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统计公报统计公报
吉安市永新县200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发布时间:2010-03-09来源:吉安市永新县统计局 点击:
2005年,全县人民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的各项政策措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了一定成效。经济保持较快速度增长,城乡居民生活不断改善,对外开放继续扩大,各项社会事业得到加强,实现了年初确定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预期目标,较好地完成了“十五”时期的主要任务,为“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但经济总量偏小,产业结构不太合理,增长方式较为粗放等问题仍比较突出。 一、综合 初步核算,全县生产总值210110万元,比上年增长14.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70352万元,增长3.1%;第二产业增加值71899万元,增长26.1%;第三产业增加值67859万元,增长14.2%。第一、第二和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全县生产总值比重分别为33.5%、34.2%、32.3%。 全县财政总收入完成12077万元,增长18.5%,其中地方财政收入完成8718万元,增长16.7%。 二、农业 全年完成农业总产值122368万元,比上年可比增长5.62%。全年粮食种植面积44737公顷,比上年增加1795公顷;油料种植面积10619公顷,增加191公顷;蔬菜种植面积5125公顷,增加292公顷。 全年粮食产量235104吨,比上年增加12657吨,增长5.7%;油料产量13611吨,增长3.2%;蔬菜产量60884吨,增长25.4%;水果产量2547吨,增长5.2%(见表1) 全年肉类总产量24643吨,比上年增长10.2%。其中牛肉产量增长20%。全年水产品产量13000吨,增长6.6%(见表2)。 全县农业机械总动力225653千瓦,比上年增长31.9%;农村用电量3231千瓦时,增长8.3%;农田有效灌溉面积22840公顷。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全部工业增加值55460万元,比上年增长27.3%。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6627万元,增长87.5%;产品销售率98.0%,比上年下降0.5个百分点。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4620万元,增长70.9%,亏损企业亏损额556万元,比上年下降25.9%。 全年全社会建筑业实现增加值16439万元,比上年增长22.1%。全县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实现利润613万元,增长64.3%;上缴税金195万元,增长109.7%。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12868万元,比上年增长25.8%。其中,城镇投资94248万元,增长30.0%;农村投资18620万元,增长8.1%。 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3078万元,比上年增长30.3%,商品房竣工面积20833平方米,商品房销售额1501万元。 重点建设项目进展顺利,拉通了三湾路一期工程,三湾公园建设即将完工。 五、国内贸易 全年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58851万元,比上年增长18.0%。分城乡看,县城消费品零售额30044万元,增长18.3%,县以下消费品零售额28807万元,增长17.6%。分行业看,批发零售业零售额55067万元,增长18.0%;餐饮业零售额3301万元,增长19.5%;其他行业零售额483万元,增长11.5%。 六、对外经济 全年出口总额381万美元,比上年增长158.8%。实际利用外资1620万元,增长12.5%;引进县外资金85000万元,增长18.1%。 七、交通运输和邮电、通讯业 全年各种运输方式完成货物运输周转量12043.5万吨公里,比上年增长10.4%;完成旅客运输周转量11771.8万人公里,增长7.8%。 全年完成邮政业务总量1702万元,比上年增长18.2%。新增固定电话用户10960户,年末达到62460户。其中县城电话用户12007户,农村电话用户50453户。新增移动电话用户8430户,年末达到47230户。年末全县固定及移动电话用户数达到109690户,比上年末增加19390户。电话普及率达到23.5部/百人。 八、金融和保险业 年末全部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为258662万元,比上年末增长19.1%;全部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68194万元,增长10.1%(见表4)。 全年保险公司保费收入3854万元,比上年增长15.3%,其中寿险业务保费收入2763万元;健康险和意外伤害险业务保费收入395万元;财产险业务保费收入88万元。支付各类赔款及给付595万元,其中寿险业务给付43万元;健康险和意外伤害险赔款及给付199万元;财产险业务赔款30万元。 九、教育、文化、卫生 全县普通高中招生4121人,在校生9309人,毕业生3386人。全县初中招生6788人,在校生18235人,毕业生6822人。小学招生6657人,在校生42543人,毕业生6856人。全县普通高中专任教师534人,初中专任教师1055人,小学专任教师2306人。 文化事业进一步发展。推进了县城图书馆数字化和网络化工作,积极实施了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全县有线电视用户达20000户,电视人口覆盖率达85%。 年末全县共有卫生机构33个,其中医院、卫生院28个;医院、卫生院床位数682张;卫生技术人员891人,其中医生606人,护师、护士285人。 十、人口、人民生活 年末全县总人口466956人。全县人口出生率12.54‰,死亡率3.50‰,自然增率9.27‰。 全年农民人均纯收入2931元,比上年增长15.8%;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即居民家庭食品消费支出占家庭消费总支出的比重)为48.2%。 注:1、本公报数为初步统计数 2、全县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 3、人口数据为公安年报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