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统计公报统计公报
阿拉善盟阿拉善右旗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发布时间:2010-03-04来源:阿拉善盟阿拉善右旗统计局 点击:
阿拉善右旗统计局 2007年4月3日 2006年是“十一五”规划的起步之年,全旗各族人民在旗委、政府的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主要思想为指导,团结全旗各族人民,牢牢把握发展主题,按照“生态立旗、工业强旗、城镇兴旗、旅游活旗”的思路,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牢固树立“抢抓机遇,大抓项目”意识,全力推进“两项建设”和“两化”进程,实现了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经济总量实现了预期目标。 一、综合 国民经济快速增长,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全旗地区生产总值达10.1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9.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0.97亿元,同比增长2.3%;第二产业增加值6.55亿元,同比增长27.0%;第三产业增加值2.67亿元,同比增长9.6%。人均国内生总值达39804元。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国内生产总值中一、二、三次产业构成由上年的13:60:27调整为10:64:26,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经济实力明显增强。 财政收入快速增长,增速高达31.55%。2006年,全旗财政总收入达11008万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5317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31.55%和25.34%。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为10.8%。财政支出明显增大,全年财政总支出29129万元,比上年增加2801万元,增长10.64%。其中:一般预算支出28670万元,比上年增加2948万元,增长11.46%,占总支出的98.4%。 市场物价低位上升。全年商品零售价格总指数98.9%,居民消费品价格总指数100.9%,其中:食品、衣着、交通和通讯、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居住分别上涨101.4%、100.7%、100.7%、100.4%、103.1%。烟酒及用品、家庭设备维修服务、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分别下降99.4%、99.7%和99.9%。 二、农牧业 一、农牧业生产收缩集中,稳步发展。随着阿右旗转移发展战略的逐步实施,农牧业生产逐步向农区集中,总量不断增大,结构进一步优化。全年第一产业总产值累计完成16896.6万元,同比增长7.4%。其中:农业5236.8万元,增长5.2%;林业4761万元,增长98.7%;牧业5462.1万元,下降21.%;渔业486.7万元,增长0.2%;农林牧渔服务业950万元,增长5.6%。农作物播种面积达40126亩,其中:粮食作物面积达28491亩,同比增加了4450亩,占总面积的71%。粮食作物总产量达18425吨,比去年同期增加3966吨,增长27.4%。年末牲畜总头数达18.6万(头只),同比增加349只,其中:农区设施养殖牲畜10万头(只),同比上升17.7%,草原畜牧业为8.58万(头)只,减少1.46万(头)只。年内完成生态效益补偿面积784.9万亩,补偿基金3532.05达万元,有703户牧名实行全面禁牧,占公益林区持有草场证牧户的90%以上。全年在荒山荒地造林1.2万亩,实有封山(沙)育苗面积57815公顷;容器育苗20万袋;林木采集1.2万公斤;义务植树5万株;完成人工造林1.2亩,完成年目标120%。 三、工业、建筑业 工业生产总量快速增长。按照“全党抓经济,重点抓工业,突出抓效益”的思路,旗委政府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加强重点工业建设,全年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11.35亿元,增加值5.60亿元,同比分别增长65.54%、53.11%。其中: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完成9.57亿元,增加值5.1亿元,分别占全部总产值84.3%、91.1%;销售产值完成9.28亿元,增长77.4%。主要产品原煤67.6万吨,铁精粉36.4万吨,原盐32.3万吨,硫化碱3.0万吨,硫化黑6609吨,硫代硫酸钠462吨,白酒561吨,铁合金3.1万吨售电量19539万度。同比分别增长48.21%、14.22%、-26.0%、20.17%、9.04%、-8.51%、29.86%、188.36%、69.04%。 工业经济效益显著提高。产业结构的优化带动了生产、效益同步增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201.31,同比上升1.17。总资产贡献率15.33%;资本保值增值率109.17%;资产负债率62.81%;流动资产周转次数1.67次;工业成本费用利润率9.94%;工业全员劳动生产率150319元/人。产品销售率97.04%;工业企业上缴税金7842.78万元,工业对财政贡献率达71.25%。 工业重点项目进展顺利。全旗新建、续建、技改项目12个,完成总投资5.5亿元,同比增长15.9%,其中:自治区、盟级3个/2.16亿元,旗级9个/0.77亿元。太西煤集团长山5万吨/年兰炭项目一期工程、雅布赖中泉子化工有限公司1万吨/年硫化碱扩建项目、努日盖铁矿20万吨/年铁精采选工程、万达公司10万吨/年氧化球团、郑鑫铁厂5万吨/年氧化球团一期工程、雅布赖兴亚化工有限公司3000吨/年二甲基二硫技改扩建等6个项目,已先后竣工投产。 固定资产投资规模扩大。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达79954万元,同比增长35.6%。其中:50万元以上完成投资额79936万元,同比增加22149万元,增长38.33%。投资额大幅上涨的因素:一是投资项目增多。今年,50万元以上开工项目39个,同比增加15个。二是工业企业的新建、扩建项目推动投资额大幅上升。年末共完成投资54945万元,同比增长15.9%,占50万元总投资的68.9%。其中:坑口电厂完成投资2.5亿元,硫化黑扩建工程完成投资4000万元;硫化碱万吨扩建工程和蓝炭项目一期工程已完成投资达900万元;长山煤矿扩建工程完成投资5000万元,占工业投资额的9.1%。三是退牧还草、生态公益林、荒山造林等生态建设投资9822万元,比去年同期增加7032万元,是去年同期的2.5倍。四是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的比重在总投资额中的比重不断上升。额镇绿化工程、世纪商城、党政办公楼、汽车站综合楼、行政服务中心楼、人民医院综合服务楼、北环路商服楼、旗县调自动化工程等项目,完成投资额7875万元。占50万元投资的9.9%。 四、贸易、旅游业 商业贸易及餐饮业增势强劲。随着居民收入的不断提高和商业网点的增多,2006年全旗消费品零售额逐年高涨。全旗累计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18728.2万元,同比增长19.0%。分城乡看,县的消费品零售额14817.4万元,增长21.3%;县以下的消费品零售额3910.8万元,增长10.9%。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13915.7万元;餐饮业零售额3411.6万元;其它行业零售额1400.9万元;分别增长21.0%、18.4%、3.5%。 旅游事业蒸蒸日上。2006年,我旗成功召开了第二届“巴丹吉林沙漠文化旅游节”,接待游客5000余人次,直接经济收入177万元。举办“牧家游”培训班1次/30人,年内还参加了自治区和盟旅游局组织的“北方十省旅游交易会”和“阿拉善旅游大篷车宣传促销团”活动,在参加了《环球游报》组织的“中国最值得外国人去的50个地方”评选活动中,阿右旗巴丹吉林沙漠入围50强并荣获金奖。2006年共接待各类游客4.37万人次。其中:入境旅游者202人次,同比增长12.6%。旅游综合收入2087万元,同比增长11.9%。在“五一”“十一”两大旅游黄金周期,接待游客分别达4676人次和2466人次,均创历史最好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