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统计公报统计公报
上饶市德兴市200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发布时间:2010-03-09来源:上饶市德兴市统计局 点击:
德兴市统计局 二00六年七月 2005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上下认真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坚定不移地实施工业强市、项目立市、开放活市战略,继续深化改革,大力招商引资,加快推进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经济发展速度进一步加快,发展后劲逐渐增强,人民生活进一步改善,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国民经济保持了良好的发展态势,全面完成了“十五”计划确定的目标任务。 一、综合 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2005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39.27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5%,增幅比上年加快0.8个百分点,是1997年以来增长速度最快的一年。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57亿元,增长4.5%;第二产业增加值24.24亿元,增长16.3%;第三产业增加值10.46亿元,增长17.2%。在第二产业中,工业增加值20.63亿元,增长16.2%。三次产业占生产总值比例结构为11.64:61.72:26.64,与上年相比,一产下降1.21个百分点,二产上升0.5个百分点,三产增加0.71个百分点。“二、三、一”产业格局得到调整,结构更趋合理,三次产业均衡发展。“十五”期间生产总值年均递增13.39%,比“九五”期间快3.71个百分点。全市人均生产总值达到12455元,比上年增加1693元,增长15.73%。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规划指标均完成或超额完成了“十五”时期的预定目标。2005年,全市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了0.91番;人均生产总值翻了0.85番;财政总收入(含基金)翻了1.19番;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翻了1.94番,五年累计投资47.08亿元,超出十五规划目标29.58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五年平均递增10.53%;外贸出口总额翻了2.39番;农民人均纯收入五年平均每年净增228.8元,平均每年递增7.50%。 经济社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经济总量仍然偏小,经济发展整体水平与发达地区相比仍有较大差距,经济运行质量有待提高;农业基础薄弱,农民持续增收难度较大;地方工业实力单薄,工业园区规模偏小,缺少外向型企业,整体竞争优势不突出;出市通道不畅,交通瓶颈依然存在;第三产业发展滞后,财政困难状况没有得到根本性缓解;就业形势依然严峻,社会保障体系有待健全,部分群众生活存在困难;发展的软硬环境有待进一步优化。 二、农业 粮食生产形势喜人。随着中央各项惠农政策的实施,农民生产积极性热情不减,农业生产稳步发展。农民负担逐年减少,合同内实现了零负担,农村社会更加稳定。全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29.20万亩,比上年增长3.89%,继续保持增长势头,其中早稻7.68万亩,增长9.58%;二晚8.04万亩,增长16.48%。全年粮食总产量103391吨,增长5.07%,其中稻谷产量增长6.20%,增幅比上年有所减缓。主要农产品产量有升有降。油料3140吨,增长4.08%,其中油菜籽2350吨,增长5.86%;水果3792吨,下降4.19%。畜牧业及多种经营发展平稳。全年出栏肉猪8.71万头,增长14.15%。年末生猪存栏6.82万头,下降7.96%。全年肉类总产量8332吨,增长10.49%,其中猪肉产量7367吨,增长9.58%。水产品产量7100吨,增长1.43%。 农业产业化稳步发展。全市拥有各类农业企业128个,比上年增长12.28%。农业龙头企业对农民增收促进作用明显提高,全市拥有1个国家级、2个江西省级、3个上饶市级和14个本市级农业龙头企业,拥有绿色食品标志4个(异VC钠、红花茶油、无核碰柑、五季天茶油)、有机食品标志2个(露野山茶油和碧水兰芗绿茶)。“维纳牌”异VC钠、“珍珠牌”药品、德畅竹胶板和绿野细木工板被评为江西省著名注册商标和名牌农产品。种养大户不断增多。全市20亩以上的农业大户184户,增长1.66%。20亩以上的果业大户106户,增长4.95%。20亩以上林业大户3377户,增长5.63%。养殖500羽以上的大户216户,增长8.0%。农民工的就业环境日益改善,权益得到尊重。全市外出务工人数34927人,增长3.82%。外出务工收入增长加快。全市农民工外出务工收入达18725万元,增长29.87%,是近年来增长最快的一年。2005年我市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770元,比上年增长10.04%,被评为全省农民增收先进县市。 林权制度改革试点工作基本完成。全市林业用地面积240.8万亩,占土地总面积的78%。全市森林活立木总蓄积量770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由“九五”期末的74.3%上升到75.1%。森林总面积141270公顷,是全国重点林业县(市)。2004年开始的林权制度改革试点,到2005年底已经基本完成,林权证发放率达98%,通过了省级试点验收,取得阶段性成果,林农生产积极性明显高涨。当年造林1671公顷,被省政府授予2004—2005年造林先进单位。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较快增长。2005年全市完成全部工业增加值20.63亿元,比上年增长16.2%,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不含铜矿主业及308厂)实现增加值5.85亿元,增长43.53%。在规模以上工业中,国有企业实现增加值1.96亿元,下降1.75%;非国有企业实现增加值3.89亿元,增长86.80%。按轻重工业分,全年轻工业实现增加值0.64亿元,下降9.24%;重工业实现增加值5.21亿元,增长54.62%。在规模以上工业中,市属地方工业实现增加值5.28亿元,增长29.63%。产销衔接情况较好,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产销率达94.73%。 工业企业效益明显。2005年,全部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产品销售收入37.02亿元,比上年增长17.23%。剔除德兴铜矿主业和308厂,规模以上工业产品销售收入仍达18.03亿元,同比增长44.05%;实现利润9870.7万元,增长23.5%。实现利税1.72亿元,增长17.49%。在上饶市利润总额前30名企业中我市就占了7家。全市销售收入过亿元的工业企业6家(不含铜矿主业及308厂),比上年增加3家。销售收入过1000万元的工业企业达24家,比上年增加5家,累计实现收入16.98亿元,增长52.73%,占规模以上工业销售收入总额的94.65%。纳税过50万的工业企业达31家,比上年增加6家。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出口交货值1051万美元。2005年,在财政总收入中,来自工业的税收30028万元,工业对财政的贡献率达到74.06%(剔除基金因素),比2000年提高19.04个百分点,比上年提高13.76个百分点。获得2005年度全省工业发展年度贡献奖和全省工业“十强县(市、区)”专项奖。 园区建设发展迅速。全市现有两个工业园区,即市工业园区和大茅山经济开发区。2005年入园开工企业50家,新增25家。完成基础设施投入2.58亿元,增长122.69%。招商实际到位资金5.14亿元,增长24.15%。实现工业总产值9.04亿元,增长141.71%。实现销售收入8.67亿元,增长147.71%。实现利润总额4017万元,增长92.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