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统计公报统计公报
宜春市宜丰县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发布时间:2010-03-09来源:宜春市宜丰县统计局 点击:
宜丰县统计局 2008年4月10日 2007年,全县人民在县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锐意进取,开拓创新,全县经济稳定协调发展,质量效益显著提高,发展活力不断增强,人民生活进一步改善,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等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 一、综 合 国民经济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发展。据初步核算,2007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30亿元,比上年增长13.2%。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8.25亿元,增长3.8%;第二产业增加值13.65亿元,增长17.7%;第三产业增加值8.1亿元,增长16.5%。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由上年的29.80:42.98:27.22调整为27.50:45.50:27.00。 经济体制改革和结构调整稳步推进。财政、金融、社会保障等改革继续深化,林改主体改革全面完成,顺利迎接省检查组验收,基础设施建设明显加快,产业结构逐步有序调整,产业经营成效明显,工业经济持续增长,商品流通日趋活跃,市场繁荣稳定。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经济发展结构性矛盾依然存在,缺乏工业大项目、大企业支撑;重点工程建设还需进一步加大调度力度;农业持续增效、农民继续增收的基础仍很薄弱;就业再就业压力较大,部分城乡群众生活依然困难。 二、农 业 农业生产发展势头良好。2007年,全县上下认真落实国家惠农政策,“一卡通”发放各类补贴资金3419万元,进一步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全年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46000万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4.6%。其中:农业总产值50680万元,林业总产值23840万元,畜牧业总产值56360万元,渔业总产值12920万元,农林牧渔服务业总产值2200万元。全县完成农林牧渔业增加值82500万元,增长3.8%。 农业产业化稳步推进。创建绿色食品大县步伐加快,10万亩水稻标准化生产基地全面启动,我县成功承办全省“绿色农业与健康生活”科技服务活动;被评为“全国安全优质农产品十大基地”之一。2007年全县粮食播种面积36562公顷,其中稻谷播种面积35396公顷。粮食继续增产。全县粮食总产量232664吨,增长3.12%,其中稻谷产量225062吨,增长3.12%。其他农产品产量有升有降。 2007年 比上年增长(%) 粮食 232664吨 3.12 其中:稻谷 225062吨 3.12 油料 1288吨 10.27 其中:油菜籽 271吨 -15.05 麻类 90吨 373.68 甘蔗 904吨 18.02 蔬菜 40934吨 8.37 茶叶 29吨 -14.71 水果 7642吨 -10.96 畜牧业生产回升。由于中央和省出台了能繁母猪饲养补贴、疫情控制、生猪保险及税费减免等一系列扶持政策,下半年全县生猪呈恢复性增长,并且增长速度加快。2007年年末全县生猪出栏246555头;全县肉类总产量24945吨,比上年增长6.73%。 2007年 比上年增长(%) 肉类总产量 24945吨 6.73 其中:猪肉 22318吨 6.83 生猪出栏 246555头 -6.85 年末生猪存栏 139718头 -6.41 牛年末存栏 17814头 -27.38 羊年末存栏 7656只 -38.22 家禽年末存笼 9258百只 -4.17 家禽产蛋量 5632吨 -33.48 年末养蜂箱数 12323箱 -0.13 渔业生产平稳发展。全年水产品产量14250吨,比上年增长13.49%,其中特种水产品产量4492吨,比上年增长12.02%。 林业生产稳步发展。2007年,全县完成人工造林4533公顷,育苗33公顷,低产低效林改造200公顷;幼林抚育作业面积7133公顷次,成林抚育面积1100公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