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统计公报统计公报
宜春市丰城市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发布时间:2010-03-09来源:宜春市丰城市统计局 点击:
2007年我市适龄儿童入学率为100.0%,小学升学率为100.0%,参加2007年秋季普通高等教育招生考试的人数8226人,比上年增加1671人,增长25.5%,被各类高等院校录取的考生人数3892人,其中二本以上的人数为1363人,比上年增加175人,增长14.8%。 科技队伍基本稳定。2007年末,我市市属单位共有技术人员1.39万人,比上年增长3.0%。其中高级职务人员690人,正高级职务人员8人,中级职务人员4053人,初级职务人员7933人,未聘任专业技术职务人员1175人。 科技成果有所增加。2007年,全市共完成科研项目35个,比上年增加2个,其中完成省地级科技项目26个,通过上级鉴定验收的有33个;全年科技项目新增产1.90亿元,新增利税0.70亿元,分别增长30.1%和29.6%。科技项目获设区市以上科技成果奖2个。 九、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事业稳步发展。全市有文化事业机构6个,从业人员146人。全年共创作各类剧目2个,演出120场次。电影放映单位24个,放映电影3580场次,观众人数达120万人次。全年共发表各种文艺作品130件,其中在省级以上刊物上发表的22件。年末公共图书馆藏书13.5万册,增长3.8%。全市共有乡级广播电视站30个,卫星地面接收站5个。有线广播电视网建设总投资4565万元,覆盖全市31个乡镇。有线电视已开通节目35套。其中自办节目2套。年未实有采编人员35人,其中记者22人。市电视台自办节目栏数5个,总播出时间2631小时。自行采编并选送地级以上广电台的节目共780条,被上级台采播的有739条。年末实有有线电视用户3.49万户,增长5.9%,其中市区用户1.87万户,增长2.7%。 卫生事业有序发展。全市共有卫生机构67家,其中综合医院10家、中医院1家、专科医院1家、街道乡镇卫生院30家、妇幼保健院1家、专科疾病防治院1家、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家,新增社区卫生服务中心6个、社区卫生服务站14个。年末共有病床2508张。卫生技术人员3143人,增长2.8%。其中执业医师、助理医师1250人,注册护士1187人。 体育事业不断发展。2007年,我市共有专兼职体育服务管理人员549人,体育运动组织(含业余)582个。业余运动员1.87万人。体育运动和各类健身活动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全年开展各项体育竞赛活动110次,比上年减少50.2%,参加竞赛活动的人达到12.0万人次。年末实有等级运动员124人,比上年减少14人。全年参加设区市以上组织的各种体育竞赛中,共获奖牌14枚,其中金牌3枚,银牌3枚。 十、人口与计划生育 人口得到有效控制,城镇化率进一步提高。2007年末,全市总人口133.33万人(公安年报数),比上年净增加1.01万人,增长0.76%。农业人口100.53万人,比上年增加0.46万人,非农业人口32.84万人。农业人口和非农业人口分别占总人口的75.4%和24.6%。在总人口中,男性人口72.01万人,占总人口的54.0%;女性人口61.35万人,占总人口46.0%。性别比为117:100。全市人口中,18岁以下人口37.10万人,18-35岁人口39.13万人,35-60岁人口43.08万人,60岁以上人口14.04万人。到年末,城镇人口为51.34万人。2007年城镇化率为38.5%,比上年高4.7个百分点。 计划生育成绩显著。2007年,全市出生人口16575人,出生率为12.84‰,比上年上升0.62个千分点;死亡人口7379人,死亡率为5.72‰,下降0.33个千分点;自然增长率为7.29‰,比上年下降0.6个千分点。出生人口中,一孩率为71.7%,二孩率为28.1%,多孩率为0.1%。节育率、结扎率、上环率和药具率分别为94.9%、69.0%、21.6%和4.2%,计划生育率为88.25%。 十一、环境与人民生活 环境污染有所加重。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工业企业数量增多,环境污染现象逐渐明显。由于环保意识不断增强,政府、企业对保护环境的投入增加,环境污染的发展趋势得到一定程度抑制。2007年,全市工业废水排放总量830.0万吨,比上年增长150%,工业废水排放达标量790.0万吨,增长143.5%。工业废气排放总量333.83亿标立米,上升52.0%;二氧化硫排放量5.25万吨,增长157.4%;工业粉尘排放量1.18万吨,下降33.0%;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176.0万吨,增长5.5%,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量176.0万吨,再度实现当年利用率100%。 居民收入增长较快,生活继续得到改善。全年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18448元,比上年增加元2511元,增长15.8%。农民人均纯收入4489元,增加588元,增长15.0%。全年劳务输出33.72万人,比上年增加1.12万人,增长3.4%,劳务收入28.5亿元,增长9.6%。据农村住户调查,2007年,农村居民每百户拥有摩托车46辆,比上年增长15.0%,固定电话74部,增长5.7%,移动电话84部,增长37.7%,彩色电视机100台,比上年增长6.4%,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35.84平方米。年末城乡居民人均储蓄存款5598元,增长7.9%。 社会保障进一步加强。2007年末,我市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为7.44万人,比上年增加1.85万人,增长33.1%。年未实有领取基本养老保险金的人数1.39万人,全年发放基本养老金11068万元,比上年增长35.2%。办理城镇职工失业保险3.8万人,征缴失业保险金582万元,全市城镇职工医疗保险人数22.5万人,参保率达到100%,全年单位和个人缴纳保险金7670万元,比上年增长215.8%。农村新型医疗合作给农村居民带来实惠,全市农村居民参加新型医疗合作的人数92.21万人,参合率达91.78%,全年医疗费报销支出4323.09万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