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统计公报统计公报
九江市德安县200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发布时间:2010-03-09来源:九江市德安县统计局 点击:
2004年,全县人民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进一步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紧紧围绕“工业园就是新德安,新德安就是工业园”这一主题,大力发展工业,加快城镇化发展进程,进一步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全县经济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城乡人民生活不断改善,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一、综合 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地增长,2004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115283万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19.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2104万元,增长4.2%;第二产业增加值为65146万元,增长24.8%;第三产业增加值为28033万元,增长19.1%。 二、农业 农业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2004年全县农业增加值22104万元,比上年增长4.2%。粮食生产得以稳定。全年粮食播种面积达107715亩,比上年增长15.9%;粮食总产量42168吨,增长39.2%;油料总产量达4060吨,比上年下降5.1%。其中:油菜籽3611吨,下降1.4%;棉花总产量42168吨,比上年增长37.2%;蔬菜、花卉等特色农业生产产量都大幅增加。 畜牧业稳步增长。由于受生猪市场价格影响,生猪形势好转。全年生猪出栏54213头,比上年增长8.2%;家禽出笼115万羽,增长5.6%;禽蛋产量5970吨,增长137%;肉类总产量达5639吨,比上年增长3%;水产品总量达3670吨,基本与上年持平。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飞速发展。德安的工业在县域经济发展中的主导地位得以加强。县委、县政府以工业化为核心,狠抓招商引资工作,把宝塔工业园作为提升德安经济的平台。提出“工业园就是新德安,新德安就是工业园”的理念。2004年德安工业被省政府授予全省工业发展速度先进县,全省25家特色工业园。由于工业园的发展,2004年,全部国有及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增加值达48054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51.8%,销售收入为145068万元,增长180%;利税10665万元,增长331%。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均实现历史性突破。水泥24.6万吨,轮胎49167万条,棉纱12.25万吨,分别增长2.1%,38.9%,127.3%。工业产品销售率为97.33%,比上年提高1.17个百分点。 2004年,全县完成建筑业增加值5014万元,四级及四级以上建筑企业利润总额60万元,比上年增长53.8%,全年房屋建筑施工面积89271平方米,房屋建筑竣工面积79962平方米。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增势迅猛,投资结构不尽合理。2004年,全年固定资产投资61959万元,比上年增长52.4%。其中:基本建设投资3143万元,同比下降55%,更新改造投资22405万元,增长97%,房地产投资6189万元,增长197.4%。 五、交通运输、邮电通讯 交通运输、邮电和通讯业进一步发展。德安处昌九工业走廊中段,京九铁路穿过境内。并设有德安、高塘两个车站。公路四通八达。昌九高速公路、105国道、316国道通过境内。县城距南昌、九江机场不到1小时的路程。2004年全县80%的行政村通了水泥路。已造村级公路120公里,全县境内公路里程达506公里。年末汽车拥有量达403辆。邮电通讯事业发展。全年电信业务总量达1896万元,比上年增长2.1%,年末局用交换机容量达30152门,固定电话25513门,移动电话用户2.9万户,小灵通用户4860户。邮政服务门类增多,投递速度加快。邮政业务量达799万元。 六、财政金融、国内贸易 财政收入快速增长。2004年全县财政总收入首次突破亿元大关,实现11448万元,比上年增长40.9%,实现三年翻一番的目标。其中:地方财政收入实现6356万元,比上年增长26.9%;各项重点支出和应急支出得到保障。金融存款适度增长。年末全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为107520万元,比上年增长4.8%。其中:居民储蓄存款88668万元,比上年增加9991万元,增长12.7%。各项贷款余额80170万元。金融机构现金收入473729万元,比上年增长31.5%;现金支出4750万元,增长27.2%,现金收支相抵,净投放货币1283万元。保险业迅速发展,全县全年保费收入3886万元,比上年增长17.2%,全年消费品零售总额达31966万元,比上年增长19.1%。 七、文化、教育和卫生 文化事业健康繁荣。县内时代广场、文化体育广场和文化影视中心工程全部竣工,全民健身活动进一步推广,群众性广场文化娱乐活动丰富多彩,人民的身体健康水平普遍提高。全县广播、电视覆盖95%以上。2004年末,全县有电视用户15200户。教育事业稳步发展,民办教育事业欣欣向荣。2004年全县共有普通中学17所,专任教师709人,在校学生9854人;全县共有小学27所,教学点49个,小学专任教师903人,在校学生9689人。卫生事业进一步发展,体制改革不断深化。至2004年末,全县拥有卫生机构31个,卫生技术人员754人,实有床位605张。县人民医院综合住院大楼工程已进入后期装修阶段。不久,将交付使用。届时,全县的医疗条件将大幅度改观。 八、人口与人民生活 2004年末,全县人口总数达162095人,其中:非农业人口49823人,年出生人口1451人,出生率9.34‰,死亡人口457人,死亡率2.94‰。全年净增人口994人,自然增长6.4‰。2004年,全县城镇在岗职工人均工资9223元,比上年增长6.2%,农民人均纯收入2980元,增长20.2%。人民收入显著增加,全县小城镇建设步伐加快,城乡居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