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统计公报统计公报
宜春市万载县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发布时间:2010-03-09来源:宜春市万载县统计局 点击:
宜春市统计局 2008-05-07 09:44:37 2007年,全县人民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以科学发展观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围绕“打造江南有机农业第一县、冲刺全省民营经济十强县、争创全省外贸出口创汇一流县、再创富万载”奋斗目标,解放思想,开拓进取,扎实工作,全县经济社会持续发展,各项事业全面进步。 一、综合 国民经济继续快速增长。2007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GDP)369199万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5.7%,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85422万元,第二产业增加值185051万元,第三产业增加值98726万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分别比上年增长4.6%、25.1%、10.9%。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三次产业的比例由上年的25.6:46.2:28.2调整为23.1:50.1:26.8,二产所占比重首次突破50%。2007年人均GDP达到7611元,首次突破1000美元。 财政收入高速增长。2007年全县实现财政总收入跃上三亿元台阶,达到31494.7万元,增长36.8%,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8914万元,增长30.4%。财政收入超千万元的乡镇有七个,其中财政收入超二千万的乡镇达四个(康乐街办、黄茅镇、株潭镇、潭埠镇),比上年增加一个。财政总支出57786万元,增长30.3%。 在推进经济和社会发展中,还存在许多矛盾和问题。主要是:经济总量偏小,人均水平低,结构性矛盾仍较比较突出,与居民生活密切相关的食品、燃料、居住价格涨幅偏高,城乡居民增收的难度仍然很大,社会保障和社会救济压力增大;节能降耗任务艰巨,工业化、城镇化、农业产业化水平还很低,,保持社会和谐稳定的任务十分艰巨。 二、农业 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高。全县农业总产值142509万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3.3%,其中:种植业60471万元,与上年持平,林业16014万元,比上年减少0.02%,牧业51328万元,增长10.6%,渔业13318万元,增长2.3%。全年粮食播种面积65.8万亩,比上年增长1.29%,其中稻谷播种面积57.9万亩,比上年增长1.46%。全年粮食总产量24.58万吨,比上年增长5.5%,其中:早稻9.44万吨,比上年增产0.27万吨,增长2.9%,晚稻14.04万吨,比上年增产1.06万吨;油料总产量3391吨,比上年减产70吨,蔬菜总产量10.5万吨,比上年增长21.7%,水果总产量2053吨,比上年增长24.9%。 有机农业发展迅速,“生态立县、有机富民”的发展理念逐步增强。到2007年,全县有机农业生产区已发展到9个乡镇,有机农业生产面积达23.6万亩,其中有机耕地面积6.5万亩,有机野生采集面积17.1万亩,成为江南最大的有机农产品生产基地。有水稻、木姜、百合、竹笋、蜂蜜、山茶油等30多个品种通过了国际有机认证。建成有机食品加工龙头企业6家,有10多个系列100多个品种进入国际市场,产品销往欧洲、美国、日本、香港等国家和地区,年出口创汇1500多万美元。 林业生产取得新成效。积极实施退耕还林、长防林、日元贷款造林及公益林等重点林业工程项目。全年共完成人工造林面积1222公顷,年末实有封山育林面积333公顷,幼龄抚育面积5330公顷。全年木材产量51085立方米;年末实有自然保护区3个,自然保护区面积3901公顷。全县国土面积森林覆盖率达63.1%,森林防火和病虫害防治工作也卓有成效。 畜牧业生产正在由传统养殖向规模养殖转变。全年共出栏生猪33.9万头,比上年增长4.9%,年出栏100头以上的大户有35户,羊出栏12.07万头,增长50.3%,兔出笼87.4万只,增长24.1%。全年肉类总产量32843吨,比上年增加4918吨,增长17.6%,年末生猪存栏16.2万头,羊存栏8.36万头,兔存笼51.44万只,家禽年末实有81.85万羽,其中:鸡50万羽、鸭30万羽。 渔业生产稳定发展。全年水产品总产量14500吨,比上年增长16.9%,养殖产量11900吨,增长21.5%。养殖面积31000亩,增长11.2%。特种水产品养殖产量6900吨,特种水产品主要有:黄鳝、鲶鱼、黄颡鱼、鳜鱼、乌鳢、鲈鱼、克氏原螯虾、鳖、蛙等。 农业生产条件进一步改善。2007年农村新修水泥公路120公里,新增20个村通油路,完成水库除险加固24座,新增有效灌溉面积2000亩,中低产田改造面积万余亩,基本农田保护率88%。2007年,农业机械总动力为16.7万千瓦,农村用电量为7496万千瓦小时。 新农村建设成效显著,2007年新农村自然村建设试点村达到121个,全年转移培训农村劳动力8623人。 三、工业与建筑业 工业生产快速增长。年全县完成工业总产值53.5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26.8%,完成工业增加值16.24亿元,增长28.7%。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37.66亿元,增加值12.37亿元,按可比价分别比上年增长29.6%、27.1%。 工业运行质量显著提高。2007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税总额5.35亿元,利润2.17亿元。产品销售收入37.33亿元,增长28.7%。 工业园区迅速发展。至2007年年底,园区内已开工工业企业51个,实现工业总产值178400万元,工业销售产值167085万元,产品销售收入164016万元,实现利税14474万元,从业人员12600余人。 主要工业产品产量 产品名称 计量单位 产量 较上年±% 饮料酒 吨 2917 -3.22 塑料制品 吨 12279 10.88 三角带 万A米 1241 -1.58 服装 万件 45 -5.46 水泥 万吨 4.97 9.36 泵 台 5365 -32.52 供电量 万度 20459 4.49 烟花鞭炮 万箱 274.5 48.98 建筑业生产稳定增长。全年实现建筑总产值7398万元,竣工产值6671.8万元。全年共完成施工房屋面积151682平方米,竣工房屋面积136792平方米,全员劳动生产率人均6.04万元,统计口径内建筑业实现增加值1923万元,增长29.2%,实现利润34.9万元。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平稳增长。2007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0.2亿元,增长35.2%。在固定资产投资中,城镇以上固定资产投资13.6亿元,增长49.9%,其中工业投资9.79亿元,比上年增长52.3%。投资的重点项目有:酒精生产厂房及设备建设、国债工程建设、工业园区企业厂房及设备建设、新源宾馆建设、新农村建设等。全县固定资产投资新增主要生产能力有:改建公路3.8公里、城市道路扩建10.1万平方米、新建宾馆、旅馆18000平方米、新建教室41429平方米,学生席位4400个、白酒生产线5万吨/年、合成橡胶生产线350吨/年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