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统计公报统计公报
宜春市丰城市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发布时间:2010-03-09来源:宜春市丰城市统计局 点击:
2006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第一年,丰城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认真贯彻落实宏观调控的各项政策措施,紧紧咬住“全力打造全省最好县市,奋力冲刺全国百强县市,努力建设现代化中等城市”的宏伟目标,齐心协力,努力拼搏,实现了国民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和谐、快速、健康发展。 一、综合 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据初步核算,2006年丰城市完成生产总值110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8.5%,增速比上年下降0.4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3.80亿元,增长5.3%,增幅比上年提高2.3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47.50亿元,增长27.3%,增幅比上年下降4.7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38.70亿元,增长19.1%,增幅下降3.3个百分点。在第二产业中,工业增加值完成36.50亿元,增长31.5%,增幅比上年下降0.5个百分点. 财政收入保持高速增长。2006年,丰城市财政总收入102698万元,比上年增长31.6%,其中国税完成58373.0万元,比上年净增收12510.1万元,增长27.3%,增幅比上年提高7.7个百分点;地税完成27003.0万元,比上年净增收6987.5万元,增长34.9%,增幅提高6个百分点。财政完成17322.0万元,增长23.5%。财政总收入中,非税收入6957.8万元,占财政总收入的6.8%,比上年下降了1.3个百分点。 经济结构继续调整优化。2006年,丰城市经济结构进一步得到改善。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25.0:39.5:35.5调整为21.6:43.2:35.2,第二产业所占比重同比提高了3.7个百分点,非农产业占经济总量达78.4%,比上年提高3.4个百分点。 就业形势得到初步缓解。2006年,丰城市从业人员63.05万人,其中城镇从业人员14.27万人,乡村48.78万人。当年城镇新增从业人员2.93万人,比上年增长128.1%,城镇登记失业率3.1%,比上年下降0.7个百分点。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经济结构依然不尽合理,消费拉动经济发展的比重过小;农业基础不够稳定,农民增收难的矛盾依然突出;地方工业基础仍然薄弱,大型、特大型工业项目不多,工业发展后劲需进一步加强;就业再就业压力依然存在,部分居民生活仍然比较困难。 二、农业 2006年,丰城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6.98亿元,比上年增长5.1%,其中农业产值20.39亿元,增长11.6%;林业产值1.28亿元,增长3.8%;牧业产值9.11亿元,下降6.3%;渔业产值5.5.93亿元,增长3.8%。农业商品产值28.88亿元,商品率为78.1%,比上年提高0.8个百分点。 种植结构继续调整。今年国家继续执行粮食直补、良种补贴等一系列惠农政策,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种粮积极性。全年粮食作物种植面积15.02万公顷,比上年增加0.08万公顷,增长0.5%;油料作物种植面积2.16万公顷,减少0.26万公顷,下降10.7%;棉花种植面积0.05万公顷,减少0.01万公顷,下降24.7%;蔬菜、瓜果种植面积1.91万公顷,增加0.07万公顷,增长3.7%。全年粮食总产量82.26万吨,比上年增长5.0%;其中早稻产量33.90万吨,比上年下降0.5%,二季晚稻产量39.26万吨,增长8.6%;油料作物总产量2.81万吨,增长7.8%,其中花生总产量1.83万吨,增长30.3%;油菜仔0.73万吨,下降25.9%,棉花总产量0.04万吨,下降13.7%,蔬菜瓜果总产量40.81万吨,与上年持平。 林业生产良性发展。积极稳妥进行林业产权制度改革,激发林区农民造林、护林的积极性。全年实现退耕还林面积667公顷,比上年增加267公顷,年末实有封山育林面积15333公顷,其中本年新封面积1333公顷,增长9.5%,幼林抚育18000公顷;生产各种花卉300万支,盆栽植物400万盆,分别比上年增长42.9%和33.3%。全年木材采伐量3.37万立方米,增长20.4%,各种竹材采伐量135.10万根,增长113.3%。 牧业生产有增有降。全年生猪饲养量76.98万头,比上年增加0.8万头,增长1.1%。其中出栏51.38万头,增加5.59万头,增长10.9%;年末存栏25.60万头,减少4.79万头,下降15.8%。家禽饲养量为1814.51万羽,比上年减少408.59万羽,下降18.4%,其中出笼1018.66万羽,减少276.53万羽,下降21.4%;年末存笼795.85万羽,减少132.06万羽,下降14.2%。肉类总产量为5.33万吨,增长2.1%。禽蛋总产量2.18万吨,比上年下降8.4%。 渔业生产较快发展。2006年丰城市渔业生产继续保持快速发展势头,丰城市水产品养殖面积为22.82万亩,比上年增加0.81万亩,增长3.7%。水产品总产量7.59万吨,比上年增加0.53万吨,增长7.5%。其中鱼类总产量6.50万吨,比上年增加0.36万吨,增长5.9%;虾蟹类产量0.67万吨,增加0.07万吨,增长11.7%;贝类产量0.17万吨,增长6.3%。珍珠产量19吨,增长35.7%。特种水产品产量为2.16万吨,增长12.5%。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保持高速增长。2006年丰城市工业总产值完成124.25亿元,比上年增长43.2%,其中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84.09亿元,增长43.6%。丰城市工业增加值36.50亿元,同比增长31.5%,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6.90亿元,增长39.3%。市属工业总产值完成81.89亿元,比上年增长56.4%;市属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41.72亿元,增长93.1%;市属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3.72亿元,增长75.5%。2006年丰城市原煤产量506万吨,比上年增长9.5%;焦炭22.01万吨,增长7.8%;水泥220.32万吨,增长150.1%;钢材3.63万吨,增长207.6%;铜材1.18万吨,增长48.6%;火力发电706884万千瓦时,下降2.8%;钨精矿712吨,下降23.4%。 园区建设不断发展。2006年末,丰城市工业园区开发面积4平方公里,落户园区的企业116家,比上年增加43家,其中已投产的工业企业75家,在建工业企业28家,非工业企业13家。全年园区共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6.61亿元,比上年增长164.1%。其中基础设施投资1.13亿元,增长4.6%。企业投资15.48亿元。增长197.1%。园区工业总产值完成58.74亿元,比上年增长97.0%。园区企业全年缴纳税金42049万元,增长77.6%。园区平均每平方公里产出146850万元,贡献税收10512万元。 工业经济效益显著提高。规模以上工业全年主营业务销售收入81.13亿元,比上年增长60.2%,工业产品销售率为96.52%,实现利润5.13亿元,比上年增长107.7%,利税总额11.08亿元,增长72.9%,企业资产合计96.01亿元,负债合计78.57亿元,分别比上年增加10.38亿元和3.45亿元。资产负债率由上年的81.8%下降为77.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