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统计公报统计公报
赣州市章贡区200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发布时间:2010-03-09来源:赣州市章贡区统计局 点击:
2005年,全区人民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决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建设全市综合实力强区和赣州现代文明中心城区的发展目标,开拓进取,艰苦创业,全区经济保持平稳、快速发展,发展后劲进一步增强,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新成就。 一、综合 国民经济增速加快。据初步核算,2005年全区生产总值85.75亿元,比上年增长(下同)12.1%,增速为“十五”时期最高,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31亿元,增长1.6%;第二产业增加值34.07亿元,增长11.9%;第三产业增加值48.38亿元,增长13.6%。三次产业增加值比为3.9:39.7:56.4,第二、三产业成为拉动全区GDP增长的主要动力,对GDP增长的贡献率分别达到39.8%和59.7%,分别拉动GDP增长5和7个百分点。全区人均生产总值达15313元,比上年增加1436元,增长10.3%。 市场物价温和上涨,总体涨势尚处于调控范围内。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同期上涨1.4%。八大类项目价格“四升四跌”,居住、食品、衣着和医疗保健等四大类价格波动较大,其中,居住类价格上涨7.2%,食品类上涨3.7%,衣着类、医疗保健类分别下跌7.6%和4.4%。 就业和再就业形势基本稳定。从业人数有所增加,年末城镇在岗职工人数59738人,比上年末增长2.3%,全区新增城镇就业人数20096人,其中,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11561人。年末城镇居民登记失业率为3.8%。 财税收入增势良好。全年实现财政总收入3.91亿元,增长28.1%,其中,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87亿元,增长17.8%。地方财政收入中,所得税收入增幅较大,实现企业所得税3288万元,增长1.2倍。 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经济基础较为薄弱,经济总量偏小,财政收支矛盾较为突出;工业不强,三产不大,支柱产业优势不明显;就业和社会保障压力大;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体制机制性障碍没有得到根本消除,各方面深化改革的任务繁重;利用外资总量偏小;农民增收、农业增效难度较大;社会保障、文化建设等各项社会事业有待进一步加强。 二、农业 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城乡统筹协调发展。农业生产基本稳定。全区农林牧渔总产值4.79亿元,增长7.1%。其中,农业总产值1.74亿元,增长7.0%;畜牧业总产值2.44亿元,增长6.7%;渔业总产值0.35亿元,增长15.4%。全年粮食总产量4.18万吨,增长0.1%;水果总产量0.49万吨,增长3.1%;油料总产量0.15万吨,增长6.3%;蔬菜总产量9.51万吨,增长1.3%;肉类总产量3.00万吨,增长3.5%;生猪饲养量2.0万头,增长7.7%;水产品产量0.49万吨,增长7.4%。 农业产业化建设稳步推进。积极扶持培育规模大、起点高、带动能力强的农业龙头企业和新型农村合作经济组织。2005年底,全区有大中型农产品销售市场2个,年营业额达1.38亿元;年产值300万元以上的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30多家;新型农村合作经济组织102个,带动农户2万余户。 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强。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深入推进,全区共投入145万元,对国、省道沿线进行专项清理整治;在全面完成农电网改造和实现“村村通”水泥路的基础上,继续投入150万元用于人畜饮水和农田水利建设,建设各类水利工程61处,铺设自来水管道10350米,1025户农户用上清洁卫生的自来水。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加快发展,特色工业发挥优势。全区实现全部工业增加值26.61亿元,增长15.2%。工业对国民经济贡献率进一步提升,全部工业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35.6%,拉动经济增长4.2个百分点。全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59.79亿元,增长23.6%,其中,区属35.12亿元,增长32.4%;全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5.33亿元,增长9.6%,其中,区属8.33亿元,比上年增长21.8%。大力实施扶强战略,着力培植以钨钼、稀土、钴等为主的有色金属冶炼加工业,以发电设备、空压机、汽车零配件为主的机械装备制造业,以造纸为主的现代轻化纺业等三大支柱产业。2005年,三大支柱产业累计完成工业增加值占区属工业增加值的87.6%。 工业经济效益明显提升,企业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区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产品销售收入14.83亿元,增长11.1%,利税2.85亿元,增长32.6%。工业产品产销衔接良好,产品销售率达97.5%。企业创新能力不断加强,新产品产值达4.42亿元,增长40.8%,连续三年获得全省“工业崛起奖”。 工业园区建设力度加大,集中效应进一步显现。经过多年的努力,沙河工业园区内已形成以江环汽车、金环磁选为主的机电制造业,以青峰药业、虔发保健品为主的食品医药业等主导产业,成为全区工业发展的重要平台和载体,全年新入园企业19家,累计67家,实现工业总产值8.2亿元,增长207.0%,完成税收1800万元,增长150.0%,评为全省2005年度先进工业园区。 建筑业稳步发展。全年资质以上建筑业实现总产值13.70亿元,增长9.6%,利润1.76亿元。房屋建筑施工面积240.03万平方米,房屋建筑竣工面积89.10万平方米。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0.92亿元,增长5.5%。其中,城镇50万元以上项目投资额29.17亿元,增长1.4%,房地产开发投资7.73亿元,增长37.0%。全年商品房销售面积36.04万平方米,销售额5.96亿元,商品房平均销售价格1654元/平方米;商品房施工面积143.22万平方米,竣工面积33.04万平方米。工业投资稳步增长,全年工业投资7.69亿元,增长4.2%,占全区投资比重由上年的13.6%提高到24.9%。投资成为拉动经济增长,增强发展后劲的强大动力。 五、国内贸易 消费品市场保持快速增长。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8.10亿元,增长14.7%。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增长13.6%,餐饮业增长29.4%。市场需求结构正朝高档型、保健型和文化型方向发展,汽车、通讯设备、住房、医疗保健等成为新的消费热点。城市居民人均交通与通讯支出600.17元,增长26.44%;人均居住支出692.78元,增长37.47%。 商品交易市场稳步发展。全区年成交金额超亿元的商品交易市场共有6个,亿元市场成交额为81.34亿元,同比增长2.68亿元,营业面积21.46万平方米,摊位出租率达到90%以上。 六、对外经济贸易 招商引资取得实效。全年新批外商投资项目21个,实进外资3840万美元;引进内资项目417个,实进内资19.4亿元,其中,实进内资5000万元以上项目3个,签约资金超亿元项目1个。外贸出口额首次突破亿元大关,达12225万美元,增长59.5%。招商引资企业已成为财税增长的主要来源和解决就业的主要渠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