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统计公报统计公报
葫芦岛市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发布时间:2010-03-26来源:葫芦岛市统计局 点击:
葫芦岛市统计局 国家统计局葫芦岛调查队 2009年,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贯彻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紧紧抓住东北振兴和沿海开放的双重机遇,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和国内外的市场变化,全力以赴,共克时艰,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加快推进全面小康社会步伐。一年来,全市经济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增长,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城乡居民生活不断改善,社会各项事业不断进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明显成效,基本实现了年初确定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预期目标。 一、综合 国民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增长。初步核算,全年地区生产总值(GDP)实现486.9亿元,比上年增长10.5%(按可比价格计算,下同)。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61.7亿元,下降5.8%;第二产业增加值225.1亿元,增长10.6%;第三产业增加值200.1亿元,增长15.5%。第一、第二和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12.7:46.2:41.1。三次产业对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0.7%、5.1%和6.1%。人均地区生产总值17327元。 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CPI)和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PPI)低速运行。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累计比上年下降1.0%,结构性物价上涨压力不断缓解。其中:烟酒及用品类、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类价格指数累计比分别上涨1.0%和2.1%;食品类、衣着类、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类、交通和通讯类、娱乐教育文化用品服务类、居住类价格指数累计比分别下降1.7%、0.5%、0.5%、1.0%、0.7%和1.4%。全年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累计比下降4.29%,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指数累计比下降8.12%。 劳动就业取得新进展。全年单位从业人员期末人数达23.3万人,其中:第一产业从业人员0.5万人,占全部单位从业人员期末人数比重为2.1%;第二产业从业人员11.8万人,占全部单位从业人员期末人数比重为50.6%;第三产业从业人员11.0万人,占全部单位从业人员期末人数比重为47.2%;全年在岗职工期末人数达22.0万人。就业与再就业工作稳步推进,全年实现实名制就业5.4万人,实名制扶持创业带头人686人,带动0.3万人实现就业和再就业,解决零就业家庭就业233户,安置大龄就业困难对象0.2万人,实名制劳务输出6.2万人,有组织劳务输出0.6万人,普惠制就业培训下岗失业人员1.3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人员5.7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92%。 国有企业改革重整重组工作稳步推进,行政审批体制不断深化。不断完善国有资产监管体系,提高国有资本运营效率。全力推进锦化化工集团改制重组和锦化机集团股份制改造工作,加快部分企业破产终结步伐。深化行政审批制度,简化行政审批手续,增设服务窗口,开展优质服务竞赛,启动行政审批网上公开审批工程,建立行政审批“绿色通道”,提高了审批效率和行政效能。 二、农业 农村经济稳步发展。全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完成117.1亿元,比上年下降2.7%;农林牧渔业增加值完成61.7亿元,下降5.8%。 遭遇严重旱灾,粮食大幅减产。全年种植业总产值完成37.0亿元,比上年下降15.4%;种植业增加值完成19.7亿元,下降20.2%。粮食作物种植面积17.9万公顷,增长4.4%;粮食总产量72.1万吨,下降38.6%;粮食作物单产538斤/亩,下降41.2%。在分品种的粮食作物产品产量中:稻谷产量5.5万吨,下降15.0%;小麦产量0.2万吨,与上年持平;玉米产量53.4万吨,下降42.2%;高粱产量1.4万吨,下降56.4%;马铃薯产量8.7万吨,下降6.5%;花生产量4.6万吨,下降38.5%。蔬菜总产量200.2万吨,下降6.5%。水果总产量77.7万吨,增长7.0%,其中:苹果产量41.5万吨,增长25.8%;梨产量26.6万吨,下降9.5%。 林业生产稳步运行。全年林业总产值完成2.0亿元,比上年增长12.2%;林业增加值完成1.1亿元,增长15.8%。全年在人工造林、飞播造林、封山育林等方面不断发展。 牧业生产稳步发展。全年牧业总产值完成49.8亿元,比上年增长5.5%;牧业增加值完成23.4亿元,增长6.8%。肉蛋奶总产量实现56.9万吨,比上年增长18.3%,其中:肉类总产量30.7万吨,增长19.3%;蛋总产量22.1万吨,增长16.7%;奶总产量4.1万吨,增长19.6%。 渔业生产平稳运行。全年渔业总产值完成24.4亿元,比上年增长1.6%;渔业增加值完成16.0亿元,增长1.9%。水产品产量达50.4万吨,比上年增长10.0%。其中:海水养殖面积3.4万公顷,增长6.3%,产品产量30.9万吨,下降28.6%;淡水养殖面积0.5万公顷,下降61.5%,产品产量3.2万吨,增长28.0%。从渔业产品种类上看,海洋捕捞鱼类5.2万吨,贝类1.8万吨;海水养殖鱼类2.5万吨,贝类28.0万吨;淡水养殖鱼类3.2万吨。 农业生产条件不断改善。全年农业机械总动力达127.3万千瓦,比上年增长3.7%,其中:柴油机110.4万千瓦,增长3.7%;电动机16.5万千瓦,增长0.6%;汽油机0.4万千瓦,下降20.0%。在农机总动力中:耕作机械动力32.4万千瓦,农用排灌机械动力20.8万千瓦,收获机械动力0.7万千瓦,农副产品初加工作业机械动力6.0万千瓦,运输机械动力58.7万千瓦,畜牧养殖机械动力1.1万千瓦,农田基本建设机械动力1.6万千瓦。全年机耕地面积17.3万公顷,比上年增长3.6%;机播面积16.1万公顷,增长21.1%。 三、工业 工业经济增速减缓。全年实现全口径工业增加值195.8亿元,比上年增长5.7%。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138.8亿元,增长4.8%。 工业生产企稳回升。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以下工业数据均为此口径)总产值实现684.5亿元,比上年下降7.0%。按轻重工业分,轻工业总产值42.8亿元,增长19.3%;重工业总产值641.7亿元,下降8.3%。按经济类型分,国有企业总产值74.1亿元,下降22.3%;集体企业总产值23.6亿元,增长15.4%;股份合作企业总产值1.7亿元,增长11.9%;股份制企业总产值491.7亿元,下降11.8%;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总产值32.3亿元,增长32.0%;其他经济类型企业总产值61.0亿元,增长66.0%。国有控股企业总产值392.5亿元,下降25.5%。大中型企业总产值449.1亿元,下降20.8%。全年工业出口交货值32.1亿元,下降35.5%。工业新产品产值109.9亿元,增长7.0%。 四大支柱产业仍然是工业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全年四大支柱产业完成工业总产值546.0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的79.8%),比上年下降11.4%。其中:能源电力产业完成工业总产值44.3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的6.5%),下降9.8%;有色金属产业完成工业总产值148.5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的21.7%),增长26.2%;石油化工产业完成工业总产值204.6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的29.9%),下降37.7%;船舶机械产业完成工业总产值148.7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的21.7%),增长22.6%。全年四大支柱产业完成出口交货值26.8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的83.5%),下降2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