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统计公报统计公报
九江市德安县200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发布时间:2010-03-09来源:九江市德安县统计局 点击:
2005年是“十五”计划最后一年,全县人民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构建和谐富裕新德安,大力推进工业园区建设,加快城镇化发展进程,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全县经济稳定协调发展,质量和效益稳步提高,经济活力不断增强,城乡人民生活继续改善,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一、综合 经济持续稳定发展,据初步核算,2005年德安生产总值为137121万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16.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4650万元,增长6.5%;第二产业增加值为79011万元,增长20.6%;第三产业增加值为33460万元,增长18%。第一、二、三产占GDP的比重为18:57.6:24.4。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比上年下降1.2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同比提高1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提高0.1个百分点。全县城市化率32.4%,比上年提高了1.1个百分点。 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经济总量不大,增长方式依然粗放;农民增收后劲不足,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有待继续加强。 二、农业 粮食继续增产,主要农产品产量保持稳定。2005年,全年粮食播种面积达111915亩,比上年增长0.4%;粮食总产量43442吨,增长3%;油料总产量达4222吨,增长3.9%。棉花总产量4642吨,比上年下降8.6%;蔬菜、花卉等特色农业生产都大幅加强。 畜牧业生产稳步增长。全年生猪出栏58709头,比上年增长8.3%;生猪存栏50584头,增长0.9%;家禽出笼134万羽,增长16.5%;禽蛋产量11427吨,增长91.4%;肉类总产量达6068吨,比上年增长7.6%;水产品总量达4545吨,增长23.8%。 三、工业与建筑业 工业生产持续增长,产销衔接较好,经济效益继续提高。2005年,全部国有及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实现工业增加值达68095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8.9%,实现销售收入202997万元,增长46.4%;利税15479万元,增长45.1%。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均有所提高。水泥61万吨,轮胎55.6万条,棉纱1.6万吨,分别增长128.4%,11.9%,30.1%。工业产品销售率为98.7%,比上年提高0.2个百分点。 建筑业平稳发展。2005年,全县完成建筑业增加值6223万元,比上年增长21.5%。具有资质等级(四级及四级以上)建筑企业利润总额176万元,比上年增长193.3%,全年房屋建筑施工面积113837平方米,房屋建筑竣工面积108805平方米。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继续保持快速增长,投资结构不尽合理。2005年,全年固定资产投资111373万元,比上年增长79.5%。其中:城镇投资101167万元,增长63.3%,农村投资10085万元,增长105.6%,房地产投资14849万元,增长139.9%。 非国有经济投资快速增长。全部投资中,国有经济投资24880万元;非国有经济投资86493万元,非国有经济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重达77.6%。 工业投资继续加大。全部投资中,工业投资64497万元,比上年增长67.5%。其中:采矿业投资2094万元,制造业投资62273万元,电力、燃气及水供应业投资130万元。 房地产投资快速增长。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14849万元,比上年增长139.9%。商品房竣工面积127497平方米,商品房销售额11241万元。其中:现房销售额占57.7%,期房占42.3%。 五、交通运输与邮电通讯 交通运输、邮电和通讯业稳步发展。德安处昌九工业走廊中段,京九铁路。昌九高速公路、105国道、316国道通过境内。县城距南昌、九江机场不到1小时的路程。2005年全县境内公路里程达795公里。其中:村级通公路里程407公里,实现90%的行政村和40%的村民小组通水泥路的目标。全年完成邮电通信业务总量达5503万元。其中:邮政业务总量841万元;电信业务总量4662万元。年末局用交换机容量达30152门,固定电话21267门,农村住宅电话8659户,移动电话用户37043户,固定及移动电话户数达58310户,电话普及率达到37部/百人。 六、财政、金融和国内贸易 财政收入稳步增长。2005年全县财政总收入14381万元,比上年增长25.6%。其中:地方财政收入实现9196万元,比上年增长44.7%;各项重点支出和应急支出得到保障。 金融市场平稳运行。2005年年末全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为129350万元,比上年增长20.3%。其中:居民储蓄存款102342万元,比上年增加13648万元,增长15.4%。各项贷款余额71890万元。金融机构现金收入543840万元,比上年增长14.8%;现金支出555374万元,增长16.9%。保险业迅速发展,全县全年保费收入3666万元。 消费品市场活跃,全年实现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38019万元,比上年增长15.6%。其中:县以上实现消费品零售总额28214万元,增长15.6%;县以下农村实现消费品零售总额9805万元,增长15.6%。 七、文化、教育和卫生 文化、教育和卫生事业健康发展。群众性广场、社区文化娱乐活动丰富多彩,人民的身体健康水平普遍提高。2005年末,全县有电视用户16000户。教育事业稳步发展,民办教育事业欣欣向荣。2005年全县共有普通中学17所,专任教师689人,在校学生9614人;全县共有小学25所,教学点41个,小学专任教师856人,在校学生9018人。卫生事业进一步发展,体制改革不断深化。至2005年末,全县拥有卫生机构29个,卫生技术人员593人,实有床位483张。县人民医院综合住院大楼已交付使用。全县的医疗条件大幅度改观。 八、人口与人民生活 2005年末,全县人口总数达155806人,其中:非农业人口50464人,年出生人口3054人,出生率12.4‰,死亡人口1576人,死亡率6.9‰。全年净增人口1478人,自然增长9.4‰。2005年,全县城镇在岗职工人均工资10224元,比上年增长10.8%,农民人均纯收入3345元,增长12.2%。城乡居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