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统计公报统计公报
宜春市丰城市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发布时间:2010-03-09来源:宜春市丰城市统计局 点击: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高速增长。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66亿元,比上年增长20.0%,其中非国有资金投资48.5亿元,占总投资额73.5%,50万元以上项目固定资产投资53.11亿元,增长17.1%,其中新建项目投资26.70亿元,比上年增长83.1%,扩建项目投资18.07亿元,下降33.7%,改建和技术改造项目投资3.69亿元,增长49.4%。按行业分类,采矿业投资6.79亿元,增长4.1倍%,制造业投资17.10亿元,增长1.3倍;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投资17.23亿元,下降34.0%;交通运输业投资2.49亿元,增长96.1%;批发和零售业投资0.02亿元,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业投资4.49亿元,增长69.4%;教育投资0.23亿元,增长53.3%;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投资0.18亿元,下降66.7%。 工业投资比重继续加大。在5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中,全年工业投资41.11亿元,比上年增长17.7%。工业投资占总投资额的比重为77.4%。 房地产开发持续增长。2007年,房地产开发投资4.60亿元,比上年增长43.8%。其中商品房建设投资4.00亿元,增长49.3%;土地开发投资0.26亿元,增长30.0%。房屋施工面积66.09万平方米,增长14.8%,其中住宅面积52.79万平方米,增长17.3%。房屋竣工面积13.38万平方米,下降15.5%,其中住宅竣工面积11.46万平方米,下降10.5%。 五、贸易和招商引资 消费市场快速增长。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27.91亿元,比上年增长17.3%。其中城市消费品零售总额6.82亿元,增长22.2%;农村消费品零售总额21.10亿元 ,增长15.8%。按行业划分,批发零售贸易业完成23.27亿元,比上年增长15.4%;住宿和餐饮业完成4.64亿元,增长27.8%,其他0.01亿元,与上年持平。 外贸出口继续增长。2007年,我市外贸出口1856万美元,比上年增长32.1%。 招商引资成绩显著。在这一年里,我市招商引资力度继续加大,招商成果丰硕。2007年,共新签协议(合同)219个,比上年增加7个,客商协议投资56.0亿元。全年引进外资项目7个,实际利用境外资金4392万美元,比上年增长3.1%;其中工业项目实际利用境外资金4392万美元,增长25.4%,占引进外资总额的100.0%;引进市外境内项目149个,其中工业项目120个;实际市外境内资金27.80亿元,增长15.8%,其中工业项目25.3亿元,占引进市外资金的91.0%。到2007年末,全市共有外资注册企业22家,比上年增加3家,外资企业年末就业人数3500人,增长12.9%。 六、交通、邮电 交通运输平稳发展。随着经济整体高速发展,物流量不断增大。2007年全市(除铁路系统)实现货物运输量1723.0万吨,比上年增长22.3%,在货运量中,水路货运量986万吨,增长45.4%;公路货运量726万吨,增长2.1%。全市货运周转量195068万吨公里,增长39.2%。水路货运周转量160356万吨公里,增长51.2%;公路货运周转量34712万吨公里,增长2.0%。全年公路客运量662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2%,客运周转量24301万人公里,增长1.5%。 邮电通信业继续发展。2007年,我市邮电通信业完成邮电业务总量24781.6万元,比上年增长5.5%。2007年末,我市电话装机容量达23.00万门,固定电话用户达到18.60万户,其中城市固定电话用户6.14万户,农村用户12.46万户;全市住宅电话达到17.06万户,增长4.7%。其中城市住宅电话5.35万户,农村住宅电话11.71万户。“小灵通”电话业务继续保持快速发展,到年末,用户已达2.75万户,比上年减少1.11万户,减少28.8%。移动电话用户23.69万户,比上年增加3.50万户,增长17.3%。全市通电话的行政村551个。2007年,我市电话普及率为每百人37部,比上年每百人增加了5部。 2007年我市邮路总条数3条,邮路总长度417公里,农村投递路线总长度3499公里。邮政部门全年发行各类报刊46728份。 七、财政、金融和保险 财政收入继续保持快速增长。2007年,我市财政总收入连续突破11亿、12亿和13亿元大关,达到13.1166亿元。比上年增收2.8468亿元,增长27.7%,其中中央收入5.69719亿元,增收0.95250亿元,增长20.1%;省级收入0.2081亿元,增长37.1%;地方收入7.21131亿元,增收1.83795亿元,增长34.2%。在地方收入中,工商税收完成4.09980亿元,增长26.4%;企业所得税0.33108亿元,增长38.7%;其他收入0.79589亿元,增长14.4%。在财政总收入中,乡镇财政收入共完成5.131550亿元,增长27.5%。乡级财政总收入占全市财政总收入39.1%,比上年下降0.1个百分点。全市财政总收入超千万元的乡镇、街道有15个,比上年增加1个,其中超5000万元的4个,超4000万元的4个,超2000万元的9个。2007年,我市财政一般预算支出14.52亿元,比上年增长30.1%。 金融市场平稳运行。全市金融机构年末各项存款余额100.15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2.9%。其中企业存款18.96亿元,增长19.2%;城乡居民储蓄存款74.35亿元,增长9.4%;农业存款2.10亿元,增长60.4%。年末贷款余额67.41亿元,比上年末增长5.1%。其中短期贷款余额32.79亿元,减少8.0%;中长期贷款余额32.03亿元,增长8.0%。在短期贷款中,工业贷款余额13.65亿元,减少21.0%;农业贷款余额7.98亿元,增长23.5%;私营企业及个体户贷款余额0.12亿元,增长188.9%。 现金流通总量增加。全年金融机构现金累计收入301.26亿元,比上年末增加58.97亿元,累计增长15%,现金支出303.48亿元,增加57.57亿元,增长13%。全年现金投放2.22亿元,比上年减少1.40亿元,累计比上年减少38.7%。 保险业务平稳发展。全年保费收入13253万元,比上年增长1.4%。其中财产险类保费收入2663万元,比上年增长28.5%;人身险、寿险类保费收入10590万元,下降3.7%。全年保险理赔及给付支出1689万元,上升2.1%。其中财产险类理赔及给付1057万元,与上年持平;人身险、寿险类理赔及给付632亿元,增加6.9%。 八、教育和科学技术 教育事业稳步发展。2007年,我市教育继续深化改革,调整教学网点,充分挖掘和利用师资资源,不断提高教育质量。到年末,全市共有各类学校395所,比上年减少114所,其中普通中学49所,职业中学3所,小学343所。各类在校学生(不含幼儿园及成人教育)22.50万人,比上年增加1.94万人,上升9.4%,其中高中在校生2.01万人,增加0.02万人,增长0.79%;初中在校生人数5.35万人,减少0.18万人,下降3.4%;职中在校生0.23万人,增长24.2%;小学在校生14.88万人,增加2.06万人,增长16.1%。2007年,我市万人在校生人数为1816人,比上年增长16.9%。各类学校教职工人数1.07万人,比上年增加0.01万人。其中普通中学0.43万人,小学0.61万人,与上年持平。普通中学专任教师学历达标率9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