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统计公报统计公报
大连市长海县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发布时间:2010-03-29来源:大连市长海县统计局 点击:
长海县统计局 2009-03-15 2008年,全县人民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紧紧团结和依靠全县人民,在宏观环境趋紧、海上养殖受灾的情况下,采取积极有效措施,全力推进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国民经济保持较快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取得新的进步。 一、综合 综合经济实力进一步增强。初步核算,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大口径)346346万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0.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56898万元,增长10.3%;第二产业增加值48215万元,增长15.5%;第三产业增加值41233万元,增长3.8%。三次产业构成比例为:74.2:13.9:11.9。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72.2%、20.1%和7.7%。按户籍平均人口计算,全县人均生产总值为46729元,按年末汇率折算超过6800美元。 就业援助政策全面落实。全年开发公益岗位183个,安置就业3896人。城镇登记失业率3.47%。认真贯彻劳动合同法,强化劳动执法监督,劳动合同签订率达到98%以上。年末全社会从业人数54559人,比上年减少2471人,下降4.3%。按三次产业划分,一产业32753人,下降3.1%;二产业3642人,下降39.6%;三产业18164人,增长5.5%。按城乡划分,城镇单位从业人员8504人,增长3.8%;城镇个体、私营从业人员11616人,下降4.3%;农村从业人员34439人,下降6.1%。 二、农业 农、林、牧业生产基本稳定。年末全县耕地面积1275公顷,比上年减少2公顷。全年农作物播种面积10887亩,同比增长4.6%。其中粮食9479亩、蔬菜1408亩。粮食产量2733吨,同比下降6.7%;蔬菜产量4403吨,增长2.1倍;水果产量341吨,下降10.0%。 加大了造林绿化工作力度,全县共投入资金2032万元,植树216万株,铺种草坪3.8万平方米,造林面积8500亩,使全县森林覆盖率得到进一步提高。 年内肉猪出栏数6248头,同比下降41.2%;家禽出栏数24830只,增长23.5%。肉类总产量达到632吨,同比下降43.1%;禽蛋产量98吨,下降65.0%。年末大牲畜存栏734头,同比下降6.1%;生猪存栏5622头,下降0.9%;家禽存栏12339只,下降42.7%。 农业生产条件和农村基础设施逐步改善。全县农业机械总动力4.8623万千瓦,增长25.7%。农村用电量8152万千瓦小时,下降1.7%,其中农业排灌824万千瓦小时,增长1.2倍。全年化肥施用量527吨,折纯量219吨,增长81.0%。有效灌溉面积260公顷。全县23个村全部通电、电话、公路和有线电视,自来水受益村19个。 渔业生产保持较好发展势头。海洋捕捞业重新启动了印度尼西亚渔业项目,开发了阿曼渔场,远洋生产船只达到92艘;获准进入韩国专属经济区和中日暂定措施水域的近海生产船只162艘。全年捕捞业产量实现175000吨,同比下降2.8%;产值104050万元,同比下降0.9%。养殖新技术应用步伐加快,新增藻类养殖5000台、筏式养鲍1000箱。底播增殖力度加大,投放各类苗种37亿枚;出台了深水海域开发优惠政策,新开发深水海域53万亩。注重苗种业发展,与美国大西洋海角公司、中国海洋大学联合成立了贝类繁育中心,省级海参良种场项目通过专家评审。完成2000亩国家人工渔礁场建设项目。申报无公害产地8个,认定健康养殖示范场市级9个、国家级4个。全年增养殖业产量实现195000吨,同比增长14.7%;产值265000万元,增长10.4%。全年水产苗种业实现产值40000万元,同比增长33.3%。 全年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412091万元,同比增长15.6%。其中:农业产值1231万元,同比持平;林业产值687万元,增长10.3%;牧业产值1123万元,下降25.4%;渔业产值369050万元,增长15.3%;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40000万元,增长20.9%。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发展取得新进展。大连长海(皮口)渔业加工区建设步伐加快,完成了加工园区内部分道路、管网、路灯和电力设施等建设任务,一、二、三区基本达到企业入驻条件。理顺了管理体制,出台了鼓励投资优惠政策。岛内改造水产品加工企业7家,新建水产品精深加工项目4个,研发出鲍鱼多糖、海参G泰、虾夷扇贝即食产品等三个品种六大系列产品。县修造船厂和獐子修造船有限公司技改进展顺利。全年工业实现产值132716万元,同比增长30.4%。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5家(实际开工14家),实现产值80581万元,增长26.7%。规模以下工业产值52135万元,增长36.5%。 全年工业销售产值实现123373万元,增长36.6%,产销率达93.0%,比上年提高4.3个百分点。其中规模以上工业71705万元,规模以下工业51668万元。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71978万元,增长37.1%,利润总额3582万元,增长1.1倍。 水产品加工业是我县的主导产业,全年水产品加工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80.8%。全年水产品加工量实现27467吨,加工业产值107178万元,同比分别增长34.7%和33.8%。 建筑业生产较快发展。在全球金融危机、国内有效需求减少的情况下,全年建筑业总产值仍实现21513万元,同比增长6.3%。其中资质以上建筑企业9家,期末从业人员1105人,产值15495万元,同比持平;资质以下建筑业产值2682万元,增长23.4%;个体产值3336万元,增长30.0%。按建设性质分,建筑工程19234万元、安装工程1767万元、其他工程3362万元,分别增长1.0%、82.5%和14.3倍。竣工产值19939万元,增长5.6%。资质以上建筑业工程结算收入11208万元,工程结算利润 180万元、利润总额-445万元。房屋建筑施工面积207025平方米,房屋建筑竣工面积160582平方米,分别增长38.3%和26.5%。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力度不断加大。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完成248383万元,同比增长25.3%。按城乡划分,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24279万元,增长43.1%;农村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24104万元,增长11.5%。在城镇投资中,建设项目投资117352万元,增长63.4%;房地产开发投资6927万元,下降53.8%。在农村投资中,农村非农户投资103895万元,增长3.1%;农户个人投资20209万元,增长91.7%。按三次产业划分:一产业投资165812万元,增长46.8%;二产业投资37728万元,增长19.3%;三产业投资44843万元,下降16.3%。 本年城镇和农村非农户投资施工项目184个,同比增加4个;竣工项目114个,同比减少27个。本年施工房屋面积238826平方米,同比减少77599平方米;本年竣工房屋面积48252平方米,同比减少56892平方米。 五、国内贸易 城乡消费品市场持续繁荣活跃。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实现53964万元,同比增长16.0%。按城乡划分,城镇24701万元,增长15.9%;农村29263万元,增长16.1%。按行业划分,批发贸易业10261万元,增长21.8%;零售贸易业35921万元,增长12.8%;住宿和餐饮业7782万元,增长24.3%。按用途划分,吃的25364万元、穿的12398万元、用的13303万元、烧的2899万元。同比分别增长15.4%、19.0%、13.6%和19.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