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统计公报统计公报
阿拉善盟阿拉善右旗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发布时间:2010-03-04来源:阿拉善盟阿拉善右旗统计局 点击:
五、交通、通讯 交通运输业营运景气,生产量逐年攀升。完成了通路建设任务共5条76.5公里,初步改善了我旗农牧区交通状况。争取到额镇——永昌公路全长43.6公里,建设资金2400万元。四条通村公路共32.9公里:S317线——努日盖;S317线——固日班呼都格;额额线——红墩子;额额线——莎布日台;投资总额达250万元。全年共完成公路客运周转量6746万人公里;公路货运周转量23741万吨公里,创下近年运输业最好水平。 邮政通讯服务业继续快速发展。我国加入WTO,加大了电讯业务网络的服务范围,增加了行业竞争力,2006年,移动和联通相继推出赠机、赠费等业务活动,加上电信业务——大灵通的开通,大大推动了我旗电讯网络的扩展。年末,邮电系统业务收入达1812.3万元,同比增长24.0%。固定电话累计达到4713部,小灵通累计达4774部,同比增加98部。大灵通达318部,手机用户累计达12635部,其中:本年净放号5413部。信息产业不断延伸,通讯方式不断扩展、居民使用更加方便快捷。 六、金融、保险 坚持扩大内需,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全旗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73300万元,增长29.1%。累计发放各项贷款23911万元,增长4.5%。重点支持新型企业和更改项目以及教育、住房等消费贷款。票据融资大幅增加,全年投放现金156670万元,回笼货币142622万元,净投放14048万元,保证了地方经济建设的资金需求。大力支持农牧区经济发展,全年发放支农再贷款1432万元,占各项贷款的28.4%,为2072户信用户发放了富民卡,占农牧户总数的106%,为1758户建立了经济档案,受益的农牧民不断增加,农牧区的信用环境得到切实改善和提升,同时也满足了我旗经济发展的合理现金需求。 保险事业稳步发展。年内保险金额296万元。其中:企财险2万元,机动车辆险282万元,责任险2万元,意外险6万元,家财险3万元,其它险1万元。已决赔款216万元,赔付率达73%。其中:机动车辆险赔付165万元,企财险赔付33万元,其它险赔付18万元。为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维护社会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 七、教育和科学技术 教育事业稳步发展。全旗现有教育事业单位13个,其中普通完全中学1所,蒙授初级中学1所,九年一贯制中学1所,职业高中1所,完全小学4所,小学教学点1个,教办幼儿园1所,青少年活动中心1所。有教学教研室和招生办各1所,有在校学生和幼儿3510人,其中普通高中在校学生476人,初中学生822人,小学学生1723人,在园幼儿448人,职业高中41人,现有教职工447人,其中专任教师334人,有专职教研、电教、勤工俭学人员18人,专职招生人员4人。 科学事业不断发展。按照“引进、示范、培训、推广”的工作思路,围绕产业化发展,实施了舍饲养殖技术推广、锁阳人工种植技术、肉苁蓉人工种植技术、农牧区羊粪沼气池建设、青贮优良牧草推广种植、二十万只羔羊育肥科技示范基地、硫代硫酸钠研发、风力发电定点测试等科技计划项目8项。申报内蒙古雅布赖染料有限责任公司5万吨/年硫化黑、3万吨/年硫代硫酸钠技改、阿右旗风力发电评估、科技网络建设、人工栽培白刺接种锁阳、阿右旗巴彦高勒科技示范区建设、锁阳人工繁育技术研究与示范推广、阿右旗风力发电“十一五”发展规划、风力提水、巴丹吉林光伏发电等科技项目10项。 八、文化、卫生、体育 文化建设不断完善。2006年阿右旗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规范文化市场秩序,强化新闻宣传工作。年内成功举办了阿右旗第二届巴丹吉林沙漠文化旅游节,并在开幕式上进行了丰富多彩的大型文艺演出和民族特色的各种比赛活动,较好的举办了成就、书画、摄影、奇石、根雕展览,受到社会各界好评。为落实电影“2131工程”,全年共放映电影720场,观众达2.5万人次。乌兰牧旗演出50场,观看57000人次,送图书下基层5次、392册,收缴非法音响制品2000张,书刊销售市场正版占有率达90%以上。年内进行了第二批重点文物普查与申报工作,并将“额勒森呼特勒岩画”、“通沟石城遗址”、“查干乔吉遗址”、“拜兴高勒遗址”列为自治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完成了馆藏文物分级鉴定工作。 卫生事业进一步发展。年末全旗共有医疗卫生机构13个;有乡镇卫生院7所,卫生人员66名,卫生机构服务人员227人,其中:卫生专业技术人员211人。每千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8.7名;医院病床总数达到102张,每千人拥有床位4张。今年我旗被列入全区39个合作医疗试点旗县之一,全旗参加合作医疗人数达14780人,参合率为93%。其中:参合农牧民达11800人,参合率为98%。义务诊查病572人;健康咨询服务700多人次,组织学术讲座及专家技术培训12期。年内对全旗527户公共场所和食品饮食从业户进行监督检查,监督覆盖率达100%。 群众文体活动蓬勃发展,全民健身运动日益加强。2006年组织开展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群众文化活动。在春节期间举办了全旗首届《“庆华之春”构建和谐社会、创建幸福家庭》家庭组合才艺大赛,成功举办了大型广场文化活动——社区秧歌表演、元宵文艺晚会和焰火晚会。举办了“庆五一、颂劳动、知荣辱”书画及工艺美术作品展览和“四季发杯”2006六一国际儿童节书画及工艺美术作品展览。开展了为期百天的“庆华之声”满达广场消夏文化活动,共演出文艺节目28场。组织完成了“七一”“阳光之声”大型歌咏比赛和第二届巴丹吉林沙漠文化旅游节广场文艺节目演出8场,形式新颖,内容丰富,受到了社会的关注和好评,同时25565也丰富了我旗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 九、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人口继续得到有效控制。年末全旗总人口25565人(计生口径),全年出生人口138人,人口出生率5.4‰;人口自然增长率1.84‰;综合节育率达92.77%;计划生育知晓率达90%;药具发放率达100%;已婚育龄发证12人,发证率达100%。 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随着社会保障与劳动力市场的不断完善,城镇居民职工工资按时足额发放与行政事业单位大幅调资;农牧民增收政策和措施到位。使得城乡居民的收入逐年上升。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0627.07元,同比增长16.4%;农牧民人均纯收入4748元,同比增长13.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