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统计公报统计公报
上饶市德兴市200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发布时间:2010-03-09来源:上饶市德兴市统计局 点击:
主要产品产量有升有降。全市共产铜精矿含铜量12.33万吨,增长2.38%。域内全部黄金产量7289.248千克,其中规模以上独立金矿产含金量1412千克,下降3.35%。钼精矿2220吨,增长1.37%。水泥10.35万吨,下降31.17%。异VC钠8919吨,增长31.43%。发电量5215万千瓦时,下降8.19%。细木工板3.52万立方米,增长40.56%。精制食用油385吨。铸件(不含钢球)5504吨。棕床垫2461立方米,增长29.87%。 建筑业稳步发展。全社会建筑业实现增加值3.61亿元,同比增长13.7%。具有资质等级的建筑企业9家,由于企业重组扩大规模,总量比上年减少。 四、固定资产投资 投资规模不断扩大。2005年,全市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宏观调控政策,注重产业结构调整,狠抓项目建设,有力地拉动了国民经济增长。全年全社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总额16.05亿元,比上年增长45.12%,增速比上年提高4.98个百分点,“十五”期间年均递增30.88%。在总投资中,全市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完成9.79亿元(不含铜矿主业和高速公路投资),增长67.31%,其中城镇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8.23亿元,增长44.28%。按经济类型分,其中:国有投资3.66亿元,增长56.03%;非国有投资完成6.13亿元(含私人建房),增长73.28%。南门新区的发展带动了房地产开发市场迅速升温,2005年共完成投资1.25亿元,首次突破亿元大关,比上年增长5.31倍。2005年新增固定资产5.20亿元,竣工房屋面积16.52万平方米,增长101.43%。 重点工程进展顺利。城市建设按照“完善老区,建设新区,重点打造一河两岸”的总体思路,投入不断加大,新区建设、旧城改造、工业园区建设全面铺开,城镇化建设事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2005年,全市城镇化率达到48.1%,比2000年的38.59%提高了9.51个百分点,比全省平均水平高11.1个百分点。城区面积也由“九五”末期的4.1平方公里拓展到10平方公里。市法院大楼、公路局大楼、电信大楼、聚远楼、银泗一级公路A标段、河西防洪堤、南门新区三条主干道、滚水坝等一大批市政重点工程相继竣工或即将竣工,南门商苑、金都花园、南门商城、唯德山庄、德兴大酒店和别墅群等房地产项目全面施工,银鹿工业区标准厂房建设进展顺利,德铜硫酸厂完工投产,三和金业项目基本完工。整个城区园区到处呈现出一派繁忙的景象,城市面貌正在发生巨大而深刻的变化。景婺常高速公路进展顺利,15条省道、县道和乡村公路先后开工,交通瓶颈状况有所缓解,“四网”设施日臻完善。在2004年基本实现乡乡通油路的基础上,65.6%的行政村实现了通油路。全市公路总里程从2000年的932.9公里增加到1083.9公里,被评为全省“十五”公路建设先进市。 五、国内贸易 消费品市场稳中有升。“十五”期间,全市城乡居民收入持续增加,支撑居民消费需求不断增强,消费品市场保持了稳中见旺的基本态势。2005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9.57亿元,比上年增长16.92%,其中城市消费品零售额5.35亿元,增长4%;农村消费品零售额4.22亿元,增长38.69%,增幅比城市高34.69个百分点。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7.33亿元,增长19.73%;餐饮业2.19亿元,增长8.52%。全市登记注册的个体工商户3786户,从业人员6662人。各类超市、连锁店、专卖店等现代化商业形态加快发展,其网点已辐射到中心集镇等农村地区。市场繁荣消费水平日益提高,商品房销售情况良好,电脑、私家车等大宗消费品正逐步进入普通家庭。 对外贸易强劲增长。2005年全市外贸出口总额1834.1万美元,比上年增长30.82%。主要出口企业有百勤异VC钠公司和洁美制鬃厂等。但经济外向度依然偏低,仅为3.76%。 招商引资平稳增长。全市不断优化招商引资环境,招商引资工作成效明显。全年合同引资额26.75亿元,实际利用市外资金21.52亿元,比上年增长19.29%;实际引进境外资金1089万美元,同比增长6.24%。引资质量逐年提高。全年招商引资项目47个,大部分是工业项目,项目个数虽然比上年减少,但单个投资规模增大。 六、交通、邮电 交通运输业发展迅速。全年共完成客运量345.5万人,比上年增长9.37%。旅客周转量27331万人公里,增长40.23%。全年完成货运量178万吨,货物周转量10082万吨公里,增长4.11%。货物运输、物流配送出现多元化、专业化。 邮电通讯业稳步发展。全年邮电业务总量9392万元,比上年增长5.07%。移动电话用户6.70万户,增长46.61%。互联网用户3500户。全市固定电话普及率17部/百人,固定电话5.22万部。 七、财政、金融、保险 财政收入增势强劲。全年全市实现财政总收入4.05亿元(不含基金),比上年增长34.15%,净增一个亿。其中:地方财政收入2.43亿元,增长44.42%;一般预算收入1.95亿元,增长21.07%,其中:工商税收14330.8万元,增长34.67%。分部门看,国税完成2.26亿元,增长64.37%,完成情况最好,比上年高出13.42个百分点;地税完成1.32亿元,增长17.24%;财政完成0.47万元,下降8.92%。“十五”期间全市财政总收入(不含基金)年均递增16.21%,比“九五”期间快15.1个百分点。全市财政收入过千万元的乡镇达4个,其中泗洲镇、银城镇、新岗山镇跨入“全省农村经济发展百强乡镇”行列,泗洲镇成为上饶市首个财政收入过亿元的乡镇。全年财政支出3.95亿元,同比增长38.0%,其中:教育支出5739.0万元,增长18.9%;科学支出104万元,增长79.3%;社会保障补助支出1623万元,下降11.8%;抚恤与社会福利救济总支出1707万元,增长22.6%,保证了低收入人群的生活质量,体现了政府的人文关怀。 金融稳定健康运行。2005年末,全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30.25亿元,比上年初增长3.17亿元,增长12.9%,其中企业存款2.59亿元;城乡居民储蓄存款25.02亿元,增加2.96亿元,同比增长13.41%。全市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17.25亿元,比上年减少0.72亿元,下降0.41%。金融机构对中长期贷款投放力度加大,年内中长期贷款比年初增加1.83亿元,同比增长40.31%。现金支出75.63亿元,增长15.86%。全年现金净投放2.74亿元,比上年下降11.79%。 保险事业继续发展。全年全市实现保费收入5847.4万元,增长9.54%,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1228万元,增长85.86%;人寿险保费收入4619.4万元,增长4.23%。 八、教育、文化 教育事业稳步发展。全市继续合理配置教学资源,教学设施不断更新改善。全市共有学校95所,其中:中学23所,小学72所。在校学生37223人,其中:中学生17758人,小学生19465人。幼儿园达标率继续提高,全市共有达标幼儿园50所,在园幼儿5788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