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统计公报统计公报
宜春市万载县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发布时间:2010-03-09来源:宜春市万载县统计局 点击:
2006年是“十一五”计划的开局之年,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起步之年。一年以来,万载县人民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始终不渝地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和省委十一届十次全会精神,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围绕“打造江南有机农业第一县、冲刺全省民营经济十强县、争创全省外贸出口创汇一流县、再创富万载”奋斗目标,以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为抓手,坚定不移地加速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目标,统筹城乡社会事业协调发展。 一、综合 国民经济继续快速增长。2006年,万载县实现生产总值(GDP)296847万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4.6%,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75886万元,第二产业增加值137156万元,第三产业增加值83805万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分别比上年增长3.1%、20.4%、17.7%。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三次产业的比例由上年的29.3:43.2:27.5调整为25.6:46.2:28.2。 在推进经济和社会发展中,还存在许多矛盾和问题。主要是:经济总量偏小,人均水平低,结构性矛盾较为突出的状况尚未得到改观;工业化、城镇化、农业产业化水平还很低,农民增收的难度仍然很大,社会保障和社会救济压力增大,保持社会和谐稳定的任务十分艰巨。 二、农业 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高。万载县农业总产值123244万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3.10%,其中:种植业55174万元,增长3.17%,林业15679万元,增长4.42%,牧业39106万元,增长6.68%,渔业12011万元,增长3.21%。全年粮食产量23.31万吨,比上年增长0.43%,其中:早稻9.17万吨,比上年增产0.08万吨,增长0.88%,晚稻12.98万吨,比上年减产0.09万吨;油料产量3461吨,比上年减产216吨,蔬菜产量8.63万吨,比上年减少4.75%。 有机农业发展迅速,有机农业基地乡镇扩展到茭湖、高村、仙源、白水、赤兴、岭东、三兴等9个乡镇。2006年万载县有机农业认证面积21.88万亩,其中耕地面积4.75万亩,野生采集面积17.13万亩。有机认证企业6个。通过有机认证的品种达30多个。完善了茭湖谢溪、三兴闹坪两个有机科技示范园和10个生态示范区的建设。 林业生产取得新成效。积极实施退耕还林、长防林、日元贷款造林及公益林等重点林业工程项目。全年共完成人工造林面积300公顷,年末实有封山育林面积2515公顷,幼龄抚育面积5533公顷。全年木材产量45889立方米;年末实有自然保护区3个,自然保护区面积3901公顷。万载县国土面积森林覆盖率达63.1%,森林防火和病虫害防治工作也卓有成效。 畜牧业生产正在由传统养殖向规模养殖转变。全年共出栏生猪32.32万头,比上年减少3.67%,羊出栏8.03万头,减少9.67%,兔出笼70.4万只,减少7.93%。全年肉类总产量27925吨,比上年减产1570吨,减少5.32%,年末生猪存栏16.40万头,羊存栏5.69万头,兔存笼40.04万只,家禽年末实有76.17万羽,其中:鸡45.11万羽、鸭29.11万羽。 渔业生产稳定发展。全年水产品总产量13000吨,比上年增长4.00%,养殖产量10400吨,增长5.05%。养殖面积32000亩,增长3.23%。特种水产品养殖产量6000吨,特种水产品主要有:黄鳝、鲶鱼、黄颡鱼、鳜鱼、乌鳢、鲈鱼、克氏原螯虾、鳖、蛙等。 农业生产条件进一步改善。2006年农村投资1967万元,完成公路硬化64.13公里,提前一年实现乡乡镇镇通油路的目标,完成水库除险加固8座,中低产田改造面积万余亩,基本农田保护率88%。2006年,农业机械总动力为18.5万千瓦,农村用电量为11882万千瓦小时。 三、工业与建筑业 工业生产快速增长。2006年万载县完成工业总产值37.95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35.83%,完成工业增加值12.15亿元,增长36.03%。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20.98亿元,增加值6.56亿元,按可比价分别比上年增长38.85%、30.42%。 工业运行质量显著提高。2006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税总额2.39亿元,利润0.74亿元。产品销售收入20.96亿元,增长52.77%。 工业园区迅速发展。至2006年年底,园区内工业企业48个,实现工业总产值111500万元,工业销售产值103780万元,产品销售收入102510万元,实现利税8411万元,从业人员8200余人。 建筑业生产稳定增长。全年实现建筑总产值4960.5万元,竣工产值4560.5万元。全年共完成施工房屋面积126760平方米,竣工房屋面积44905平方米,全员劳动生产率人均3.89万元,统计口径内建筑业实现增加值1488万元,增长46.33%,实现利润58.3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平稳增长。2006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4.94亿元,增长20.97%。在固定资产投资中,城镇以上固定资产投资9.1亿元,增长3.47%,农村投资5.84亿元,增长62.22%,城镇固定资产中工业投资6.34亿元,比上年增长28.87%。投资的重点项目有:酒精生产厂房及设备建设、县乡公路建设、国债工程建设、工业园区企业厂房及设备建设、小水电站建设等。万载县固定资产投资新增主要生产能力有:改建公路237公里、造林4万亩、城市道路扩建18万平方米、新增水力发电521.37万千瓦。 四、国内贸易 消费品市场日趋活跃。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8050万元,增长13.72%。其中:县的零售额54895万元,同比增长13.01%,县以下的零售额33155万元,增长14.91%。从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78307万元,增长13.20%,餐饮业9295万元,增长18.42%。 个体工商业平稳发展。年末登记在册的个体工商户5548户,从业人员13143人,注册资金4821万元。本年新增个体户1182户,从业人员2133人,新增注册资金1343万元。全年城乡私营企业501户,投资者人数1430人,雇工人数16351人,注册资金44764万元。其中城镇:私营企业373户,投资者人数800人,雇工人数9235人,注册资金18358万元。个私经济的发展成为万载县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 五、交通、邮电和旅游业 交通运输和邮电通信业进一步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大。全年公路客运量615万人,比上年增长4.24%,旅客旅客周转量32900万人公里,比上年增长2.81%,货运量286万吨,比上年增长10.00%,货运周转量9900万吨公里,比上年增长4.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