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统计公报统计公报
赣州市瑞金市200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发布时间:2010-03-09来源:赣州市瑞金市统计局 点击:
2004年,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积极应对和落实国家宏观调控政策,以发展为第一要务,全面实施“对接长珠闽、融入闽东南、实现大跨跃”的发展战略,在投资、非公有制经济快速增长的拉动下,全市国民经济运行呈现速度加快、效益良好的较好局面。经济结构实现了重大调整,产业结构实现进一步优化,各项社会事业取得新的进步,城乡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一、综合 经济发展继续保持快速增长。2004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25.99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12.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7.08亿元,增长3.0%;第二产业增加值7.41亿元,增长23.5%;第三产业增加值11.5亿元,增长11.9%。人均生产总值达4274元,比上年增加438元。产业结构重大调整。三次产业实现了由“三、一、二”向“三、二、一”的转变,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29.6:25.8:44.6调整为27.2:28.5:44.3,第二产业增加值首次超过第一产业。经济结构进一步调优。 市场物价保持平稳。全市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比上年上涨3.3个百分点。在八大类价格指数中,除家庭设备及用品和娱乐教育文化用品类外,其余六大类均有不同程度的上涨。其中,食品类上涨10%,衣着类上涨1%,医疗保健类上涨6.4%,交通和通讯工具类上涨1.7%,居住类上涨1.9%,服务类上涨1.4%,市场物价总水平保持平稳的增长。 财政收入形势严峻。2004年全市实现财政总收入16267万元,比上年增长2.9%,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6.3%,比上年下降0.6个百分点。实现地方财政收入11055万元,比上年下降3.5%。减收原因主要是出口退税基数返还1546万元。财政支出大幅增长,支出结构得到改善。全市完成财政31800万元,比上年增支3873.1万元,增长21.4%,比上年提高7.4个百分点。法定支出、社会保障等重点支出进一步加强。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总体经济实力仍然偏低,经济结构不尽合理,财政收入占GDP比重偏低;“三农”问题仍然突出,农业产业化进程慢;财源建设滞后,财政增长乏力;就业和再就业压力大。 二、农业 2004年,党中央、国务院在宏观调控中注重加强农业,粮食直补等一些重大利农政策的出台,有效地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农业生产稳定发展。全年实现农、林、牧、渔总产值117155万元,比上年增长3%。 粮食生产创历史最好水平。粮食种植面积大增,全年粮食播种面积达539205亩,比上年增加81976亩。 畜牧水产业发展良好。全市实现牧业产值39944万元,增长14.4%,渔业产业21880万元,增长14.3%。 林业和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快。当年完成造林面积14640亩,其中,荒山造林面积10005亩,防护林面积12645亩,低产林改造4110亩。全年有效灌溉面积38.59万亩,旱涝保收面积25.26万亩,分别占耕地面积93.6%和82.7%,比上年提高7.3和5.8个百分点。农业生产条件进一步改善。全市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10.6万千瓦,比上年增长24.4%;全年实际机耕面积11.6万亩,比上年增加0.6万亩。全年农村用电量3380万千瓦时,比上年增长9.8%。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快速增长,经济效益明显提高,发展后劲增强。 2004年,全市实现工业总产值18亿万元,比上年增长12.8%。其中,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达11.5亿元,增长107.8%。实现出口交货值61212.1万元,比上年增长近3倍。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31611.3万元,比上年增长105%;工业产品销售率达98.1%,比上年提高7.5个百分点;实现利润总额2820.7万元,比上年增加2394万元,增长5.6倍;其中盈利企业盈利额4818.6万元,增长3.2倍;亏损面为55%,比上年下降9个百分点;实现利税总额6960.4万元,增长87.2%。发展后劲增强,工业园建设步伐加快。至2004年底,入园投产企业47户,比上年增加19户,实现工业增加值27260万元,增长3.4倍。 建筑业发展加快。全年全社会建筑业增加值14128万元,比上年增长13.9%。全市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的建筑企业完成产值25607万元,增长1.7倍。房屋建筑施工面积527043平方米,房屋竣工面积436457平方米,分别增长3倍和3.7倍。工程结算利润2775万元,增长3倍。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2004年,全市完成固定资产投资达57238万元,比上年增长35.5%。其中基本建设投资38083万元,增长40.2%;房地产开发投资10407万元,增长1.3倍。投资的主要特点:一是固定资产投资结构进一步改善。第二产业完成投资30214万元,占总投资额的52.8%。其中制造业投资达到26314万元,比上年增加644万元,增长32.4%。二是民间投资活跃,投资比重占主导。全市民营资金投入达30108万元,占全市投资总额52.6%。民间投资己渗透到制造业、电力、房地产等多个行业。三是房地产开发红火,全年实现投资超亿元。四是全市重点工程进展顺利。红都大道拉直、内环西延、206国道改造等城市道路交通工程己经完成;公务大楼、国税大楼、三所市直医院门诊办公大楼等主体工程已经竣工,通站大道、站前广场已开工建设。 五、国内贸易和对外经济 消费继续保持平稳增长。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5382万元,比上年增长6.3%。人均实现消费品零售总额1574元,在赣州市排位居第二。其中城市消费品零售额48118万元,增长4.39%;农村消费品零售额47264万元,增长7.8%。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实现零售额86019万元,增长6.02%;餐饮业实现零售额7827万元,增长15.75%。 招商引资成效显著。全年共签订合同项目143个,签约资金32.2亿元。实际引进项目82个,签约资金17.38亿元,实际进资18.95亿元,比上年增长6.7%。其中引进内联项目59个,签约资金11.89亿元,实际进资15.36亿元,增长8.5%;引进外资项目23个,签约外资6639万美元,增长48.3%;实际进资4361万元;完成出口创汇6779.8万美元,增长147.3%。 六、交通、邮电和旅游 交通运输状况进一步改善。全市公路通车里程751公里,其中高级路面325公里,新增120公里。村通公路比重达98%,有110个行政村通水泥路。全社会完成货物周转量20589.4万吨公里,完成旅客周转量24562.4万人公里。 邮电通信事业保持快速发展。全年完成业务总量13586万元,比上年增长45.6%。年末固定电话达61421部(小灵通7912部),新增11707部。移动用户43000户,新增11600户。电话普及率达到10部/百人。宽带用户1814户,比上年增加428户。 |