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统计公报统计公报
葫芦岛市建昌县200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发布时间:2010-03-04来源:葫芦岛市建昌县统计局 点击:
2003年是我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的一年。也是我县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取得辉煌成就的一年。一年来,县委、县政府紧紧抓住闻书记包扶建昌和振兴辽西北的有利契机,始终坚持发展农业、壮大工业,做好服务业的整体脱贫思路,努力实践“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带领全县人民一心一意谋发展,聚精会神搞建设,使我县的综合实力不断增强。截止到年末全县国内生产总值实现1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13.1%。其中:一、二、三产业分别实现增加值6.5亿元、3.8亿元和5.7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分别比上年增长14.1%、11.8%和12.7%。人均实现国内生产总值2641元,比上年增加352元,上升15.4%。农村人均纯收入实现2051元,同比增长10.8%,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850元,同比增长10%。 一、农业 随着农业生产条件的不断改善和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全县农村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粮食产量在大灾之年仍然达到五亿斤以上;全年造林24万亩,新栽果树150万株;劳务输出10万多人,劳务收入4亿多元;新建畜牧小区15个,养殖专业户达320户,肉蛋奶产量达110012吨。全年实现增加值6.5亿元,比上年的5.6亿元上升16.1%,实现总产值125506万元,比上年上升7.6%。其中: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分别实现70912万元、7013万元、47085万元、496万元,比上年上升2.9%、11.6%、14.0%、25.3%。 主要农产品产量表 单位:吨 品 种 本年完成 比上年+ 粮豆产量 250655 23665 玉 米 190104 30368 高 梁 20171 -4514 谷 子 15358 -805 豆 类 8672 591 棉 花 438 164 水 果 91057 20974 蔬 菜 75977 -13234 畜产品产量和牲畜年末存栏 单位:吨、万头 项目 本年实际 比上年+ 肉蛋奶产量 110012 51218 大牲畜存栏 14 3 牛 存 栏 9 2 生猪存栏 27 9 羊 存 栏 21 4 二、工业 通过对工业企业的改造、转制和重组,使工业企业出现了新的生机,生产形势明显好转,规模以上企业效益不断增加。全部工业呈现出一派强劲的发展势头。一是破产转制重组后的八家子矿业有限责任公司当年实现销售收入9939万元,利税2064万元,分别比上年上升12.1%和39.5%;二是投资1680万元新建的药王庙钼铁厂,当年施工,当年投产,全年实现产值5773万元,利税790万元;三是引进浙江兰凌集团1.9亿元投资建设的年产百万吨水泥生产线,投产后的效益非常可观,预计年实现利税4900万元。总之,2003年全县工业实现增加值2.7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5.9%。其中:全部国有及非国有500万元以上企业实现增加值8960万元,同比增长33.8%,工业产品销售率达到97.73%,比上年上升6.57个百分点,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55.25%,利税5670万元,比2002年增加4551万元。 主要工业产品产量 项 目 单 位 本年实际 比上年+% 纱 吨 3546 -19.9 布 万米 1722 -21.8 硫铁矿石 万吨 35 -16.7 锰矿石 万吨 25 75.0 原 煤 万吨 8 -17.3 水 泥 万吨 16 23.1 白 酒 吨 1000 -9.1 三、内、外贸易业 2003年消费品市场虽然经历了突如其来的“非典”疫情的影响,但“非典”过后出现了强劲反弹,依然保持了上升态势。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1亿元,比2002年增长9.3%。其中:县城实现零售额2.5亿元、县以下实现零售额1.6亿元,同比上升4.2%和23.1%。按经济类型分:公有制经济实现6282万元,非公有制经济实现34775万元,各占零售总额的15.3%和84.7%。全年农贸市场成交额实现2.9亿元,同比增长3.6%。居民购买住房资金大幅度上升,本年实现11070万元,同比增长135.4%。 受“非典”疫情和企业破产重组的影响,2003年出口供货完成1874万元,同比下降16.9%。招商引资效果显著,新上项目11个,到位资金6100万元。 四、固定资产投资和建筑业 伴随着全县经济的高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条件的不断改善,县政府加大了固定资产投资力度,使我县的基础设施建设高速发展,城乡面貌焕然一新。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61908万元,比上年增长80.7%,创造了我县固定资产投资的历史新高,投资规模是空前的。按其投资构成看:基本建设投资实现19688万元;职工集资住宅投资11070万元,更新改造投资17790万元;其它投资实现13360万元。按投资性质分:生产性投资43966万元;非生产性投资17942万元;各占投资总额的71%和29%。 由于固定资产投资的增加,推动了城乡建筑业队伍的发展壮大。本年内建筑业平均职工人数3745人,比上年增加490人。实现产值3.1亿元,增加值1.1亿元,分别比上年上升93.8%和37.5%。 五、交通运输、邮电业 交通运输、邮电事业的快速发展,为建昌各项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有力的拉动了城乡经济的快速增长,截止2003年末,全县公路里程达970公里,公路客运量达到1600万人次,公路贷运量达到300万吨,分别比2002年增加20公里、100万人次、20万吨;二是城乡拥有固定电话64784部、移动电话29400部,邮电业务总量实现6048万元,同比各增加13013部、3900部和1693万元;三是新铺电信光缆60公里。 六、财政、金融 财政形势日趋好转,财源建设进一步加强,财政收入稳步增长,基本上实现了收支平衡。全年完成一般预算收入5778万元,比上年上升2.9%。其中:工商各税完成3063万元,比上年上升12.6%,农业四税完成1147万元,比上年上升49.3%。全年实现财政支出27720万元,比上年上升25.9%。其中:专项资金支出2489万元,比上年上升17.0%,行政事业费支出22752万元,比上年上升14.4%,收支相抵后年终净结余-685万元。 金融形势运行良好。各项存款余额全部上扬,贷款余额有所下降。年末金融机构存款余额达174075万元,贷款余额达122399万元,分别比上年上升13.6%和下降7.7%。居民各项存款余额149467万元,同比上升9.9%。金融机构现金收入596939万元,现金支出602926万元,同比上升12.1%和10.8%。收支相抵后净投放货币5987万元,比上年少投放5642万元,下降48.5%。 七、文教、卫生 由于全面推行基础素质教育,使我县的教育事业不断加强,教学环境不断改善,教学质量不断提高。2003年共考入大专院校学生1758人,同比增长65.2%。其中:本科生1200人,专科生558人,分别比同期增加166人和528人。高考升学率达到89.2%,高考成绩在全市名列第二。年末共有各类学校380所,全部在校生97092人,儿童入学率、升学率均为100%。文化广播事业快速发展,截止到年末,实现了村村通广播电视,60%的人口都能够收看到多套电视节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