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统计公报统计公报
新余市渝水区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发布时间:2010-03-09来源:新余市渝水区统计局 点击:
2007年,全区人民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立足工业强区的发展理念,积极推进经济方式转变,加快统筹城乡发展步伐,着力构建和谐社会,经济呈现又快又好的发展势头,社会各项事业健康有序发展。 一、综 合 国民经济迈上新台阶,GDP首次突破50亿大关,产业结构调日趋良性。2007年,全区生产总值52.54亿元,比上年增长15.7%,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2.76亿元,增长5.3%; 第二产业增加值25.69亿元,增长24.1%; 第三产业增加值14.09亿元,增长11.8 %。三次产业结构比重为24.28:48.91:26.81,与上年相比,第一产业比重下降3.81个百分点,第二产业上升4.99个百分点,第三产业下降1.18个百分点。受食品价格大幅上涨因素的影响,市场价格指数攀升。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上涨4.45个百分点,其中食品价格指数上涨了12.04个百分点;商品零售价格总指数上涨了3.99个百分点。 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日益凸现;农业产业化水平不高,农民增收缓慢;就业再就业压力依然较大,社会保障体系需进一步完善。 二、农 业 农业产业有效推进,特色农业凸现规模。加快农业结构调整步伐,发展特色农业,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促进了农村经济的稳定发展。全区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1.73亿元,按可比价比上年增长6.4%,其中,农业产值12.09亿元,增长3.7%;林业产值1.98亿元,增长39.6%;牧业产值5.25亿元,下降1.8%;渔业产值1.86亿元,增长16.6%;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0.55亿元,增长16.4%。 种植业结构调整继续稳步推进。粮食作物面积稳中有升。粮食作物、经济作物、其他作物播种面积之比由上年的68.89:22.76:8.35调整为72.5:21.8:5.7。农产品产量平稳增长。全区粮食总产量30.6万吨,增长3.2%;棉花产量7977吨,增长46.5%;油料产量7535吨,下降11.1%;水果产量14599吨,增长9.9%,其中柑桔产量10995吨,增长22.6%;蔬菜产量9.93万吨,下降9.9%。特色农业成效明显。七里山、罗坊万亩新余蜜桔基地基本建成,蒙山新余蜜桔果业带正在抓紧建设,全年新增新余蜜桔1.5万亩,我区被批准为“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新余蜜桔)标准化生产基地”。 畜牧业稳中有升。全年肉类总产量3.05万吨,比上年增长3.4 %;生猪出栏31.31万头,增长10.4%,牛出栏3.58万头,下降13.1%,家禽出笼182.7万羽,下降6.7%,家禽产蛋量1758吨,下降16.5%。年末生猪存栏12.9万头,牛存栏6.52万头,家禽存笼117.5万羽。 渔业生产稳步发展。全年水产品总产量1.58万吨,比上年增长 11.3%。其中,特种水产养殖产量2851吨,增长14.0%,占水产品总产量的18.0%。 农业基础设施和生产条件继续改善,投入进一步加强。2007年大中小型水库149座,总库容14084万立方米,兴利库容10599万立方米,完成土石方220万方,投入劳动工日170万个,当年改造中低产田0.5万亩,有效灌溉面积达36.37 万亩,水土流失治理面积30.45万亩。农业机械化程度增强。2007年末全区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43.6万千瓦,增长16.1%,其中农用排灌机械动力8.13万千瓦,收获机械动力1.1万千瓦,分别增长7.3%和32.0%,畜牧业机械、林业机械、渔业机械的动力也分别达到6742千瓦、10780千瓦、13.47万千瓦。对农机化投入资金达2525.1万元,其中中央、地方财政投入302.8万元,农民个人投资2222.3万元。在农机化投入资金中,用于农业机械购置资金达2413.8万元,占投入资金的95.6%。 三、工业、交通和建筑业 工业进入快速增长上升通道,规模工业迅猛发展。2007年,全区始终坚持工业强区发展不动摇,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推进和工业平台建设,着力引进、培育、扶持、发展一批规模优势企业,工业呈现快速发展态势。全区完成工业增加值21.27亿元,比上年增长28.5%,占GDP的40.5%,比上年提高了5.9个百分点,主导地位更加突出。完成工业总产值68.1亿元,比上年增长30.2%,其中集体工业0.84亿元,增长0.9%,股份合作企业0.12亿元,增长124.6%,有限责任公司17.97亿元,增长51.4 %,个私企业47.99亿元,增长25.7%,外资企业完成1.47亿元,增长33.8%,港澳台投资企业0.7亿元,增长163.7%。规模工业企业比重迅速提升, 经济运行质量稳步提高。全区118户规模工业企业完成总产值57.3亿元,占全部工业产值的84.2%,比上年的73.3%提高了10.9个百分点。在规模工业中,重工业完成产值52.96亿元,占92.4%;轻工业完成产值4.34亿元,占7.6%。产销率达99.6%,企业亏损面为10.2%,盈亏相抵,实现利润1.24亿元,企业资产负债率57%,总资产贡献率为14.5%,全员劳动生产率153104元/人。年,流动资产周转率4.6次。 交通运输业稳步发展。全区公路1441条,公路里程2118公里,比上年增长7.3%。旅客周转量12624万人公里,旅客运输量631万人,货物运输量516万吨,货物周转量13418万吨公里,分别比上年增长1%,1.5%,12.4%,13%。 建筑企业生产平稳增长。全区15家资质等级三级及以上建筑施工企业完成建筑总产值18352万元,完成竣工产值18457万元,房屋建筑施工面积94.7万平方米,实现利润总额5487万元。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结构进一步优化。2007年,加快统筹城乡发展,加速工业发展进程,着力抓农林水利、生态环境、教育卫生、城镇基础建设和重大工业项目建设,固定资产投资呈现良性发展态势。2007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6.4亿元,增长46.8%,其中基本建设投资完成20.5亿元,增长50.0%;更新改造投资完成2.2亿元, 增长33.3%;房地产开发完成3.7亿元,增长39.0%。重点工程进展顺利。南安、观巢土地整理全面完成;袁河圩堤整治加固和龙门口、曹王庙等水库除险加固进展顺利; 1.3万人饮水困难和饮水安全问题得到解决;良山钢管Φ219㎜热轧钢管生产线技改项目已正式投产;良山普田电器模具钢项目完成了与新钢公司的资产交接;良山工业基地金属制品项目主体工程已基本完成;泰利公司球团项目完成一期工程;良山工业大道路基土方工程和桥涵基础工程已完成;纳乐家具广场、毛家农贸市场等一批专业市场相继建成;渝水一中新校区主体工程全面竣工;罗坊、良山等7个乡镇卫生院改造工程全面完成。全区50万元及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2.31亿元,增长48.3%。其中,500万元及以上投资完成21.09亿元,占50万元及以上投资的94.5%。从产业结构看,第一产业投资1.64亿元,增长50.9%;第二产业完成10.45亿元,增长40.5%;第三产业完成10.22亿元,增长56.8%。非国有投资完成17.91亿元,增长37.3%,占50万元及以上固定资产投资额的80.3%,比上年提高了0.8个百分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