政收入4191万元,增长39.9%。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为13.0%,比上年增加2.2个百分点。财政支出明显增大,全年财政总支出32344万元,比上年增加3215万元,增长11.0%。其中:一般预算支出31762万元,比上年增加3092万元,增长10.8%,占总支出的98.2%。 价格指数明显高于往年。全年商品零售价格总指数104.6%,居民消费品价格总指数105.2%,是近10年来涨幅最高的一年。其中:食品、衣着、家庭设备维修服务、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交通和通讯、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居住分别上涨13.30%、1.4%、1.0%、1.3%、0.9%、0.10%、4.6%。烟酒及用品下降0.2%。 二、农牧业 随着转移发展战略的实施,农牧业生产逐步向农区集中,总量不断增大,结构进一步优化。农作物播种面积达40164亩,同比增加38亩。其中:粮食作物14607亩,同比增加259亩,占总面积的36.4%。粮食作物总产量达14607吨,同比增加259吨。随着退牧还草和生态公益林补偿等项目的进一步实施及“草畜平衡”制度的深入推行,草原畜牧业得以适度收缩。年末牲畜总头数17.95万头(只),同比减少6282头(只),其中:农区设施养殖牲畜11.25万头(只),同比增加1.12万头(只),草原畜牧业为6.70万头(只),减少1.7万头(只)。年内完成生态效益补偿面积784.9万亩,补偿基金达3532.05万元,有701户牧实行全面禁牧,占公益林区持有草场证牧户的91%。全年人工造林6.7万亩,完成各类林业有害生物防治面积22.74万亩,有效防治面积22.14万亩,防治效果达90%以上。 三、工业、建筑业 工业生产总量快速增长。按照“全党抓经济,重点抓工业,突出抓效益”的思路,旗委政府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加强重点工业建设,全部工业总产值完成15.39亿元,增加值完成7.2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5.52%和30.1%。其中: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3.2亿元,增加值6.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7.7%和30.1%。销售产值完成12.93亿元,增长38.53%。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降低6.42%。主要产品原煤40.06万吨,铁精粉38.37万吨,原盐45.05万吨,硫化碱3.9万吨,硫化黑7010吨,硫代硫酸钠1005吨,白酒550吨,铁合金6.01万吨,售电量21377万度。同比分别增长-45.11%、6.11%、39.54%、29.33%、6.07%、117.53%、-1.96%、93.29%、9.41%。 工业综合经济效益不断提高。产业结构的优化带动了生产、效益同步增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综合效益指数达228.43,同比上升16.34。总资产贡献率6.89%;资本保值增值率312.59%;资产负债率32.06%;流动资产周转次数1.64次;工业成本费用利润率6.30%;工业全员劳动生产率180084元/人。产品销售率94.53%;工业企业上缴税金12350万元,工业对财政贡献率达76%。 工业重点项目进展顺利。全旗新建、续建、技改项目7个,完成总投资2.7亿元,完成年计划的101.2%。其中:盟级项目硫化黑技改一期工程和常山煤矿扩建项目2个,完成投资1.63亿元,旗级项目铁全金二期工程、树贵盐湖开发、金鑫公司和顺达煤矿技改项目4个,完成投资1.08亿元。同时还开展了大沟井钒矿、可可塔塔铜矿、宽弯井铁矿勘查开发项目和2个风电项目的前期项目工作。 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得以适度控制。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67418万元,超年目标12.4%,同比下降15.7%。其中:5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66723万元,同比下降16.5%;累计施工面积达62227平方米,同比下降32.2%。呈现以下特点:一是工业企业的新建、扩建、续建项目仍然占有很大份额。年末共完成投资43822万元,占50万元总投资的65.7%。二是生态建设投资力度不断加强。年内退牧还草、生态公益林、荒山造林等生态建设投资7832万元,占50万元投资额的11.7%。三是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的比重在总投资额中的比重有所上升。额镇道路改造、额镇污水处理工程、额镇供热工程、乌兰牧旗综合楼、党政办公楼、文化广播楼、公安附属楼等,完成投资额15069万元,占50万元以上投资的22.6%,同比增加12.7个百分点。 四、贸易、旅游业 商业贸易及餐饮业增势强劲。随着居民收入的不断提高和商业网点的增多,全旗消费品零售额不断增长。全旗累计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21641.2万元,同比增长15.6%。分城乡看,县的消费品零售额17302.9万元,增长16.8%;县以下的消费品零售额4338.3万元,增长10.9%。分行业看,批发业零售额18.6万元;零售业零售额16086.2万元;住宿和餐饮业零售额3856.7万元;其它行业零售额1679.7万元;分别增长12.0%、15.7%、13.0%、19.9%。 旅游事业蒸蒸日上。2007年,我旗坚持以“旅游活旗”战略为统揽,围绕“生态游、探险游、探秘游、科考游、摄影游、民俗游”打造精品线路,年内共订购旅游专车32辆,完成了S317线至沙漠地质公园博物馆、曼德拉山岩画旅游公路、额日布盖大峡谷旅游公路的基础设施建设。成功举办了阿拉善沙漠国家地质公园的揭碑开园仪式和第三届巴丹吉林沙漠文化旅游节,揭开了我旗旅游发展史上新的历史篇章。并成功运作了“首届国际环保志愿车徒步穿越巴丹吉林沙漠大赛”、“第二届巴丹吉林沙漠生态与可持续发展研讨会”等大型活动,同时还推出“中国乡村游”等活动,带动一批退牧农牧民转产旅游业,牧家游专业户2007年底达10家,其中:2家被授于盟级“牧家游”示范资格户。年内仅牧家游经营收入达100万元,共接待各类游客5万人次。旅游综合产值达2500万元,比上年分别增长14.5%和19.8%。均创历史最好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