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统计公报统计公报
新余市分宜县200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发布时间:2010-03-09来源:新余市分宜县统计局 点击:
2004年,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县人民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实施工业强县,招商引资和项目带动战略,坚定不移地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产业化,沉着应对,努力消除宏观调控政策给经济带来的负面影响,取得了明显成效。国民经济平稳加快发展,运行质量和经济活力得到提升;农业生产形势喜人;工业经济质量和效益显著提高;各项改革积极稳妥推进,对外开放进一步扩大;基础设施建设有效加强,城乡面貌得到改观;城乡居民生活明显改善;各项社会事业有新的发展。 一、综合 初步核算,全年全县生产总值为208696万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6.7%,生产总值首次突破20亿元大关,跃上了一个新台阶。其中,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50722万元,增长5.1%;第二产业完成增加值104939万元,增长24.7%;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53035万元,增长12.1%,第一、第三产业对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为8.4%、22.4%,分别比上年提高3.9个百点、1.8个百分点。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27.6:46.6:25.8调整为24.3:50.3:25.4,三产比重首次超过一产。人均生产总值为6748元,比上年增长16.1%,按年末汇率折算,约合816美元,比上年增加145美元。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为103.1%,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涨3.1%。分类别看,食品类上涨10.3%,其中粮食上涨35.3%,肉禽蛋及其制品上涨22.5%,水产品上涨19.0%;居住类上涨6.0%;其他类都有不同程度的下跌。全年城镇新增从业人员4200人;组织大型就业招聘会2次,安置下岗失业人员858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率47.2%;实现省外劳务输出4.65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8%,控制在目标以内。 全年各项改革稳步推进,农村税费配套改革顺利实施,各项惠农政策全部落实到位,农民负担继续减轻,全年减免农业税546.9万元,发放各种补贴资金730.1万元;林业产权制度改革开始启动;国有企业改革继续推进,县造纸厂、县钨矿改制完成,江西锂厂正式移交地方管理,依法进行了破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走在全省前列,公共卫生体系加快建立和完善;收支两条线管理进一步规范,公共财政框架逐步构建;农村信用社增资扩股改制等金融改革进展顺利;杨桥中学与杨桥初中合并完成,教育资源整合步伐加快,教育改革全面启动。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农民基础还不牢固,粮食增产、农民增收空间较小;电力等能源供应紧张,原材料价格上涨幅度较大,企业流动资金较紧;部分居民生活仍较困难,就业再就业压力依然较大;安全生产、社会治安有待加强,经济发展环境有待改善。 二、农业 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90716万元,按不变价计算,比上年增长7.2%,增速加快3.6个百分点。全年粮食种植面积39.23万亩,比上年增加31168亩,增长8.6%,扭转了连续四年减少的局面。其中,早稻播种面积13.56万亩,增长12.4%;二晚播种面积13.69万亩,增长2.2%。粮食总产量12.44万吨,比上年增加17613吨,增长16.5%,其中,早稻产量4.25万吨,增长18.8%;二晚产量4.84万吨,增长5.3%。全年苎麻种植面积30579亩,比上年增长1.3%,总产量2547吨,增长0.9%;瓜果种植面积15540亩,比上年增长18.8%,其中西瓜面积增长16.9%;蔬菜种植面积62492亩,比上年下降13.5%;油料产量2469吨,下降12.6%,其中油菜籽产量下降17.6%。全年水果产量2952吨,比上年增长11.6%。其他农作物在扩大优质品种的基础上保持平稳发展。全年生猪出栏20.53万头,比上年增长13.5%;牛出栏1.49万头,增长4.9%;羊出栏2.17万头,下降5.7%;家禽出笼183.2万羽,下降4.8%。肉类总产量19670吨,比上年增长8.6%。其中,猪肉产量15229吨,增长11.1%;牛肉产量1256吨,增长3.4%;羊肉产量354吨,增长3.2%。全年水产品产量8950吨,比上年增长5.3%。规模养殖发展势头良好,全县共有各类养殖专业户5087户。全年油茶籽产量2006吨,比上年增长1.5%;松脂产量267吨,增长2.7%;板栗产量217吨,增长6.4%。全年木材采伐41591立方米,比上年减少7309立方米;竹材采伐27.03万根,比上年减少27.97万根。苗木产量1157万株,比上年增长6.4倍。全年有效灌溉面积达到18.87万亩,新增750亩。全县年末农业机械总动力达12.51万千瓦,比上年增长11.9%。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产品销售收入89976万元,同比增长39.4%;增加值26641万元,同比增长40.4%;利税总额7943万元,同比增长15.2%;分别比2001年增长1.46倍、2.84倍、3.19倍。工业“三年翻番”目标顺利实现。全部工业增加值达到86999万元,比上年增长27.8%,对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达62.2%,工业化率达到41.7%。规模以上工业按经济类型分:国有企业增加值增长20.1%,集体企业增加值下降9.2%,股份制企业增加值增长75.8%,私营企业增加值增长21.3%,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增加值增长13.2%。规模以上工业产品产销率98.3%,比上年提高0.8个百分点。分产品看:水泥产量106.7万吨,增长58.1%;发电量53674万千瓦时,增长91.8%;啤酒产量4570千升,增长41.5%;乳产量2017吨,增长91.9%;供电量9426万千瓦时,增长48%;电动机25.5万千瓦,增长37.1%;夏布2188万米,增长2.5%;驱动桥6527台,下降11.8%;原煤3.4万吨,下降30.8%。全县工业园区招商签约资金33200万元,实际到位资金14650万元。园区内30家企业已有22家投产,实现工业总产值7631万元,产品销售收入6026万元,利润354万元,税金657万元。全年全社会建筑业实现增加值17940万元,比上年增长12.1%。全县具有建筑业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完成总产值17480万元,增长77.1%,房屋建筑面积291784平方米,增长27.4%。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98527万元,比上年增长41.2%。城镇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完成93527万元,增长42.9%;其中,基本建设投资完成26464万元,增长38.9%;更新改造投资完成59863万元,增长247.8%;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7200万元,比上年增长373.7%。在城镇投资中,基本建设投资占28.3%;更新改造投资占64.0%,房地产开发投资占7.7%。在基本建设和更新改造投资中,第二产业投资完成59863万元,增长247.8%,其中,电力投资25918万元;第三产业投资完成26464万元,增长38.9%。全县商品房屋施工面积121471平方米,增长190.6%;竣工面积62141平方米,增长622.6%;销售面积33680平方米,增长284.9%;销售收入完成3145万元,增长650.6%。全县重点项目投资计划完成较好,建设进展顺利。城西工业园首期“七通一平”工程完成,家家乐购物广场竣工交付使用;高速公路连接线全面完工;松山至安福、杨桥至三阳公路改造基本完成;电厂20万千瓦循环口硫化床机组改造工程正在实施;太平洋购物广场建设已经开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